论书法中的美学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8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是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大文化瑰宝,它的美蕴含在每一个笔画中。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书法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演变,唯一没变的就是它那种浑然天成的美的韵味。每位书法家在辛勤练习的背后,都在追求着更加完美的艺术境界。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关注着书法的一些书写技巧,书法这一技艺也面临危机。本文主要以古代书法作品为例,对书法中蕴含的美感进行分析,希望借此来唤起人们对于书法的重视。
  关键词:书法 美学 探讨
  一、篆书中的美感
  篆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中最突出的一篇作品叫做《石鼓文》。这部作品在中国书法历史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对于之后书法的发展历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春秋战国之后,以此部作品为基础,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秦朝对于文字进行了完整的统一工作。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群雄割据,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文字等都各不相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其余六国的文字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小篆这种字体的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曾记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这句话已经概括了小篆的写作特点。在这一时期,李斯的《泰山刻石》成为了小篆中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2]这篇作品与之前的篆书相比,整体字形均匀板正,书写时圆润饱满,用笔醇厚,但唯一的区别在于,小篆的书写线条更加优美流畅,整个字体间架结构安排合理,有一种稳重敦厚的感觉,无形之中给人一种有骨有肉的霸气之感,隐约体现出当年秦王扫六合的浩然气势。
  二、隶书中的美感
  篆书在整个书法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将之前周朝的金文做了一定的简化,但简化程度仍旧远远不够,所以在书写时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在秦朝灭亡之后,汉朝对于字体开始了进一步的改革。到了东汉时期,书法中的字体已经完全由篆书转变为隶书,并且有向楷书继续过渡的现象,隶书成为了整个汉朝历史发展阶段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虽然看起来书写简单,但要想书写出水平,还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在最早的一篇隶书作品《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3]中,整篇作品刻写得雄浑大气,整体用笔厚实庄严,将圆滑与平直的笔画处理得极为妥当,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笔力书写苍劲,将汉朝宫廷中威严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清末杨守敬曾评价其:“方正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特别是作品最后刻写的留名,可以说首创出中国古代整个书法界作品落款的先河。而在之后所观赏到的一些作品中,像《礼器碑》等就与之前的作品风格不同,它更加注重灵动之感,从而使得整个作品表现出一种女子的秀气妩媚之感,可以说是另辟蹊径。
  三、真书、草书、行书中的美感
  提起魏晋时期,大家的感觉都是名士风流的态度。书法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巅峰。魏晋时期,书法家辈出,并且通常是以家族的形式出现,例如王羲之父子等。他们在书法界做出了巨大的变革,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王羲之和他的老师钟繇。王羲之在后世还被尊称为“书圣”。可以说,王羲之和他的老师钟繇的作品引领了之后历史中真书、行书、草书的书写规范,我国的书法愛好者基本上都要学习临摹这俩人的作品。而迄今为止,钟繇的大部分书法作品已经失传,但幸好还有其弟子王羲之的作品得以流传。[4]王羲之的《乐毅论》可以说是在楷书方面的集大成者,它虽然在楷书的细节之处做了一定的改变,但并没有完全丢弃楷书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整体的书写技巧,反而书写得灵动飘逸,将雄浑大气与灵动相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至于这篇作品被后世所瞻仰。然而,时代是一直在发生改变的,书法也不例外,它一直处于一种发展阶段。在书写时,人们越来越追求书写时的速度,既要提高书写速度,还要追求书写时的美感。
  四、结语
  时至今日,我们更多地使用到的是中性笔、钢笔等书写工具,对于毛笔已经几乎不再使用,甚至完全不会使用。然而,由毛笔发展而来的书法体系却始终充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所具备的美感并不是单薄的技巧型美感,而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书法的美感常常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之所以能够体会到它的美感,主要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精神产生了共鸣。也正是因为如此,不管时代如何变革,不管人们使用什么工具进行书写,书法的美感始终都蕴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历史所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从心灵深处体会书法所散发出来的美感,继续将书法体系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李唐.论书法美学中的真善范畴[J].书法赏评,2016(02).
  [2]冯猛.浅析中国书法美学风格之——“瘦”[J].东方艺术,2015(04).
  [3]路华.论书法艺术在全面人格形成中的美学意义[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03).
  [4]闫明月.论书法在招贴设计中的美学表现[J].发现:教育版,2016(11).
  (作者简介:胡永顺,男,本科,山西临汾警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书法)(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从小就成长在一个艺术氛围较浓的家庭里,爷爷是当地很有名的木匠,他建造了几座寺庙,对自己的活儿要求极高。妈妈曾经当过小学老师,她绣花、画画,色彩感觉非常好,画面生动流畅。这种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对我的摄影起到了萌芽作用吧。  1976年,我入伍到民航局。当时从东四照相馆处可以借到“海鸥”牌双反相機,一天租金1元。遇上好天气,我和几位朋友会租上一台相机到天安门、北海公园和颐和园等地去合影留念,不过只能
近几年来,免疫传感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因为它的传感信号是基于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很大的提高。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由于其高度集成、低成
一天,我正眯着眼睛用手机打字发短信,孙女见我吃力的模样,掏出手机问我:“爷爷,何不用微信呢?”说罢,她按住“说话”键:“您好。”很快,对方回音:“您好,有事吗?”我见微信如此神奇、快捷和方便,当天下午便新购了一部智能手机,快步跨入微信时代。  微信不但能一对一聊天,还能建群进行多人聊天,并且只有同一群内才能看见第三方评论,私密性较好。因此我将老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以及在深圳的妹妹、在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处于待提高的阶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按理说,拥有一定阅读量的初中生已经有能力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现有写作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表达,使学生有话写而不知如何落笔。笔者对此问题,谈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一、博取众长,学会仿写  作为初中生,学生们在课本亦或课外已经阅读过大量的经典文章,比如记叙性的有《我与地坛》、议论性的有《中国人失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