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债作为投资工具的一种,被公认为现阶段收入稳定、风险系数最低、投资安全性最高的理财方式。国债的研究一般是将国债的发行规模作为重点,其有助于探索和开拓国债发行的新思路。国债作为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之一,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债的集中性借贷机制发挥了其巨大优势,有效地对闲置资金进行了整合和利用,促使国家经济稳定而快速发展。国家作为国债的债务方,极大地保障了这种投资方式的安全性。同时,国债的发行进一步激活了人们的投资意识,间接地促进了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经济结构的革新。国债的发行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国债的特点出发,结合经济金融市场发展实例,对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关键词:国债 特点 发行规模 影响因素
国债又被称之为国家公债,其本质可归类于投资工具的一种,与居民储蓄、股票等投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国债较之于其他投资方式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其高投资安全性,因为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所发行的债券。国家按照发行债券的一般规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实现对闲置资金的整合与利用。一定时期国债的发行规模与国家政府(中央政府)所具备的偿债能力相关,就其一般性而言,国债的发行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国债二者之间适应关系的一个问题:经济承受能力决定了国债发行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国债发行规模也越大;国债发行规模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国债及其发行特点综述
我国自1981年开始恢复了国债发行,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债发行总量和发行规模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从对国债发行的历程分析,在1981年,我国内部国债的发行量约为48.6亿元,而在1999年,国债发行量已经达到4015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国债的发行量和发行规模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国家作为中央政府所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基本作用是筹集资金,协调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作为国债的发行人,其需要向投资者出具具体的债券债务凭证,并且按照债券发行的一般规则,制定相适应的国债利率,在一定时期后向投资者支付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资金。从1981年国债发行开始导1995年,我国一共发行了8种国债,包括了財政债券、定向债券、特种债券等。国债究其本质仍隶属于债的一种形式,但相比于一般性的债务,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债的债权所有者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法律所认可的组织,某一地区的国家、政府也可以成为国债债权所有者。而对于国债债务人来说,一般只能是国家。第二,国债法律关系的产生、改变和消亡较多地体现的是债务人(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与其他的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也具有平等关系;和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法律相比,国债法律关系所表现出的隶属性较为明显。第三,国债的高安全性,因为国家是国债的债务人,因此,一般来说,国债是安全等级最高、信用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第四,国债的购买是自愿的、有回报的、灵活的;国家所带来的收益是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
二、理论界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
国债的发行受到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水平的影响,对于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多数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等都对不同程度地对国债发行规模产生影响。自我国恢复国债发行制度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对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相关学者采用了相关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重点分类八个(国内外经济金融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其分别是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居民在储蓄、国债还本付息额、国债余额、预算投资规模、贷款规模。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八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国债的发行规模,并且相关性最高的是国债余额、居民储蓄,最低的是财政赤字和预算内投资。同样的,有学者利用GRA(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一次的研究考虑整体样本,并且按照时间顺序对整体样本分阶段地进行了分析。这一次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之前有所不同:在整体样本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最大的是国债还本付息额;在分段的样本中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国债余额的影响因素最大。两次实验都表明,上述的八个因素都与国债发行规模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直接的相关性。
三、本文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的一般角度出发,遵循债券发行的一般规则,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然而目前我国的理论学界研究中存在着典型问题:对于影响国债发行的影响因素(样本空间)不统一,学者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自己的主观看法在分析这个问题,进而出现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因素的不统一性。许多学者只阐明了其研究结果,而对于各类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国债发行国模却并未作出明确解释。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罗列出以下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
1.财政赤字。国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利用发行国债来弥补国家的财政赤字,这一做法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因此,可以很直接地得到结论: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家的财政赤字相关,在其他影响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赤字越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国债发行受到中央政府的支配,政府根据其当年的财政收支制定相应的国债发行规模。
2.国债还本付息额和国债余额。国债发行具有三个重要功能:弥补财政赤字、调控宏观经济、筹集国家建设所需资金。除了上述功能之外,国债的债券性质赋予了其还本付息的任务,可以发现,国债每年发行量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支付还本付息额的。例如,1997年国债发行量为2476.8亿元,到期之后应当支付的还本付息额为1918.3亿元,其占据了国债发行量的80%之多,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是国债发行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值得指出的是,过度的国债发行量可能导致国家债务危机产生。对于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当这一问题,存在着具体的几个指标可以对其进行衡量。这些指标主要是国债负担率、国债偿还率和国债依存度等,国债的累积余额和国内同期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即为国债负担率。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前提之下,国债的累积余额越大,国债负担率就会上升,而在一个国债发行安全性允许的范围之内,国债的发行规模会相应降低。以2009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为例,国债余额占据GDP比重的半分之二十左右,而风险评估常借助于两个指数:财政赤字占据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超过3%,国债余额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超过60%。因此,国债的发行量处于一个安全阶段。
3.国债的认购能力以及政府的偿还能力。国债认购能力是国债发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因素,其很大程度上决定到国债的发行规模、发行量。国债的认购单位即是上文所提及的债务人,其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但究其本质,国债认购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闲置资金的多少。居民储蓄和信贷规模是反应社会闲置资金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居民储蓄信贷规模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和信贷规模越大,国债发行规模越大。政府偿还能力是保障国债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债发行安全的情况下,国债发行规模受到政府偿还能力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相关部门应当从国债发行稳定性、国债安全性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国债发行规模,以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世武,应惟伟.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 2000(12):49-49.
[2]张悦.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天津经济, 2009(7):41-43.
[3]滑福宇,赵婷婷.关于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 2012(17):3-6.
作者简介: 赵晓娇,女。民族:汉。 安徽省宿州市人,长春科技学院财经管理学院13级财务管理专业在读本科学士。
关键词:国债 特点 发行规模 影响因素
国债又被称之为国家公债,其本质可归类于投资工具的一种,与居民储蓄、股票等投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国债较之于其他投资方式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其高投资安全性,因为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所发行的债券。国家按照发行债券的一般规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实现对闲置资金的整合与利用。一定时期国债的发行规模与国家政府(中央政府)所具备的偿债能力相关,就其一般性而言,国债的发行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国债二者之间适应关系的一个问题:经济承受能力决定了国债发行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国债发行规模也越大;国债发行规模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国债及其发行特点综述
我国自1981年开始恢复了国债发行,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债发行总量和发行规模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从对国债发行的历程分析,在1981年,我国内部国债的发行量约为48.6亿元,而在1999年,国债发行量已经达到4015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国债的发行量和发行规模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国家作为中央政府所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基本作用是筹集资金,协调宏观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作为国债的发行人,其需要向投资者出具具体的债券债务凭证,并且按照债券发行的一般规则,制定相适应的国债利率,在一定时期后向投资者支付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资金。从1981年国债发行开始导1995年,我国一共发行了8种国债,包括了財政债券、定向债券、特种债券等。国债究其本质仍隶属于债的一种形式,但相比于一般性的债务,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债的债权所有者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法律所认可的组织,某一地区的国家、政府也可以成为国债债权所有者。而对于国债债务人来说,一般只能是国家。第二,国债法律关系的产生、改变和消亡较多地体现的是债务人(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与其他的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也具有平等关系;和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法律相比,国债法律关系所表现出的隶属性较为明显。第三,国债的高安全性,因为国家是国债的债务人,因此,一般来说,国债是安全等级最高、信用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第四,国债的购买是自愿的、有回报的、灵活的;国家所带来的收益是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
二、理论界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
国债的发行受到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水平的影响,对于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多数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等都对不同程度地对国债发行规模产生影响。自我国恢复国债发行制度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对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相关学者采用了相关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重点分类八个(国内外经济金融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其分别是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居民在储蓄、国债还本付息额、国债余额、预算投资规模、贷款规模。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八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国债的发行规模,并且相关性最高的是国债余额、居民储蓄,最低的是财政赤字和预算内投资。同样的,有学者利用GRA(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一次的研究考虑整体样本,并且按照时间顺序对整体样本分阶段地进行了分析。这一次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之前有所不同:在整体样本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最大的是国债还本付息额;在分段的样本中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国债余额的影响因素最大。两次实验都表明,上述的八个因素都与国债发行规模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直接的相关性。
三、本文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的一般角度出发,遵循债券发行的一般规则,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然而目前我国的理论学界研究中存在着典型问题:对于影响国债发行的影响因素(样本空间)不统一,学者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自己的主观看法在分析这个问题,进而出现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因素的不统一性。许多学者只阐明了其研究结果,而对于各类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国债发行国模却并未作出明确解释。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罗列出以下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
1.财政赤字。国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利用发行国债来弥补国家的财政赤字,这一做法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因此,可以很直接地得到结论: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家的财政赤字相关,在其他影响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赤字越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国债发行受到中央政府的支配,政府根据其当年的财政收支制定相应的国债发行规模。
2.国债还本付息额和国债余额。国债发行具有三个重要功能:弥补财政赤字、调控宏观经济、筹集国家建设所需资金。除了上述功能之外,国债的债券性质赋予了其还本付息的任务,可以发现,国债每年发行量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用来支付还本付息额的。例如,1997年国债发行量为2476.8亿元,到期之后应当支付的还本付息额为1918.3亿元,其占据了国债发行量的80%之多,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是国债发行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值得指出的是,过度的国债发行量可能导致国家债务危机产生。对于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当这一问题,存在着具体的几个指标可以对其进行衡量。这些指标主要是国债负担率、国债偿还率和国债依存度等,国债的累积余额和国内同期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即为国债负担率。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前提之下,国债的累积余额越大,国债负担率就会上升,而在一个国债发行安全性允许的范围之内,国债的发行规模会相应降低。以2009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为例,国债余额占据GDP比重的半分之二十左右,而风险评估常借助于两个指数:财政赤字占据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超过3%,国债余额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超过60%。因此,国债的发行量处于一个安全阶段。
3.国债的认购能力以及政府的偿还能力。国债认购能力是国债发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因素,其很大程度上决定到国债的发行规模、发行量。国债的认购单位即是上文所提及的债务人,其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但究其本质,国债认购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闲置资金的多少。居民储蓄和信贷规模是反应社会闲置资金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居民储蓄信贷规模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和信贷规模越大,国债发行规模越大。政府偿还能力是保障国债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债发行安全的情况下,国债发行规模受到政府偿还能力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相关部门应当从国债发行稳定性、国债安全性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国债发行规模,以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世武,应惟伟.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 2000(12):49-49.
[2]张悦.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天津经济, 2009(7):41-43.
[3]滑福宇,赵婷婷.关于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 2012(17):3-6.
作者简介: 赵晓娇,女。民族:汉。 安徽省宿州市人,长春科技学院财经管理学院13级财务管理专业在读本科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