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语动机能够促进语言学习,给语言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是二语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因素。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起,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从以个体心理为研究核心的心理学派的研究开始,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化。心理学家 Dornyei提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框架整合了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心理学的可能自我理论,深层挖掘了学习者二语动机的成因,为二语习得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对外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二语动机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
1.引言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引起多个学科众多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早期研究的不足,于是更加深入地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建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杨连瑞、李绍鹏2009)。
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教育模式”因其在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对教学关注的缺乏、文化局限性等原因而受到了批评与挑战。 20世纪90年代扩展模式的认知-情境取向阶段的研究融合了主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理论,拓宽了之前的“社会教育模式”,学习动机的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此,二语动机研究开始在学校和课堂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Dornyei提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将自我和认同理论融入二语动机研究,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研究趋势,是二语动机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二语动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介绍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对动机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然后探讨和分析该框架不足之处,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及其内涵
Dornyei(2009)所建立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以人格心理学家Higgins(1998)的“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和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1)理想二语自我(idea L2 self),是二语学习者理想中自己希望具有的一些品质,比如:希望、热情、愿望等,是一种减少现实和理想自我之间差距的愿望,与传统的融合型动机,内在化的工具型动机相一致。(2)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指学习者相信自己应该达到预期或自身应该具备的某种特质,以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和工具型动机、外在动机相一致。(3)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着眼于动机的执行,与特定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密切相关的情境动机,比如:教师的影响,教学大纲,组际,成功的经验。
三组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 /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ornyei等人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外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的和平时不一样,在 Dornyei(2005)的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外语学习者的理想和应然性二语自我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的三组内容都体现出了共同的特性,即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和心理结构的动态性。近年来的动机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开始用该理论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讨论。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现实的二语习得过程由于缺乏目的语社团,传统的融合型动机概念不断受到挑战,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框架下的动机研究克服了现实社会中因语言社团缺乏而产生的问题,给动机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见解。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动机研究从学习情景转移到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这样从学习者自我概念视角出发的动机理论就可以避免动机行为层次的分类,为动机研究提供更为简约有效的理论框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前提是动机过程观,该系统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
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本身存在不足。Gardner(2005)认为理想自我与融入性之间存在联系,但二者并不能完全对等,具有较高融入性倾向的学习者会拥有不同的理想自我,因此理想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影响了对融入性动机的理解。许宏晨(2009)在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综述中指出该理论存在四项主要不足:与过程取向动机研究模式的结合存在偏差;内部关系不清;系统内部存在缺陷;实证研究匮乏。而且目前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现实自我的作用关注不够。虽然该理论的“外语学习经历”内容包括了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有关的执行动机因素,可以被视为分别属于当前自我和过去自我的范畴,但是对这些内容在动机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深入细致的讨论。
4.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倾向于从全人的角度来研究动机,将二语和学习者的个体核心相结合,突出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二语习得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但该理论也存在过分强调可能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促进作用,而对现实自我的能动作用却有所忽视。另外,目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仍主要是一个理论构想,尚待实证研究的支持,这也是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只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架,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更清晰地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尽管这一理论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在动机研究者中对其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但它所具有的较强解释力也已经引起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葛娜娜,金立鑫.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英语学习成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外语学刊,2016,(5).
[2] 王欣,戴炜栋.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 当代外语研究,2012,(5).
[3] 付伟.国外二语动机研究新进展: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4).
[4] 秦丽莉, 戴炜栋.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J].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13,(6).
[5] 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6] 许宏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A].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語言学研究(第七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周燕,高一虹等.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2).
[8] 杨娟.来华留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实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宋惠惠 1991.07.17 女 汉族 山东潍坊人 硕士 现就读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1.引言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引起多个学科众多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早期研究的不足,于是更加深入地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建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杨连瑞、李绍鹏2009)。
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教育模式”因其在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对教学关注的缺乏、文化局限性等原因而受到了批评与挑战。 20世纪90年代扩展模式的认知-情境取向阶段的研究融合了主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理论,拓宽了之前的“社会教育模式”,学习动机的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此,二语动机研究开始在学校和课堂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Dornyei提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将自我和认同理论融入二语动机研究,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研究趋势,是二语动机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二语动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介绍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对动机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然后探讨和分析该框架不足之处,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及其内涵
Dornyei(2009)所建立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以人格心理学家Higgins(1998)的“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和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1)理想二语自我(idea L2 self),是二语学习者理想中自己希望具有的一些品质,比如:希望、热情、愿望等,是一种减少现实和理想自我之间差距的愿望,与传统的融合型动机,内在化的工具型动机相一致。(2)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指学习者相信自己应该达到预期或自身应该具备的某种特质,以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和工具型动机、外在动机相一致。(3)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着眼于动机的执行,与特定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密切相关的情境动机,比如:教师的影响,教学大纲,组际,成功的经验。
三组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 /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ornyei等人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外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的和平时不一样,在 Dornyei(2005)的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外语学习者的理想和应然性二语自我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的三组内容都体现出了共同的特性,即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和心理结构的动态性。近年来的动机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开始用该理论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讨论。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现实的二语习得过程由于缺乏目的语社团,传统的融合型动机概念不断受到挑战,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框架下的动机研究克服了现实社会中因语言社团缺乏而产生的问题,给动机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见解。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动机研究从学习情景转移到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这样从学习者自我概念视角出发的动机理论就可以避免动机行为层次的分类,为动机研究提供更为简约有效的理论框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前提是动机过程观,该系统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
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本身存在不足。Gardner(2005)认为理想自我与融入性之间存在联系,但二者并不能完全对等,具有较高融入性倾向的学习者会拥有不同的理想自我,因此理想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影响了对融入性动机的理解。许宏晨(2009)在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综述中指出该理论存在四项主要不足:与过程取向动机研究模式的结合存在偏差;内部关系不清;系统内部存在缺陷;实证研究匮乏。而且目前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现实自我的作用关注不够。虽然该理论的“外语学习经历”内容包括了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有关的执行动机因素,可以被视为分别属于当前自我和过去自我的范畴,但是对这些内容在动机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深入细致的讨论。
4.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倾向于从全人的角度来研究动机,将二语和学习者的个体核心相结合,突出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二语习得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但该理论也存在过分强调可能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促进作用,而对现实自我的能动作用却有所忽视。另外,目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仍主要是一个理论构想,尚待实证研究的支持,这也是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只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架,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更清晰地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尽管这一理论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在动机研究者中对其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但它所具有的较强解释力也已经引起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葛娜娜,金立鑫.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英语学习成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外语学刊,2016,(5).
[2] 王欣,戴炜栋.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 当代外语研究,2012,(5).
[3] 付伟.国外二语动机研究新进展: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4).
[4] 秦丽莉, 戴炜栋.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J].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13,(6).
[5] 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6] 许宏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A].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語言学研究(第七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周燕,高一虹等.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2).
[8] 杨娟.来华留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实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宋惠惠 1991.07.17 女 汉族 山东潍坊人 硕士 现就读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