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的方式,观察效果。结果:采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的一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另一组。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其依从性,提高恢复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护理;行为干预
脑卒中,俗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该病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且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据报道住院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60%[2],。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所以脑卒中后增加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102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35-85岁,平均65.3岁,排除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史以及不愿意接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男30例,女26例。2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具体做法:(1)健康宣教: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主诉,向患者详细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心理疏导:一对一的分析患者近期的情绪变化,指出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引导、安慰、鼓励、帮助和放松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用乐观开朗的微笑,鼓励性的语言,引导患者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3)家庭支持: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家属采用适当的方式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感到温暖,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感到在社会、家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4)团体交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组织集体活动,通过患者互助、经验交流、角色转换等形式,患者之间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分担心理压力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改善其心理状况。(5)认知疗法:通过术后回访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资料,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史,找出患者存在的错误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劝解、引导等方法进行认知与行为干预,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并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4]。(6)康复训练:根据脑卒中患者的身体条件及心理状况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运动量及锻炼时间,也为避免患者和家属自己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懈怠与误区,增加不定期对患者一对一的恢复训练。
2结果
实验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脑卒中患者行动不便,许多基本生活功能消失,会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不利于疾病康复[5]。因此,需要得到大量的心理安慰和生理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在康复期尤为重要。康复期应仍然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与亲人、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亲友应与充分的理解和耐心,而作为医护人员在与患者建立积极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同时,还应使患者感到充分的被尊重,减轻患者病后产生孤独、失落感,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此外,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更理解关心患者。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医院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是陌生的环境,我们也是陌生的人群,此刻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就像小孩一样,而我们就像老师,他们需要我们的重视,也需要榜样的引导,所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多种多样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极为重要。本科所进行的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更多的采取不定期的一对一进行,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与尊重,取得的依从性极佳,康复效果也会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4 结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恢复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更加适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庆元,李辰佳,林一均,等.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701
[2]张保心.老年抑郁症诊断[J].实用老年医学,2001,16(1):8-9
[3]王法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0-11
[4]夏四元,余庆英,郑良成.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和生活质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3):185-186
[5]邝润娇.解决与脑卒中患者沟通的困难[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28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护理;行为干预
脑卒中,俗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该病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且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据报道住院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60%[2],。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所以脑卒中后增加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102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35-85岁,平均65.3岁,排除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史以及不愿意接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男30例,女26例。2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具体做法:(1)健康宣教: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主诉,向患者详细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心理疏导:一对一的分析患者近期的情绪变化,指出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引导、安慰、鼓励、帮助和放松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用乐观开朗的微笑,鼓励性的语言,引导患者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3)家庭支持: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家属采用适当的方式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感到温暖,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感到在社会、家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4)团体交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组织集体活动,通过患者互助、经验交流、角色转换等形式,患者之间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分担心理压力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改善其心理状况。(5)认知疗法:通过术后回访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资料,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史,找出患者存在的错误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劝解、引导等方法进行认知与行为干预,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并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4]。(6)康复训练:根据脑卒中患者的身体条件及心理状况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运动量及锻炼时间,也为避免患者和家属自己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懈怠与误区,增加不定期对患者一对一的恢复训练。
2结果
实验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脑卒中患者行动不便,许多基本生活功能消失,会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不利于疾病康复[5]。因此,需要得到大量的心理安慰和生理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在康复期尤为重要。康复期应仍然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与亲人、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亲友应与充分的理解和耐心,而作为医护人员在与患者建立积极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同时,还应使患者感到充分的被尊重,减轻患者病后产生孤独、失落感,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此外,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更理解关心患者。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医院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是陌生的环境,我们也是陌生的人群,此刻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就像小孩一样,而我们就像老师,他们需要我们的重视,也需要榜样的引导,所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多种多样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极为重要。本科所进行的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更多的采取不定期的一对一进行,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与尊重,取得的依从性极佳,康复效果也会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4 结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行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恢复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更加适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庆元,李辰佳,林一均,等.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701
[2]张保心.老年抑郁症诊断[J].实用老年医学,2001,16(1):8-9
[3]王法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0-11
[4]夏四元,余庆英,郑良成.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和生活质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3):185-186
[5]邝润娇.解决与脑卒中患者沟通的困难[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