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民本思想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遗产。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重民、爱民”“富民、养民”“平衡、公平”,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传统思想史的精粹所在。学习借鉴民本思想,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儒家民本思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的。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儒家民本思想是人文主义传统的体现,起源于早期的宗教政治观。在殷商时期,面对专横社会的残酷剥削和历代王朝的不断更替,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一些丰富的治国理政的观点。开明的君主和思想家不断总结借鉴经邦济世的治国要领,慢慢得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殷商时期,“天命论”占据主导地位,政治家和思想家虽然知道民心对政治的重要影响,但是,他们对“天命”的崇拜超过了对人民的重视。周朝思想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对天命观进行了改正。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民本思想的萌芽。
孔子在经历了社会大变动之后,深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主张“重民”——“使民如承大祭”;“民富”——让大部分自由民和奴隶富起来;“教民”——“有教无类”,这些都是孔子仁者爱人的理论要点,也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完善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仁政”等学说,使儒家民本思想形成完整的体系,儒家民本思想至此成熟。
汉代的贾谊、董仲舒丰富发展了民本思想,董仲舒将阴阳五行与民本思想结合起来,把以民为治转化为以民为制。贾谊指出民可以决定君王的安危、国家的兴衰,相比前人的思想更明确深刻。明末清初,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了其正统地位。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君主制度,其中也蕴含着近代民主启蒙的思想。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时代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最终得到成熟,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有的文化现象,其中不乏有优秀的传统思想仍可为今天所用,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一)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儒家民本思想中,官德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是“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它规范着历代统治者上至皇帝下至小吏的从政之道,儒家官德“贵公”——公忠为国,尽管在中国封建时代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野不明确,但是小我与大我,国与家的利益矛盾是时常出现的,这就要求从政者在面对这些利益纠纷时,应该“先公后私”“天下为公”,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但它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统治者追求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人格的思想。
我们应当批判的继承儒家的官德思想,促进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吏治的好坏是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的,官德衰则政权摇,官德兴则政权安。在今天,广大官员的官德好坏也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和国家的兴衰,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就必须把加强官德修养放在首位,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克服不良倾向,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严守规矩,抵制各种诱惑。另外要健全监督机制,制定规章将官员的言行纳入法规制度下,让他们在工作中处于人民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实现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相互促进。只有各级官员具备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心系群众、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才能获得民心,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引领全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
“义”属于道德规范,属于精神价值,是人之为人的应然之则;“利”指物质利益,属于价值,它所关注的是人的行为活动在什么性质和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要,是趋利避害。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富民,把调整民众的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并引导民众的利欲之心,使之纳入道义的规范之中。义利统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它为“民本思想”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准则。
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坚持国家利益是首位的前提下,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公民的权益是国家权益的一部分,只有公民权益实现的好,国家的权益才有了基础。只有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才能调动不同利益主体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协调众多利益主体间的具体利益分歧与冲突,把物质价值升华为精神价值。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使人富裕起来,使国家强大起来。
以人为本作为现今治国理念,它关注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理顺民心三个问题。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益;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应该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儒家民本思想是人文主义传统的体现,起源于早期的宗教政治观。在殷商时期,面对专横社会的残酷剥削和历代王朝的不断更替,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一些丰富的治国理政的观点。开明的君主和思想家不断总结借鉴经邦济世的治国要领,慢慢得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殷商时期,“天命论”占据主导地位,政治家和思想家虽然知道民心对政治的重要影响,但是,他们对“天命”的崇拜超过了对人民的重视。周朝思想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对天命观进行了改正。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民本思想的萌芽。
孔子在经历了社会大变动之后,深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主张“重民”——“使民如承大祭”;“民富”——让大部分自由民和奴隶富起来;“教民”——“有教无类”,这些都是孔子仁者爱人的理论要点,也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完善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仁政”等学说,使儒家民本思想形成完整的体系,儒家民本思想至此成熟。
汉代的贾谊、董仲舒丰富发展了民本思想,董仲舒将阴阳五行与民本思想结合起来,把以民为治转化为以民为制。贾谊指出民可以决定君王的安危、国家的兴衰,相比前人的思想更明确深刻。明末清初,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了其正统地位。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君主制度,其中也蕴含着近代民主启蒙的思想。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时代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最终得到成熟,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有的文化现象,其中不乏有优秀的传统思想仍可为今天所用,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一)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儒家民本思想中,官德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是“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它规范着历代统治者上至皇帝下至小吏的从政之道,儒家官德“贵公”——公忠为国,尽管在中国封建时代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野不明确,但是小我与大我,国与家的利益矛盾是时常出现的,这就要求从政者在面对这些利益纠纷时,应该“先公后私”“天下为公”,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但它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统治者追求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人格的思想。
我们应当批判的继承儒家的官德思想,促进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吏治的好坏是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的,官德衰则政权摇,官德兴则政权安。在今天,广大官员的官德好坏也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和国家的兴衰,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就必须把加强官德修养放在首位,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克服不良倾向,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严守规矩,抵制各种诱惑。另外要健全监督机制,制定规章将官员的言行纳入法规制度下,让他们在工作中处于人民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实现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相互促进。只有各级官员具备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心系群众、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才能获得民心,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引领全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
“义”属于道德规范,属于精神价值,是人之为人的应然之则;“利”指物质利益,属于价值,它所关注的是人的行为活动在什么性质和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要,是趋利避害。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富民,把调整民众的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并引导民众的利欲之心,使之纳入道义的规范之中。义利统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它为“民本思想”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准则。
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坚持国家利益是首位的前提下,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公民的权益是国家权益的一部分,只有公民权益实现的好,国家的权益才有了基础。只有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才能调动不同利益主体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协调众多利益主体间的具体利益分歧与冲突,把物质价值升华为精神价值。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使人富裕起来,使国家强大起来。
以人为本作为现今治国理念,它关注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理顺民心三个问题。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益;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应该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