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音乐家的身影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历中的行色匆匆
  2014年是个普通年头,对于一般人来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就是这个普通年头,如果把一位艺术家的行踪汇总起来,就足以见证她的忙碌程度。也足以见证她所从事的民乐事业的繁荣程度。
  远至美国、韩国。内至台湾、香港,近及家门口北京。行程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课堂。走出校门。艺术家面临的就是下一个国家。下一个城市。下一个剧场。于是。搬起来不怎么容易的二十一弦筝。就从一个舞台搬到另一个舞台,讲台也从一个课堂移到另一个课堂。
  5月4日,如同打擂台一样的音乐会名称“西北筝峰”在台北市“中山音乐堂”举行。她的弟子程皓如,在台北簪缨乐团打击首席洪宽伦的手鼓伴奏下。首先出场。演出由黄枕宇和周望创作的《西部主题畅想曲》。周望演奏了由三首陕西小品《凄凉曲》、《道情》、《扫雪》(周延甲编订。黄晓飞乐团编配)连缀而成的一组民间乐曲。音乐会压轴的曲目是周望的《新翻罗江怨》(周延甲、黄枕宇作曲)。
  7月29日。“中韩青少年音乐艺术节——第九届展望国际青少年古筝夏令营”在韩国釜山举办,周望率团参加。29日晚。两国演奏家交流音乐会上。她独奏了《秦桑曲》。数十位经过挑选的年轻人与她一起合奏了她的合奏版作品。簇拥她的几十把筝。汇成一股温暖音流,共同编织为一片绵密的“锦绣”。她的琴声不着痕迹地融入年轻一代的生命之歌中,几分钟之前的隔代长者。化为润物无声的细雨。
  8月16日,香港葵青剧院演艺厅,“筝情——周望、徐菱子南北古筝大师音乐会”。周望和香港演艺学院徐菱子教授、第三届国际古筝比赛金奖得主周立本、万幸,联袂演绎《梁祝》、《云岭音画》、《凄凉曲》等。
  8月18日,北京中山音乐堂,“敦煌之夜——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换届庆典音乐会”。周望演奏了父亲周延甲创作的《凄凉曲》。
  9月30日至10月9日,第二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办中国音乐节。10月5日。普林斯顿中国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举行。周望、周展(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领奏《百花引》、《倾杯乐》。学生崔衫独奏《秦土情》,程皓如独奏《如是》。周望独奏《新翻罗江怨》。之后接受媒体采访。
  11月13日至17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举办“第二届弹拨音乐节”,开幕庆典音乐会上。周望独奏《新翻罗江怨》。作为民乐系弹拨教研二室主任和音乐节的承办人,大到六场音乐会和十五场讲座(开幕式、中日韩音乐会、获奖学生音乐会、新作品音乐会、箜篌专场音乐会、闭幕音乐会)的策划、邀请专家、讲座日程。小到盒饭、门票、租借乐器、排演走台。她事必躬亲。
  我无法跨入那些相隔千山万水的音乐厅,然而。却能想象她靠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大厅、爆发于指间的音量。闭上眼,一把筝带出的风,“过江千重浪,人竹万竿斜”。在偌大的主厅回荡……今天,她所在的地方,只有她的声音,巨大的空间。只有被她的声音灌满的响亮。然而,几分钟前,她的世界,独自一人。只有无人世界中的千万次打磨,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变为世界的声音。今晚她可以说:自己的声音是世界的声音,世界的声音是自己的声音。
  原来声音背后,这样幽深!
  二、一个音符落下的过程
  她的音乐故事,不是“第一次听到琴声就被吸引,几岁学艺、几岁被大师收为弟子从而走上音乐之路……”她的音乐故事,是从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次张开耳朵听世界的时候就开始了。父亲、母亲的琴声。伴着童年的每一天,一起融入体内。耳濡目染的美妙琴声,如同水,如同空气,须臾不离,使她终生难以割舍。成为生命的必需。母亲丰芳是西安音乐学院的二胡教师。父亲周延甲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古筝教师。他们有美好憧憬,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父亲像盏明灯。照亮了前路。堆满书谱的房间里,父亲的讲解与示范。以及不能传译、不可言说、只能用心灵体会的“绝对指令”,成为她走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第一级台阶。那些既使她明白了家教之于人的重要性,也体会到父辈观念几乎就是规定她未来走向的深刻印记。
  说来奇怪。从先秦就被记录下来并在唐代诗人的妙笔生花中大放异彩的“秦筝”。到了20世纪,竟然销声匿迹。在西安城里找不到一丝声息。只有偏远的陕北榆林。在民间的“小曲子”里。保留了些许痕迹。大唐宮廷里明晃晃、响当当的乐器。在诞生之地,莫名其妙地湮没了。让音乐史家觉得不可思议。如有底层记述,那必将是一本厚厚的沧桑史。因此,“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注定落在了父亲周延甲肩上。但真正实现秦筝回归夙愿的。还要从改革开放之初。周望来到北京。在长达8年的中国歌舞团舞台上。将秦筝音乐传播全国开始。从此,父亲的心血,秦筝的魅力,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手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美妙的境界。感染了北京。波及到神州大地。
  周望从西安走进北京的关键性一步。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因为,一件地方性乐器,乃至一个地方性乐种。从此走出了地方。她携带的那种文化因子。在国都中被放大。影响无法估量。某种意义上说:秦筝复活了!作为古筝演奏家。周望的历史陸贡献就在于。用她的智慧,她的表演,她的娴熟技术,诠释了父亲头脑中“秦筝”理念。并将其魅力传递到对整个国家音乐文化的走向都起着决定陸作用的都城——北京。
  周延甲、周望、周展。几乎成为这个“春风吹又生”的乐种的符号。父亲带着一双儿女。一步步演绎了一件被遗忘的乐器重吐清商、再续乐府的现代传奇。父与女,父与子,联手拼搏,同舟共济,硬是让默默无闻的秦筝,誉满天下。生生不息、起死回生的故事,绝非传奇,而是周家人的家族史。20世纪。许多地方乐种面临“现代”转型的挑战。都是靠一个人、一家人的努力,化濒危为繁荣,从草莽至华堂,这份当地人的真实实践。也算民族史中不可或缺的家族史和地方史。今天被誉为“文化自觉”的先行者。把不多的遗产悉心呵护。利用那个时代不多的一点点机会,让不绝如缕的地方记忆。慢慢熬成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而让这个“地方品牌”变为“国家品牌”的体现者。就是周望。前述的节目单上之所以排列了那么多陕北筝曲。也与周望亲历过起源于陕西又消失于陕西并在父亲的艰难奋争中起死回生过程中所留下的创伤记忆有关。这个现代乐器史的鲜活个案,灌注着一个家族的体温。   周望回忆小时候时说:西安的冬天很冷。窗上一片茫茫白雾。用手捏着袖口擦拭玻璃上的雾气。触手都是冰冷。她的手指。开始在差不多同样冰冷的筝弦上拨弄——背靠着西安城布满沧桑痕迹的砖墙。或许,她的声音总带着一种无法抹去的厚重,就是因为身后站着父亲,立着那座厚重的城墙。西安所处的历史地位与秦筝之间具有某种非身临其境就难以理解的内在关联,这个重影,让她的指音,加重了许多。周望也曾师从过山东筝派名家高自成,浙江筝派名家项斯华、范上娥,潮州筝派名家杨秀明等,收南北各派之长的兼容,不影响她指尖上的秦筝底色。民间筝曲,永远是她教授学生的第一主题。秉承父志。重视传统,把其置于现代作品之上,即使不能说把现代连缀组成的曲目降为配角,至少置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因为她知道其中的养分。中国音乐的魅力,不在复杂,在平凡的乐音中显露出不平凡的气质与声韵。传统筝曲包含的有关人与自然、人的本土环境的人本情味,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所以,回到传统实际上是文人阶层抗辩过于强势发展的“现代”的一种手段,它促进了人本主义的提升。
  一件乐器上,你可以弹出一个音符,我也可以弹出一个音符,但职业演奏家手中的音符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圆润饱满程度、力度强弱程度、火候拿捏程度不一样。进到耳朵里的音符与进到嘴里的食物一样,容不得一丝不讲究。人们对食物的苛求如同音乐家对于音符的苛求一样!一千个音符就有一千种差异,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这就是艺术家的追求。舞台上激动人心的五分钟,需要数千万次挥动,数十次的录音倾听、书谱翻阅和作曲家或知情人寻访……舞台上的5分钟与舞台后的几十年,绝对不成比例。没有数十年打磨,就绝对找不到那些最适度的分寸。音符是心灵折射的影像,得于心应于手,得于心会于意。同是音符,听起来不一样的差异,就在这里。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就是因为这份几十年如一日的痴迷,她的职业生涯越走越辉煌。1977年人中国歌舞团。至1985年之间。多次代表中国艺术家为来访的外国政要独奏(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等)。多次出访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美国、日本等地演出。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美国前总统卡特在观看完演出后饶有兴致地走上台,非要近距离观看一下这件令他不可思议的东方乐器。他向周望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试图解开其魅力到底如何产生的原因。站在美国总统身边,周望的确感到自己代表中国文化的自豪。
  1982年周望参加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荣获古筝演奏一等奖(文化部主办),1986年获首届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比赛一等奖。1987年参加首届江南丝竹创作与比赛荣获演奏一等奖(文化部主办)。1985年进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就读本科,保送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过五关斩六将”,从剧团到大学,从本科到硕士,一路过来,经过数百场考试,数百场演奏,穿越了整个教育过程。1979年由中国唱片社首录《秦桑曲》。此后录制了多盘CD专辑《高山流水》、《名家名曲,北派古筝精髓》、《传统古筝专辑》、《中国筝曲——陕西篇》等。还出版自己创作、演奏、主讲的VCD教学带《古筝教程》及《古筝名曲解析》、《名家名曲——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考级示范教学VCD》、《古筝基础教程》。专著《古筝速成演奏法》、《周延甲古筝曲选》。发表学术论文《秦筝秦人秦声》、《古筝名称的由来及其他》等。
  三、遇上了好时候
  说起文化繁荣。莫如具体看看筝界的变化。繁荣的体现物,偏偏落在了这件乐器上,这不是周望一代人的福分么?几十年前还不招人待见的乐器,一眨眼功夫,翻倍蹿红,让弹筝人手脚并用。照民乐界的说法:“教古筝的忙死,教二胡、琵琶的不慌不忙,教扬琴、三弦的闲死。”
  同是乐器,因为可听陸和可视性,差别很大。不恭的表述是:乐器很不平等。两者兼而有之的,排序在前;具备一样的,排序位中;一样不具备的,排序殿后。恭敬的表述是:乐器生而平等,但排序在前的比排序在后的更平等。常见乐器可分四类:(1)不好看也不好听的。如低音乐器、三弦;(2)好听但不好看的,如扬琴与笙;(3)好看但不好听的,如打击乐器;(4)好听也好看的,如筝、琵琶、二胡、笛子。
  筝属于第四类。两者兼而有之,既好看又好听,既高雅又高端。女孩子敲打击乐,引人瞩目,但流的是臭汗。女孩子弹筝,流的是香汗。挥手之间,优雅、青春、内敛,都流出来了。不但观赏性高,而且可听性强。“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对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华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内敛,总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两面性,都让筝给折腾出来了。
  于是。筝就被高度市场化了。上手快,普及率极高。那么多人学,挡都挡不住,据说全国有几百万人弹筝。不管数字确切不确切,现在教筝的老师,都享受“一线明星”待遇!名声传遍全国,每到一地,台口一亮相,就会制造骚动。与三十年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多入学,自然出人才,周望的学生中,一批漂亮姑娘,竞相登场。2013年扬州“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银铜前六甲中。排列着她的几位学生:程皓如获银奖、崔杉获铜奖、崔晓彤获优秀奖。十几年后,女性演奏家的排行榜上,一定标注着她们的名字。当然,若想在这件好像并不复杂的乐器上达到高水平,其深藏的吃功夫的后劲,却非一般人吃得住。宝塔尖上的演奏家,总是凤毛麟角。周望是筝界的“励志大神”。让跟随她的学生们不敢懈怠。
  第一次遇到周望。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我在那里读书,她去从事两校交流活动。我好像很“幼稚”地问过她。舞台上害不害怕?她的回答却很不“幼稚”:“开始确实害怕。但练习时量达到一定程度,乐器就成为身体器官的延长了。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达到这种程度时,出入随意,自如收放,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再害怕了。有什么能比支配自己器官更自如呢?!”
  离第一次见面到第一次听她演奏,其间相隔了许多年。她演奏的现代筝曲。真是逼人胆寒!现代筝曲早已冲破了历史留给它的维度。推衍到音域的极端。激越的揉弦,飞快的速度,切割的音型,展示了现代式的严密。大型乐曲的独奏与伴奏。各自都有相当的技术难度。从头至尾。紧密咬合,无一处松散。在耐人寻味的留白间。筝带着辽阔的旋律。攀爬跌落。每个气息高点上。她都以一轮轮恢宏明亮的琶音,让心潮与高潮“逐浪高”。一曲弹出。铅华褪尽,那种深不可测。岂止令人敬慕?
  20世纪末期,大量创作使筝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不一定认同创作者所写的每一部作品,但我们却无法不认同他们表现出来的锐不可当的步力。这些作品无疑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成为新一代箏家向前探索的基础。
  四、未奏出的音符
  当女人考虑如何避开三氯氰胺的奶粉以及如何认定发全的奶粉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时,男人已经在考虑孩子是上牛津大学还是哈佛大学。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就是因为他们不考虑鸡毛蒜皮的事。能够攒到一个点上不断掘进。女性成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她必须既考虑避免有害的奶粉又要考虑是牛津大学抑或哈佛大学。所以比男人付出双倍心思。新时代的女陸已经不是原来人们心目中的女性了,除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千外。她们同样抬头看天。仰观世界。可以说。当代女陸已经是与上世纪初的女性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种群”了。
  周望说:“当筝界都认识了你后。你的生活好像就不存在了。”生活被严重挤压,一种身份带有的强制性宰制。意味着其他内容的遮蔽和边缘化。所以,她是带着责任与使命,超级劳累的现代型职业女性。
  我们与其说是开列了一份她走向成功和已有荣誉的清单,毋宁说是记录了一份女性音乐家走出家乡的阅历。通过备案,看到她行为上表现出的对家乡筝学体系的秉承以及对其价值深信不疑地坚持。虽然,她面临着越来越宽阔的世界和挑战。但逐渐建立起来的阐释系统。来自一个被她充分认知的乡音系统。虽不能说因为出生地这个看似成立的理由,提供了我们追溯和猜测她风格的由绪,但作为秦筝传人的事实。确实可以拉近人们对她与家乡之间关联的认识。
  记录一个数年后还会有人愿意翻阅的故事。自然是因为其中含蕴了一点历史学的意义。记忆常在对大人物的筛选中遗落。大事记垄断了史书。淡化了个体实践,最终使行业史成为一堆找不到体现者的概念。个人身影成了若有若无的影子。记录历史的方式有多种,效果不尽相同。我们希望唤醒的是个人记忆。因为它同样联系着一个行业的过去与未来。关注个人的“新史学”。就是寻找点点滴滴遗落在个人时光中的弦音。
  音乐家周望的弦音,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切……
其他文献
今年是先师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站在他亲笔题写的“和静清寂”四个大字前,书画大师董老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一、师缘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董寿平先生早已是誉满京师,名扬海外的中国书画大师,而当时的我,只是20岁出头的青年书画爱好者,由于酷爱国学和书画艺术,因而非常仰慕寿平公的大师风范与才学,经友人介绍,求学于董老
期刊
不得不说,二胡是一件神奇的乐器。不论是其从民间艺人手中的伴奏乐器、“乞讨之器”到大雅之堂上的艺术之星的地位转变,还是其从歌舞或戏曲的伴奏乐器到突出个性的独奏乐器的身份转变,抑或是从演奏传统民歌、小调、戏曲到演奏独奏曲、大型协奏曲或外国名曲等的艺术风格转变,无不彰显着二胡那卓越的可塑性和表现力,而这似乎也暗示着二胡的艺术生命历程也一定不会“风平浪静”,而是充满着叫人铭记的“惊涛骇浪”。  由杨雪领衔
期刊
2014年11月,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俄油画高级研修班的特聘专家,维大利教授从俄罗斯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历程。教学内容涉及肖像写生、风景写生等。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转瞬即逝,正如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在维大利结课时的风景教学讲座上的发言中所谈到的那样:维大利教授平易近人、真诚朴实,对于学生的画面讲解细致,并且注重强调规律性的知识,这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另外,作为一位年近古稀的
期刊
有意思的是,作为书画鉴定家的启功先生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书画鉴定的专著,这与其他几个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的书画鉴定家如张珩、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傅熹年、史树青(1922-2007)、杨仁恺、苏庚春(1924-2001)等是不同的。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从启功先生的零篇断缣中深味其书画鉴定之精髓。  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理论,不以专著见长,而以零散的文章或书画题跋著称。这些书画鉴定理论,大多集
期刊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有不少由宗教祭祀仪式发展而成的面具戏,如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的赛戏,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行于山西运城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的锣鼓杂戏(跳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傩戏(傩堂戏、端公戏),流行于江苏海州的童子戏,流传于海南的人偶戏,流传于藏族地区的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本文中我们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介绍我国的祭祀仪式剧。  一
期刊
作为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因为工作性质,会经常接触到很多破损的文物。把它们复原、保留文物本身的信息并完整的流传下去,是我的工作使命也是职业信仰。在常年的修复工作当中,接触到的残缺、破损的文物不少,收获不少。故事也很多,但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其中最为有趣的一个故事。  当时我们收到一件报修文物。拿到的是一堆零散的残件,形态各异,面对几百个碎片如何复原?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此次送修的是一件“硬木亭
期刊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other future”为主题展现在了世界面前。我有机会参观了本届双年展,并且对这一令世界瞩目的展览有着特殊的感受。  已经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展示当代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展览让我们深思当代艺术应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艺术与社会有怎样的关联性乃至艺术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等诸多问题。  不同于宗教画和祭祀画,当代艺术没有
期刊
2015年4月9日。“花见——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东京都千代田区3331 Art Chiyoda举行,展览展出了中国著名油画家何多苓先生与他的五位得意门生石连业、石高青、朱可染、吴江涛、曾朴。以及特邀著名川籍油画家林茂先生的代表性作品共计44幅。艺术无国界。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与日本民众以及绘画爱好者进行最亲近、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开幕式由NPO法人国际文化
期刊
黄胄是20世纪驰誉画坛的著名中国画家,他的艺术对中国人物画创作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85新潮”以后,黄胄绘画范式对于今日画坛的影响,似乎已大不如当年,这其中的变化值得画界学人深思。  当代画坛对黄胄艺术风格的忽视并非个例。今日的画界,黄胄和他所代表的那个注重生活、注重真功夫,并且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艺术流派,已日益不为画人(尤其是年轻学子)所重,而日渐式微。这种现象的出现固
期刊
“以图证史”作为一种在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图像史学。英国历史学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曾在2001年出版了一部专著《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The Uses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特别阐述了图像史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中译本于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