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方国家宗教的神圣性和法律的社会性是其法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便形同虚设”这一观点的提出在中西方的法学界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通过对宗教与法律的实质加以区别和联系,伯尔曼将整个西方社会的法律与宗教在制度上的相互促进和影响呈现在世人眼前,其对法律与宗教的历史、文化基础的剖析,以及运用现实的逻辑研究方法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二者相互依赖是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法律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人类正义的终极体现;而宗教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潜移默化的习惯。伯尔曼式的法律信仰是法律人内心深处对法律制度的一种解读和对法律精神的一种理性情感,这种信仰的实质在于使法律制度得以完善,并通过与宗教的融合进一步寻找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方式。
关键词 伯尔曼 宗教 法律信仰 法律内涵 司法理念
作者简介:黄艺雅,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01-02
一、伯尔曼与《法律与宗教》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引文就在法律学者和学生们笔下和口中广为流传,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对这句引文的出处予以关注,《法律与宗教》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哈罗德·J·伯尔曼便成为了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部分。
伯尔曼出生于1918年,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很容易染上“忧患意识”, 基于其儿时的经历,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表现出了沉重的危机感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使得该书虽然有观念的冲突,但也不缺乏理性的真知灼见和对未来人类发展的极富洞见的预言。通过对法律与宗教的深层次思考,伯尔曼从二者的历史渊源角度论证了二者的关系。他认为,法律和宗教的共通性在于二者具有四个共同要素,即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这四种要素是法律唤起人们对最高价值献身的象征,同时也是法律与超理性价值相联系的纽带和方式,而社会的长治久安便是建立在法律与宗教的这种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首先,所谓“仪式”,代表了象征着法律客观性的礼节和程序,譬如法官的法袍、法庭的布置、开庭的出场秩序等等诸多仪式,通过这些严格的程序凸显法律客观、公平、正义的崇高价值理念,从而唤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其次,历经传统沿袭、继承下来的语言和习俗是法律延续性的一种标志。不置可否,几乎所有的法律体系都是有效地建立在对过去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具体体现在对法律相关术语的保留和法律实践之中。就西方国家来说,遵循先例、维护法律的一致性和法律的传统是其法治的最基本理念。再次,法律的权威,是法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没有了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再多的法律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毫无实际意义。最后,凭借普遍性,即主张法律与绝对真理之间的联系的普遍有效联系是正义原则固有的存在方式,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合乎社会秩序的要求,取得了社会的公认法律便拥有了约束力。
纵观西方法律发展史,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其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与法律的相互渗透和制约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宗教被赋予了社会性,而法律被赋予了神圣性,宗教给与了法律精神支持和方向,法律又为宗教的崇高价值提供了切实实现的可能。因此,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伯尔曼认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会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会蜕化成狂信, 这也是伯尔曼式的法律信仰的实质理念。在西方世界曾经存在过将法律与宗教截然分离的情形,不仅使法律失去了神圣性,也使得宗教失去了社会性,导致了人们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以及对宗教的崇拜。故此,伯尔曼提出,解决这种危机的办法就是回复法律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法律性,而西方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是明智而且唯一的选择。
二、法律得以信仰的法律内涵
伯尔曼所谓的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力与正义,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 实际上,西方法律的不断演进就是建立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观念之上的,10、11世纪的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宗教的观念促进了世俗法的发展;后来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的局面,从而把法律从神学教条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吸收传统宗教的神圣观念和主要价值使法律被赋予人的理性和信仰。因此,法律与宗教的相互依赖与融合是宗教改革和法律发展的重要连结点。
法律的本质是法律作为社会核心的控制方式具有的作用和功能,伯尔曼所指称的法律除了是一种维护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外,还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价值体现,是人类能清楚地对自身所理解的道德准则的表达。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原则、人人生而平等原则、良心自由原则以及天赋人权原则等都是法律能够被信仰的基础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判断一种法律制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是参照上述原则的全力保障与实现。故而,法律得以信仰的受众群体不仅包括法学家、法学研究者和法律工作者,还要覆盖到整个社会大众,从而实现一种整体对法律的认同与遵守。
三、伯尔曼式法律信仰的实质和实现前提
法律信仰的实质就是要人们有一种观念,把这种信仰看作是一种法律精神的深层解读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关切,通过自身内心感受和外部生活的结合和联系,从而达到一种权利义务分配平衡、纠纷得以顺利解决、公平正义得以彰显、社会秩序得以很好维护的境界。因此,若要实现这种伯尔曼式的法律信仰,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首先,人们思维和观念的转变,要对法律有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认识;其次,通过法律的实施人们可以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即通过诉诸法律当事人可以得到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实现的心理和物质上的公正;再次,法律的发展和延续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我国借鉴和移植了外国许多优秀的法律制度或体系,为了减少法律在推行过程中的阻力,我们需要通过唤醒民众的民族归属感来使其从内心接受于我国国情接轨的法律;最后,谨慎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是保证法律信仰的最要环节。西方国家所谓的“民权”、“人权”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催生出来的,我国古代的法律也以“天罚”的神权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施行法令的合法性理由和依据,也赋予了法律神圣性。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有不信任法律的现象发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和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和糟粕氛围,立法不完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给法律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完善、社会的主流思想需要回归传统经典,只要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和国情,然后从本源上杜绝法律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相信法律会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信仰的。 四、我国目前的司法理念
从法律的本质和法律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司法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法谚有云“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能动的法律”,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能动司法理念。法律要想得到一种实质上的运用,需要由司法机关依靠公正来予以体现,就我国的司法独立现状来看,我们发现形势不容乐观,某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的司法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程度上都相应的受到了不应有的外部影响。例如,某些主管机关和领导对案件的干涉和关切,使得法律最初的立法本意有可能在司法机关履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民众,尤其是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和群众的非难使司法机关面临严重的精神压力;舆论的报道和跟进很有可能左右了司法审判的结果导向;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社会关系以及量刑的规范化标准模式都有可能妨碍司法公正,继而使民众不信任法律,不信任司法机关,更有甚者会仇视法律,做出偏激的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司法理念的转变似乎已经刻不容缓。在西方国家,证人出庭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证人制度的完善。证人在庭前作证时,要先手持《圣经》庄严宣誓,看出了基督教义对人的一种内心的约束,是宗教在人们内心得以确信的一种表现。证人在宣示的情况下作伪证的几率是很小的,几乎没有,因为信徒内心有一种很强大的正义感和一旦作伪证会遭致良心谴责的道德观念,所以西方的证人敢于出庭作证。换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证人制度,不是说没有借鉴西方国家的证人保护措施,只是我们只移植了别人的外部表征,并没有完全的理解西方证人制度的精髓,我们没有一种受到大众统一认可的宗教来约束人们的内心确信,所以法律在这个时候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司法观念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我们想要实现伯尔曼式的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和信心来面对司法的现状并想办法解决阻碍其维护公平正义的不合理因素。
综上所述,法律是可以被人们信仰的,而且必须被人们所信仰,这种信仰不仅是一种言语上的承诺、一种激情洋溢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关注和奋斗。法律的信仰不是一种个人的主观臆想,是一种社会的全民事业,因为法律规范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秩序,不单单是个人的权益保护,而社会的全民行动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实践体现出了对法律的尊重。在我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出于对法律的认可才会去理解法律真正的内涵和价值,进而达到对法律信仰的高度,人们对法律的遵守不仅是一种实现内心公平正义的表现,也是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向往。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要想取得全局性的战略胜利,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立法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司法程序要公平公正、执法环节要切实有效。一切的承诺都是基于对理想的坚持,而信仰则是是坚持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必须被信仰。
注释:
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第12页.
李孟菊.法律如何信仰——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页,第2页.
孙文皑.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的内涵——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谈起.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第71页.
参考文献:
[1]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蔡宗廷.论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兼评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3]范愉.法律信仰批判.现代法学.2008(1).
[4]宋忠好.伯尔曼式‘法律信仰’的实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关键词 伯尔曼 宗教 法律信仰 法律内涵 司法理念
作者简介:黄艺雅,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01-02
一、伯尔曼与《法律与宗教》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引文就在法律学者和学生们笔下和口中广为流传,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对这句引文的出处予以关注,《法律与宗教》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哈罗德·J·伯尔曼便成为了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部分。
伯尔曼出生于1918年,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很容易染上“忧患意识”, 基于其儿时的经历,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表现出了沉重的危机感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使得该书虽然有观念的冲突,但也不缺乏理性的真知灼见和对未来人类发展的极富洞见的预言。通过对法律与宗教的深层次思考,伯尔曼从二者的历史渊源角度论证了二者的关系。他认为,法律和宗教的共通性在于二者具有四个共同要素,即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这四种要素是法律唤起人们对最高价值献身的象征,同时也是法律与超理性价值相联系的纽带和方式,而社会的长治久安便是建立在法律与宗教的这种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首先,所谓“仪式”,代表了象征着法律客观性的礼节和程序,譬如法官的法袍、法庭的布置、开庭的出场秩序等等诸多仪式,通过这些严格的程序凸显法律客观、公平、正义的崇高价值理念,从而唤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其次,历经传统沿袭、继承下来的语言和习俗是法律延续性的一种标志。不置可否,几乎所有的法律体系都是有效地建立在对过去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具体体现在对法律相关术语的保留和法律实践之中。就西方国家来说,遵循先例、维护法律的一致性和法律的传统是其法治的最基本理念。再次,法律的权威,是法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没有了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再多的法律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毫无实际意义。最后,凭借普遍性,即主张法律与绝对真理之间的联系的普遍有效联系是正义原则固有的存在方式,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合乎社会秩序的要求,取得了社会的公认法律便拥有了约束力。
纵观西方法律发展史,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其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与法律的相互渗透和制约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宗教被赋予了社会性,而法律被赋予了神圣性,宗教给与了法律精神支持和方向,法律又为宗教的崇高价值提供了切实实现的可能。因此,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伯尔曼认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会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会蜕化成狂信, 这也是伯尔曼式的法律信仰的实质理念。在西方世界曾经存在过将法律与宗教截然分离的情形,不仅使法律失去了神圣性,也使得宗教失去了社会性,导致了人们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以及对宗教的崇拜。故此,伯尔曼提出,解决这种危机的办法就是回复法律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法律性,而西方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是明智而且唯一的选择。
二、法律得以信仰的法律内涵
伯尔曼所谓的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力与正义,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 实际上,西方法律的不断演进就是建立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观念之上的,10、11世纪的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宗教的观念促进了世俗法的发展;后来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的局面,从而把法律从神学教条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吸收传统宗教的神圣观念和主要价值使法律被赋予人的理性和信仰。因此,法律与宗教的相互依赖与融合是宗教改革和法律发展的重要连结点。
法律的本质是法律作为社会核心的控制方式具有的作用和功能,伯尔曼所指称的法律除了是一种维护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外,还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价值体现,是人类能清楚地对自身所理解的道德准则的表达。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原则、人人生而平等原则、良心自由原则以及天赋人权原则等都是法律能够被信仰的基础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判断一种法律制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是参照上述原则的全力保障与实现。故而,法律得以信仰的受众群体不仅包括法学家、法学研究者和法律工作者,还要覆盖到整个社会大众,从而实现一种整体对法律的认同与遵守。
三、伯尔曼式法律信仰的实质和实现前提
法律信仰的实质就是要人们有一种观念,把这种信仰看作是一种法律精神的深层解读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关切,通过自身内心感受和外部生活的结合和联系,从而达到一种权利义务分配平衡、纠纷得以顺利解决、公平正义得以彰显、社会秩序得以很好维护的境界。因此,若要实现这种伯尔曼式的法律信仰,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首先,人们思维和观念的转变,要对法律有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认识;其次,通过法律的实施人们可以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即通过诉诸法律当事人可以得到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实现的心理和物质上的公正;再次,法律的发展和延续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我国借鉴和移植了外国许多优秀的法律制度或体系,为了减少法律在推行过程中的阻力,我们需要通过唤醒民众的民族归属感来使其从内心接受于我国国情接轨的法律;最后,谨慎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是保证法律信仰的最要环节。西方国家所谓的“民权”、“人权”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催生出来的,我国古代的法律也以“天罚”的神权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施行法令的合法性理由和依据,也赋予了法律神圣性。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有不信任法律的现象发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和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和糟粕氛围,立法不完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给法律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完善、社会的主流思想需要回归传统经典,只要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和国情,然后从本源上杜绝法律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相信法律会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信仰的。 四、我国目前的司法理念
从法律的本质和法律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司法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法谚有云“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能动的法律”,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能动司法理念。法律要想得到一种实质上的运用,需要由司法机关依靠公正来予以体现,就我国的司法独立现状来看,我们发现形势不容乐观,某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的司法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程度上都相应的受到了不应有的外部影响。例如,某些主管机关和领导对案件的干涉和关切,使得法律最初的立法本意有可能在司法机关履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民众,尤其是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和群众的非难使司法机关面临严重的精神压力;舆论的报道和跟进很有可能左右了司法审判的结果导向;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社会关系以及量刑的规范化标准模式都有可能妨碍司法公正,继而使民众不信任法律,不信任司法机关,更有甚者会仇视法律,做出偏激的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司法理念的转变似乎已经刻不容缓。在西方国家,证人出庭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证人制度的完善。证人在庭前作证时,要先手持《圣经》庄严宣誓,看出了基督教义对人的一种内心的约束,是宗教在人们内心得以确信的一种表现。证人在宣示的情况下作伪证的几率是很小的,几乎没有,因为信徒内心有一种很强大的正义感和一旦作伪证会遭致良心谴责的道德观念,所以西方的证人敢于出庭作证。换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证人制度,不是说没有借鉴西方国家的证人保护措施,只是我们只移植了别人的外部表征,并没有完全的理解西方证人制度的精髓,我们没有一种受到大众统一认可的宗教来约束人们的内心确信,所以法律在这个时候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司法观念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我们想要实现伯尔曼式的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和信心来面对司法的现状并想办法解决阻碍其维护公平正义的不合理因素。
综上所述,法律是可以被人们信仰的,而且必须被人们所信仰,这种信仰不仅是一种言语上的承诺、一种激情洋溢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关注和奋斗。法律的信仰不是一种个人的主观臆想,是一种社会的全民事业,因为法律规范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秩序,不单单是个人的权益保护,而社会的全民行动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实践体现出了对法律的尊重。在我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出于对法律的认可才会去理解法律真正的内涵和价值,进而达到对法律信仰的高度,人们对法律的遵守不仅是一种实现内心公平正义的表现,也是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向往。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要想取得全局性的战略胜利,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立法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司法程序要公平公正、执法环节要切实有效。一切的承诺都是基于对理想的坚持,而信仰则是是坚持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必须被信仰。
注释:
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第12页.
李孟菊.法律如何信仰——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页,第2页.
孙文皑.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的内涵——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谈起.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第71页.
参考文献:
[1]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蔡宗廷.论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兼评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3]范愉.法律信仰批判.现代法学.2008(1).
[4]宋忠好.伯尔曼式‘法律信仰’的实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