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再逃避孤独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1965年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演讲期间回答一名听者的提问时即兴发表的演讲,全文篇幅较长,本文为节选。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能量消耗在自我中心的活动里,这些自我中心的能量从根本上阻碍了所有能量的流动,这就是孤独。当我感觉孤独的时候,我就把能量用在各种各样的逃避上——用在琐碎的、荒谬的、残忍的行动中,用在所谓的精神活动中。当能量不被用来逃避,能量就能够聚集。当你不再逃避,你就有了热情,真正的热情。”
  智慧来自对自己的洞察,智慧来自痛苦的终结
  痛苦不只是身体的疼痛、疾病、事故、年迈体衰,还包括全部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完全消除痛苦的解决方案。你只能从痛苦面前逃走,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解释痛苦,解释永远不可能是真实的。你逃避痛苦,试着用解释把痛苦合理化,但是痛苦依然存在。
  人类有个体的痛苦,个人的痛苦,挫折感带来的痛苦,你无法解决生命中的问题,你总是生活在深重的无知之中一一无知并不是缺乏书本知识,而是对自己的无知,对内心的无知。现在让我们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审视这个问题:为什么你和我,为什么这世界上的人们,无法解决痛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超越痛苦,爱就没有容身之地。痛苦造出了围绕在它周围、充满挫折和自怜自艾的狭小循环,通过比较产生的狭小循环一一我原来很幸福,我现在多么不幸——或者充满悲痛的狭小循环,你失去了心目中的爱人。
  痛苦是什么?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你都已经尝尽了痛苦的滋味。你感到痛苦,因为你看到了瘦骨伶仃、流浪乞讨的小孩;你看到人类虐待动物,污染空气,毁坏地球;你看到仅仅因为别人稍微冒犯了他们的国家、他们的上帝、他们的宗教、他们的国王或者女王,人们就残忍地互相杀戮。还有你自己的痛苦:你的爱人,你认为你爱的人,离你远去了,你深陷无边的孤独寂寞。没有朋友,你被彻底地遗弃了。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尝到过这种滋味,因为生活难免有危机或者茫然失措的时候。除非你彻底地了解痛苦,并且超越痛苦,否则智慧永远都不可能降临。智慧来自对自己的洞察,智慧来自痛苦的终结。
  我们为什么痛苦?如果我们找到了痛苦的根源,痛苦会结束吗?你可能因为孤独绝望而痛苦。在孤独绝望中,你感觉不到同他人的联系,这是彻底绝望的孤独。当你深夜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你可能会感到这种孤独。当你身处人群之中,坐在公交车上或者在一个聚会中,你可能会突然感到彻底的绝望。你周围所有的事情都是空虚荒芜的沙漠,你坐在那里,感觉到彻底的空虚、彻底的孤独。你没有过这种感觉吗?孤独绝望特别痛苦,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逃避它,我们去教堂,去从事社会工作,结婚,养育子女,交一堆朋友——只要能够避开这巨大而绝望的孤独,我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
  “感觉没有被爱也是造成痛苦的因素,不是吗?所有特定的要求,都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而要求与他人建立关系,不是吗?这样就扼杀了爱。只有消除了痛苦,爱才会发生。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循环里,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空间里。”
  当能量不被用来逃避,能量就能够聚集。当你不再逃避,你就有了热情,真正的热情
  现在,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超越这绝望的孤独呢?孤独是构成痛苦的要素,你怎样超越它呢?我不知道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我们的上帝、我们的教堂、我们的文学作品、我们的典礼仪式,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所有这些围绕着我们的杂耍表演,都是为了慰藉我们的孤独痛苦。牧师的角色就是:帮助我们忍受这丑陋的生活,同时许诺在天堂里,我们会有全新的生活。所以他们成就了非凡的逃跑,让我们能够逃避我们彻底孤独绝望的存在。我们可能会结婚,生小孩,成家立业,但是我们依旧孤独。孤独精巧地从我们每天的活动中生长出来:我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孤独中日增夜长、登峰造极。现在,你要怎么做?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清醒地看着这个问题。我孤独,因为我在生活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嫉妒他人,我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我孤立自己,虽然我结了婚,虽然我有很多东西,我还是孤独。自我中心的行为必定会带来孤立,带来彻底的、空虚的孤独。所以我们用尽办法来逃避孤独,这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你知道,宗教提供了精心构建的逃避体系,这些体系无一例外都是由思想造出来的,思想造出了我们的宗教,思想造出了我们的冥想体系,思想造出了我们的社会工作;同时,那让人绝望的、极具破坏性的、骇人听闻的战争也是由思想造出来的,还有杀戮动物等行为,都是由思想造出来的。
  现在,你作为人类的一员,当你意识到孤独感是构成痛苦的要素,你怎样来面对它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能量消耗在自我中心的活动里,这些自我中心的能量从根本上阻碍了所有能量的流动,这就是孤独。当我感觉孤独的时候,我就把能量用在各种各样的逃避上一一用在琐碎的、荒谬的、残忍的行动中,用在所谓的精神活动中。把能量投入这些活动支撑了我,但是我感到孤独,孤独阻碍了所有能量的流动。当能量不被用来逃避,能量就能够聚集。当你不再逃避,你就有了热情,真正的热情。热情有很多种:成为伟大人物的热情,变得更好的热情,改进的热情,变成某种白痴的热情。
  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逃避,无论多么精巧的逃避,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还是意志坚定的逃避,都不可能解决问题。相反地,逃避加重了问题,你为了逃避而采取荒谬的、失去理性的行动。如果你不逃避,你看到了逃避的真相,你对它有了洞察力,那么所有的孤独感就随之消失了,而热情也随之而生。你知道吗,热情的根本意思是痛苦。这有点奇怪,不是吗?如果你痛苦,并且你不逃避痛苦,有花样百出的逃避方法,而你不用任何一种方法来逃避痛苦,那么痛苦就转化为热情。
  我们一直在问,我们为什么痛苦。除了孤独,我们为什么痛苦?因为自怜自艾?你知道什么是自怜自艾吗?它是组成痛苦的要素之一吗?自怜自艾是自我中心的另一种形式:你的生命如此美丽,而我的不是。你如此灿烂辉煌、声名显赫,而我什么都不是,我的生命卑微琐碎,我的生命好像赝品一样。通过比较度量,我觉得我是劣等的,并且因此自卑,这就引起了痛苦。现在,心智,就是说思想,作为度量的思想可以终结它自己吗?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自怜自艾了。
  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循环里,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空间里
  还有什么因素造成了人类生命中的痛苦?我需要爱。我爱你,但是你不爱我,我想要从你那里得到多一点爱,我必须要得到你的爱。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爱我的人,除了你再没有别人了。除了你,我对所有人关闭了心门。我的心只向你敞开,但是你却转向其他方向。难道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你身上吗?你的生命虚度在悲哀、苦难、愤怒、嫉妒、挫折之中,因为你坚持要走那一扇门!于是你发现没有人爱你。我不知道你是否思虑过这有多么可怕,没有人爱你。你感觉没有人爱你,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你曾经注意过生长在路边的鲜花吗?它是多么美丽,它是多么芬芳。它绚烂馥郁,它从来不要求你去看它,它从来不要求你去闻它一一它就静静地生长在那里。我们人类却有这种机械性的思维,它说,“我必须被人爱,我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或者“我必须要爱你”。感觉没有被爱也是造成痛苦的因素,不是吗?所有特定的要求,都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而要求与他人建立关系,不是吗?这样就扼杀了爱。只有消除了痛苦,爱才会发生。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循环里,爱不可能存在于痛苦的狭小空间里。
  (摘编自中国长安出版社《面对危机中的世界:克里希那穆提系列演讲》一书)
其他文献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飛往上海的飛机上。正是长途飛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了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
期刊
一个“棱镜”计划意外泄密,使得“窃听”再度成为全球新闻热词。  如电影《窃听风云》所云,窃听无处不在。  究竟是什么培育了窃听的土壤,  窃听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水门事件:开启窃听之门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一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
期刊
1935年7月28日,是张乐平創作的最知名角色“三毛”的诞生之日。78年来,人们通过《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熟悉三毛。但你可能不知道,早期漫画中的“三毛”,曾是“出身”上海中产阶层的“城市坏孩子”。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作品中,“三毛之父”张乐平为何让“三毛”先“从军”后“流浪”?这些,都与这个“人物”牵扯的时代有关。  早期漫画中的三毛:上海中产阶层出身的“坏孩子”  1935年7月28日
期刊
在韩国,使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的是李健熙。自1993年以来,他在三星实行的每天7点上班4点下班的新工作制改变了整个韩国的日常作息时间安排,而在2003年他又率先推行了5天工作制,此举亦成为韩国人的新习惯。  韩国社会流传着一种说法: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三星已成为韩国的产业标杆和国民骄傲。>李健熙并不是父亲眼中最初的接班人选  1938年,李健熙的父亲李秉哲以3万韩元投资成立“三
期刊
陈通明《宁夏社科院副院长》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全,提高了人们处理很多事务的便捷性,但不少人成了“手机控”,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玩手机,对自己的社会交流、精神世界都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机功能再健全,也只是一台机器,和人的交流、与人建立各种关系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社会资源,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在使用手机方面,每个人应该自律,不要让机器凌驾于自我之上。  章友德《上
期刊
老子說:“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就是說,我这个人与世无争,尤其是争名夺利的事我绝对不干,  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没有什么人能够和他争。  因为你想和他争,他說我不争,你要争名和利,那么名和利就归你。  但是我对“道”的体悟归我,你抢不去:我的学问归我,你抢不去:  我的人格归我,你抢不去:我的水准归我,这个你抢不去。  所以一个真正有自信心的人,是不愿意和人争名夺利的,  他是不愿意蝇营狗
期刊
记得有部挺火的日剧《派遣员的品格》,对“工作”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工作,就是活在当下。我们都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时未能遂愿,工作也是我们当下安身立命之所,毕竟我们大部分人得靠薪资养活自己,而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也需要更勤奋的打拼。然而《讲刊》二月号封面专题中那篇挺短的文章一一戴森的《活出生命的每一天》,却给出了更具智慧的一番劝解:在生命这场不断抛掷五颗球的游戏中,工作是唯一一颗橡皮球,即便
期刊
建设文化强国,要照亮中国当代的文化大家和文化经典。  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文化界、学术界、艺术界,都有一些学者、艺术家长时间在埋头研究和创作,他们脚踏祖国大地,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在他们中间,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他们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在他们中间还可能会产生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和反映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学派。这是时代的呼唤。  问题在于,我们要
期刊
2011年2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伦理学家万俊人在“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谈“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反过来,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公平。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说,让公民尽可能公平地分享,或者尽可能普遍地去分享一种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幸福,这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欲望从来没有一个终点,他不知道巡回地安排他的欲望和他的追求  什么是幸福?一万个人会有一万
期刊
我对幸福的看法就是,你不但自己要感觉幸福,而且能够使和你一起共事的人都感觉幸福,这是更大的幸福。由于我年龄越来越大,所以还有一点对老年人的特殊感觉,就是有你惦记着的人,有真正惦记着你的人,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追求的过程和达到目标后的愉快,都会让我感到幸福  我们每个人由于年龄、性格、阅历、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幸福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后来变成了一个企业家,那么什么事儿能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