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 联系 质疑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文言文在中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一、引言
  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为了发掘我国古代文化宝藏,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以说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发掘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而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往往采用串讲式教学,存在窄化教学内容、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等弊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下面我就从文言文的内容特点和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熟读法
  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文言文教学是讲得多,读得少,显然不是效果最好的办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1]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直至能背诵,牢记于心才能增强语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重点句、难句更要反复读,用心体会,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对文章内容先要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句段,不必急于求解,暂且放在一边,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词义,求得大致的含义,或者自己进行猜测,以意会之,等日后求得老师的指点,再进一步求得理解。其次,要借助于文本的已有注释和“课文导读”,疏通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轮廓。例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说明文重点了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事物特征;议论文则要掌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材料及论证方法。这是阅读的第一层次。
  三、联系法
  联系是在熟读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求得更深理解的阅读方法,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是对阅读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联系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新旧知识的联系。阅读中,不能孤立地读,要充分利用已有知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联系,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同时代或同作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读。这类作品因为时代相同,或作家相同,它们在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及文章风格上基本接近或相同,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第二类是与同文体、同风格的作品联系起来读。这类作品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可以借鉴和比较。第三类是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联系。这类作品因时代差异或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在文字运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变化和差异,阅读时可加以对照、比较、分析和判断,从中找出规律,得出比较正确的理解。
  2.上下文的联系。“一篇文章就好比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有自身完整体系,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3]阅读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理解,要从整体上去感知、领悟、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主旨。在阅读过程中,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难句、难段,也可暂且放下,等疏通了文章的情感脉络、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其难句、难段也就不难了。
  3.时代背景的联系。其实每一部(或每一篇)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它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和作家头脑里的主观反映(无论是现实派还是浪漫派)。作家不可能,也无法写出超时代、超现实的纯文学来,只不过是不同作品表现的角度、手法和形式不同而已。有些从正面反映,有些从侧面反映,有些表现得比较显露,有些则比较委婉,但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影响。同时,作品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表露。俗话说:“言为心声。”作家的思想感情、政治观点,总是从作品中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作品中总能找到作家自身的影子。因此,阅读时对时代背景、作家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只有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例如,在教授柳宗元《小石潭记》时,要先让学生了解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来排谴内心的愁闷,只有了解柳宗元当时所处的环境,心中的凄苦,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和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又如曹操的《短歌行》,如不了解三国时期的战乱,不联系他赤壁受挫,壮志未酬、难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心情,是很难读懂他那慷慨悲凉的诗句的。同样,不了解东晋时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政治上的浑浊,就很难理解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乐趣。
  四、质疑法
  它是对文章的内容、字词提出疑问,得到求证的方法,是一种跳出注释、跳出教参进行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思维进行辨析的过程。它是联系的更深层面,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南宋学者陈善在谈到读书方法时,就强调读书必须懂得出入法,要“见得亲切”、“用得透脱”。“见得亲切”,就是要用心读,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要懂得古人的用心处,不是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去辨析、判断,把握文章的观点和主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文章的韵味和其中的妙处,才能激发出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质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主题思想的质疑。比如自己读了一篇文章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照他人的观点,进行辨析,然后得出新的结论;或是另辟蹊径,寻找别的结论。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应妄加否定,而应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就很开阔。另一方面是对文中的字、词、句提出质疑。这是求得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重点,也是掌握文章主题的基础。词句质疑,是对异义词和重点句进行辨析,联系上下文,反复领会,不能轻易放过任何字词或句子的牵强解释。如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学生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他们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以上文言文教学三法正是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4]的原则,相信它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
  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掌握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就能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充分引导学生吸收文言文这份珍贵遗产,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贯之.朱熹之学[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2]苏轼.苏东坡全集[M].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
  [3]刘瑞才.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
  [4]杨湘颖.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J].教育,2004,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作文程式化产生与日常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指导中过于强调技巧,轻视自由写作;写作方法指导过于单一,训练过程随意;学生的生活视野狭窄,感悟不深。学生作文思路有效拓展的主要途径是:充实生活,创新思维,敢于想象。  关键词: 作文思路 反思 创新思维 想象    阅过中考作文的老师时常有这样一个共识:有特色、有个性、有亮点的出彩作文固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一批批程式化的文章。翻看一篇篇烫手的
宁静的夜 杨锦炎 制作  作者前期在宁静的夜空下为自己的画面构图寻找到一片非常美的杜鹃花作为前景,中景的瞭望台可以视为画面的主体。遗憾之处是曝光不足,画面灰暗,星轨不突出。我后期的制作思路是在Camera Raw插件基本界面中调整图片的曝光,让曝光正常,再通过渐变工具,调整图片的天空让天空位置呈现蓝色调,然后进入到PS中通过曲线渲染图片高光让高光暖色调更鲜明,使图片整体在视觉上呈现冷暖对比色调,在
摘 要: 小说《青铜葵花》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一部力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试图从人性美、悲剧快感两个方面探究《青铜葵花》的撼人魅力。  关键词: 《青铜葵花》 人性美 悲剧快感    《青铜葵花》延续了曹文轩小说一贯采用童年视角与乡村记忆的特点,以人民公社化时期纯朴、落后的农村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两个农家少年经受苦难的历程和各自显示的风度。七岁的孤女葵花被十一岁的哑巴男孩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关锦鹏导演“上海怀旧”题材相关作品的解读,论述关式上海所呈现的人物谱系和城市版图,并非还原,而是一种重构,以某种阶层的丰富性取代了城市生活本有的多样性,是一种建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层面上的幻象。  关键词: 香港文艺片 上海怀旧 关锦鹏    作为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的以城市命名的电影单元,毋庸置疑,香港电影更多植根于岭南文化区,然而香港在银幕上的它者形象,却屡屡被香港电影人构建为
【作者简介】刘亮亮,男,江西吉安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2014年5月16日上映的新片《归来》(COMING HOME)是导演张艺谋在文艺情怀上的“归来”之作,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质朴、洗尽铅华。  一、“和解”前的不顾一切:回到这头的家 在物理意义上,陆焉识想要回家,回到妻子冯婉瑜的身边,这是“归来”的第一层含义。  打成右派发配远方的陆焉识,作为丈夫、作为父亲,
摘 要: 王安忆在其小说《长恨歌》中,以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墨感性地描绘出一幅具有诗性美的日常生活风景图,通过对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寻找与发现,从中体味其审美特征。本文从时代因素、作家的创作理念和女性观出发,力图揭示她的这种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长恨歌》 审美风格 形成机制    王安忆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面,更牢固、更广泛地掌握知识。教师科学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教学,能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提高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地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强化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比较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比较方法 运用    所谓比较法教学就是教师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
摘 要: 文学作品多是按照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理解描写女性,女性与男性常呈现“奴性”和“人性”的存在模式,关汉卿笔下的婢女燕燕毫不妥协于封建尊卑等级的社会次序,努力为自己的“人性”抗争终获成功,本文就此形象从“奴性”到“人性”的抗争,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关汉卿 《诈妮子》 燕燕 婢女形象 文化意蕴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其现存的十八种作品以女性为主角的就有十三种,
摘 要: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认为,需从以下三点着手:调整传统档案工作思维观念,适应学院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站和软件管理系统;发掘高职学院教育的信息资源,推进档案理念和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书档案工作 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档案管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院教学与管理等诸多部门
摘 要: 本文作者观摩《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公开课后,针对执教老师犯的两个错误,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辨析。  关键词: 大运河 开凿时间 流向    我近日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执教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都得到有效的落实,赢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培养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