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探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逻辑性过强、枯燥的特点使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这对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视角对中职数学教学重新进行了审视,然后总结出了一些能够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为基础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对当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数学基础较差而对数学持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数学教学与未来岗位需求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中职学校数学“函数的图象”一节为例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
  1.从职业能力视角审视中职数学教学
  (1)从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精确性角度进行分析。从抽象性的角度来看,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主要指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脱离学习对象的束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本质上。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了解数学的抽象性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在生活中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从严密性和精确性的角度来看,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主要表现在思维要服从严格的逻辑法则,分析问题要严格准确等方面,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开发智力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良好的办事风格和严谨做人的品格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2)从数学的思维特征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个体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类型,而数学在培养个体的这两种思维方式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主要原因就在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结构化、形式化的特殊符号,从而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将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与当前中职学校所提倡的“以人文本”人才培养观不谋而合,从长远角度来说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无害的。
  (3)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具备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而数学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以其形式化和简约化的特点成为当前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搜集和整理网络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过程的整合,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有效措施。整合之后的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新需求。
  2.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要明白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已经成熟,具有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强调“教”,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根据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当下的问题。从职业能力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未来就业之后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才能够充分适应岗位需求,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充分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
  (2)基础性原则。体现职业能力培养水平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原则,即数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各行业的岗位需求,除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之外,其他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数学要求其实就集中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因此我们要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工作生活中,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才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
  (3)实践性原则。要使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那么实践性原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也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学生就可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
  3.中职数学教学实践分析
  为了能够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笔者在进行“函数的图象”一节教学时以相关原则为基准,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能够用耐心和智慧去启发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在“函数的图象”一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在容量、难度、取材和排序上都充分地考虑到了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例如,在讲授描点法作图的步骤时,笔者是从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学习过的一次、二次函数入手,让学生在复习之前知识的同时掌握一般的作图规律。其次,在教学的导入上笔者选择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图片、动漫的方式来导入教学,甚至会将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极大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最后是课后作业的布置。笔者没有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强制性地布置一些卷面作业,而是要求学生课后自发形成兴趣小组,在下一堂课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汇报。
  (2)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随着对数学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如知识构建主义、问题驱动法、自主探究等都参与其中,对此笔者选择的是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掌握“函数的图象”相关知识解读,笔者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印象,在教学的后期阶段笔者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科学探究能力。总而言之,各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优势,但是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将其搬到教学实践中,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够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及专业文化的渗透。上文中笔者已经论述过相比于深层次的数学知识而言,基础性知识对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再过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延伸上,而是浅尝辄止;更多是向学生灌输数学思想及专业文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图象”一节教学时,笔者没有大谈特谈相关的理论研究,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通过科赫雪花的形成来向学生介绍几何原理,让学生对极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初步的了解;将函数图象与体温曲线、心电图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相关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 莹,王丽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3).
  [2]姜文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
  [3]孙红艳.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 2010,(29).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提升初中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最终目标。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氛围和谐愉快,教学活动新颖独到,对学生的学习大有帮助,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一、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兴趣教学  极具新颖性的教学内容能够给学生“眼前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学生除知识储备之外的其他品质非常必要。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心理、生理和身体的多重体验和锻炼,对发展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等良好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的结合为契机,对拓展训练加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和实施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
摘 要:提高中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应从教师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应注意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应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参与新课改,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5  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一直思
摘 要:数学学习的过程需要借助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及体验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获取鲜活真实的数学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15  一、总结生活经验,提高认识水平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知识现实性比较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唤起学生已有的
目的探讨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择该科室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急性期脑梗死12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n=60)和静脉溶栓组(n=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的农民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但有些孩子却成了农村的“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用“爱”的行动感染和转化留守儿童,用“爱”的行动赏识留守儿童。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爱;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一、用“爱”呵护留守儿童“敏感”的心灵  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存在的现状是:生活上,由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