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审美调查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的促进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公众审美调查能了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为提高审美意识,对艺术品进行收藏。集中表现为收藏队伍规模扩大,普通大众开始收藏艺术品,带动人们投资艺术品收藏,专题收藏、珍品收藏、收藏品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收藏品拍卖会得到平稳发展。
  【关键词】公众审美调查;艺术品收藏;平民化;专题收藏;珍品收藏
  引言
  在艺术品收藏过程的,人们的目的和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收藏艺术品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有人是为了投资,也有人纯粹是出于提高审美意识的需要。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公众审美调查是推动人们收藏艺术品的重要动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拓展人们的兴趣爱好,促进艺术品收藏平民化。文章将探讨分析公众审美调查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加深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能够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和公众审美意识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一、公众审美调查概述
  为了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课题组成员对公众审美情况应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引导人们对艺术品进行收藏,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加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通过调查分析,能了解人们艺术品收藏的基本情况,然后就艺术品收藏平民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社会现实存在隔阂,不太关注身边的艺术形式。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爱好艺术品收藏,但他们忽视公众审美调查在推动艺术品收藏方面的促进作用,对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足,不仅影响对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还对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更好收藏和欣赏艺术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今后在教学和日常学习活动中,要认识这些问题与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艺术品,推动艺术品收藏的平民化进程。
  二、艺术品收藏平民化概述
  在人们审美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艺术品收藏平民化趋势也逐渐增强,越来越的人开始收藏艺术品,并且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具有自身显著特点。
  (一)动机。艺术品收藏是人们的日常爱好,人们收藏的动机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参加中介机构活动,了解和参与艺术与市场的各项活动之中。艺术品有着自身的显著魅力,它以陈列、展览等多种不同形式和途径,吸引着人们欣赏和收藏。引起人们收藏兴趣的是作品本身的魅力,它能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愉悦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愉悦感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使人们对艺术品产生占有欲望,从而对艺术品进行收藏。另外,一些人在收藏艺术品的时候,也可能是出于提高自己的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的需要,或者纯粹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对艺术品进行收藏。
  (二)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更多人加入到艺术品收藏行列,从而导致艺术品收藏呈现平民化趋势。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艺术品收藏日常活动,在收藏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的驱动而产生强烈的收藏艺术品的驱动力,并且对某些艺术品产生兴趣之后,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收藏该产品,即使发现这些艺术品的概率非常小,但他们会努力寻找这些产品,具有坚持性特征。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艺术品收藏行列,艺术收藏的大众化和平民化特征也日渐明显。
  三、公众审美调查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的促进作用
  艺术品收藏是很多人的一种爱好,同时也展现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品味。随着公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艺术品收藏平民化趋势逐渐增强。同时,公众审美调查对艺术品收藏平民化发挥着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收藏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最为显著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艺术品收藏行列,尽管人们在对艺术品进行收藏时,他们的考虑和目的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为了投资,有着是出于兴趣与爱好,有的是为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但不管出于何种考虑,通过公众审美调查课程教学和日常调查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该行列,收藏队伍在进一步扩大,这样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还能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推动普通大众收藏艺术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艺术品收藏是上流社会人们的活动,普通大众对艺术品收藏不重视,上层社会的人在工作之余,为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和收藏。随着公众审美调查课程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门课程内容,对艺术品收藏有一定了解,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出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而收藏艺术品,因此,艺术品收藏的大众化趋势逐渐明显。同时,在公众审美调查这门课程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品收藏有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掌握基础知识,对艺术品进行收藏和鉴赏。
  (三)带动人们投资艺术品收藏。在收藏艺术品的目的和动机中,很多人是出于投资考虑而对艺术品进行收藏。投资方式有短期、中期和远期三种不同方式,对艺术品的价值、升值空间都要进行综合全面考虑,然后分别采取不同形式的投资方式,从而获得更为深入和长远的考虑,提高收藏品艺术价值,取得更好的收藏效果。
  (四)专题收藏逐渐成为主流。在艺术品收藏过程中,人们的观点是没有什么不可收藏的,收藏品的范围广,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例如,书画、瓷器、玉器、印章、邮票、连环画、书标等,收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能有效满足人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推动收藏品种类变得更加丰富。统计显示,目前专题收藏大约有500多项,分为鉴赏型、怀旧型、投资型等,每一类包含不同作品类型,各有自己的特色。
  (五)珍品收藏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公众审美调查教学的开展,人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收藏品味和收藏档次。因此,那些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珍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成为艺术品收藏的新领域。例如,新疆的白玉价值昂贵,鉴赏困难,以前很少有人收藏,随着中产阶级崛起和很多收藏家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白玉收藏行列,将其作为一种珍品进行收藏。
  (六)注重收藏品研究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在收藏艺术品的同时,要想提高自己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要将产品收藏上升为学术研究高度,这样才算得上是美的升华。可以对艺术收藏进行钻研,撰写论文,出版专著,还可以担任收藏老师和鉴定师,并可以去学校讲课,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做学问,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艺术鉴赏水平,还能促进艺术品收藏的健康发展。
  (七)收藏品拍卖会平稳发展。随着加入艺术品收藏行列的人越来越多,古玩市场和拍卖会更加平稳,再加上国家法律进一步完善,市场诚信体系不断健全,收藏品和拍卖会取得平稳快速发展,影响力在进一步扩大,推动更多人加入艺术品收藏行列。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公众审美意识增强和审美能力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收藏的平民化趋势逐渐明显。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公众审美调查提高还能促进艺术品收藏平民化,让更多观众参与艺术品收藏活动之中,提高公众的审美意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因此,今后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公众审美调查的教学工作,让更多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内容,促进艺术与公众艺术品收藏实现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好推动艺术品收藏的平民化。
  参考文献:
  [1]吕胜中.公众家庭审美调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J].注目,18-23
  [2]蔡国声.当前上海艺术品收藏市场及其前景探析[J].上海工艺美术2010(3),10-11
  [3]刘心亮.古玩艺术品收藏现状与前景浅析[J].艺术市场,2004(9),8-9
  [4]黄文.我国审美文化与艺术社会化现状及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8), 182-183
  [5]刘娜.艺术品收藏行为分析及应用[J].艺术教育研究,2015(1),26-27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李斯不但是一位文学学家,为小篆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书法家,他写的字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蒙恬笔经》说:“斯善书,自赵高以下,咸见服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李斯的小篆艺术仍是以曲为美,行笔自然舒展,飘逸飞动。那些优美多姿的曲线,或如“景山星云”、“鹤望鹏逝”,或如“江海淼漫”、“游鱼得水”,充满了律动。  【关键词】李斯;书法家;小篆  李斯(约公元前28
期刊
一、“厦门讲古”发展及保护现状  “厦门讲古”由来已久,在清道光年间的《厦门志》中就有记载,它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口传文学,在厦门、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及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大受民众欢迎,在清末民初“厦门讲古”的鼎盛时期,单是岛内就有讲古场五十多处,后来由于受战争、文革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厦门讲古”几起几落,但仍一直流传于民间并未消亡。改革开放以后
期刊
【摘 要】当下正在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者是立足与乡村的艺术实践,在方法和目的上都或多少是在意识形态的薄弱环节,追求再造乌托邦。而抛弃了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批判,在空间上重新定义现实,才能够为不同方式的行动的介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揣想什么样的现实情境都必须重视差异、偶然性和多样性这一基本起点。本文试图从米歇尔·福柯所提出的异托邦(heterotopias)的概念入手,谈到在艺术实践中与以往并不真实的
期刊
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障碍的主观因素  1.中医理论的神秘性。解读一种文化,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理论,然后才能够更较深入的认知。比如文学,字,词,句,表达手法等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中医理论的构成有些是神秘的,我们看不见的,不可理解的。例如中医的基本理论“精气学说”。中医认为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运行全身,濡养脏腑,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那么精和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不可见的,所以中医的
期刊
杭州城外,钱塘江口,潮信阵阵而至,巨浪拍击在江边的礁石上,声势甚是宏大,不负“天下第一潮”的盛名。一名年纪约摸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一块巨硕的礁石上,眼望着潮水,怔怔地发呆。少年名叫欧阳清,祖上本是开封人氏,父亲是布商,无奈北宋军力不振,致辽国入侵,举家南迁的欧阳家又恰巧碰上了战败流窜,目无法纪的小股宋军,结果乱兵看上了欧阳家的丰厚身家,非但洗劫了一并金银细软,还杀害了欧阳家男女老少,主仆俾侍凡四十余
期刊
【摘 要】海明威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他是现代荒原上的斗士,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流传,他的战争小说在悲剧美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他的主要战争题材作品包括《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其中,《永别了,武器》这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中通过爱情与战争的描写,借助一些自然环境对气氛进行烘托,展现了一种因为战争导致的家园破败,亲人无觅的悲剧美感,战争不
期刊
【摘 要】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基于生活的,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悟。以不同形式来表达.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可能是最平凡生活的真实再现,只要顺应自己的真实情感,达到自己所认为的那个“清新脱俗”就可以了。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和一直在鼓励的“思想解放”,于是艺术也便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加广泛.。只要有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思维方式,那么,生活还是生活,艺术还是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  【关键词
期刊
唐朝,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独领风骚。唐朝人才辈出,许多著名文人、诗人、画家,他们都有着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唐朝政治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给艺术家们创造了自由,广阔的发展创作空间。唐朝的诗人既精于诗,又工于乐曲;把诗歌创作出了各种体裁与形式,将诗歌与乐曲完美的融合,使诗歌的节凑随着感情的节奏而起伏变化。而唐代建筑像诗歌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将它们转化为具有空间立体感与节奏感的
期刊
【摘 要】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它是特定区域的生态地理环境、民俗民风的具体表现。河西走廊多样的地域环境、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是建构和发展河西走廊地域性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础,也是决定艺术家风格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河西走廊地域文化;山水画  一、河西走廊地理特征对其山水画的影响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之间,长约9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传统的中国文化方面来切入,讨论中国文化与中国画的内在关系问题,我国国绘画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造型与中国的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文化特点,这些是西方绘画中不会有的,这也是中国特点的民族性的文化品格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画文化品格; 笔墨; 诗书画印  如何扭转当今中国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和浅薄?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中,如何保持并发展中国画的本体特征?人们从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