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过去30年大众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董事会一看人员名单就蒙了,也没增加多少人啊,为什么办公室的位置不够用呢?”负责公司人事工作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说,因为暑假到了,公司内又来了新的实习生。
  位于北京使馆区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部常年都有60个左右实习生,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总部及其他国家的学生。从前年开始,大众也在中国启动了“培训生项目”,在各大学公开招聘实习生。
  大众中国在职业培训上的投入不止于此。1986年,刚刚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就启动了同济大学师资及汽车工业人才奖学金项目,选拔国内汽车人才赴德国院校和大众汽车公司进行为期20个月的培训。其后又与吉林工业大学及清华大学开展了类似合作。此外,大众还与一汽技术高校等几个技术学校结成战略伙伴,为合资企业培训技术工人。
  
  但实际上,作为一家德国企业,大众在中国可以做的“职业教育”也远不止这些。与中国不同,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双元即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承担了比学校更重要的培训责任——因为学生在企业的时候比在学校还长,学校学习只是企业培训的补充。正是这套体系支撑了德国工业的发展,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但30多年前大众刚来中国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学校合作,只能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建立内部培训中心,边学习边实践。在中国,只是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中等职业教育入学规模才逐步上升。而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只有25%的学生接受普通教育。
  更重要的是,德式“双元制”仅靠企业和学校是无法运转的,德国工商协会和教育部在 “双元制”体制中起组织者的作用,不仅负担一部分培训费用,还负责制定企业的培训大纲、培训过程的监控,以及最后的考试和证书发放。德国有30%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实训包括企业内学徒培训、企业间学徒轮岗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各企业间进行合作,还可以使各自的学徒互换实训,弥补彼此的不足。
  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成熟体系,先行者不仅要自己摸索路径,独自投入培训费用,还不得不与没有参与进来的企业共享成果。张绥新半开玩笑地说“外面的猎头公司都知道,要找技术人员,没有比大众更好的地方。”但他强调,这正是大众过去30年在中国做出的最大两个贡献之一:“大众进入中国30年,也经常有人会问,大众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我认为大众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不仅仅是通过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为中国带来的生产技术和车型,我们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是通过桑塔纳的国产化,真正在中国开始建立一个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大众给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汽车人才。”
  
  《商务周刊》:大众是中国汽车工业最早的合作伙伴,在这30年中,大众如何为自己培养技工人才?
  张绥新:在最初阶段,我们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采用的是从德国带过来的“双模培训体制”。技术工人从外面招来后,一方面是上技校,同时也在企业内部接受培训,目前大众生产线的技术工人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后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也逐年发展起来,我们又把这个模式略微改了一下,就是与当地一个或者是几个技术学校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在长春与一汽技术高校的合作,我们对教学提出要求的同时,给学校提供模具和教学设施资助。
  技校一般都是三年学制,我们在学生学习两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到学校考察,根据需求挑选一批优秀的学生,到第三年开始进入企业,按照我们的要求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最后进行阶段性考核,根据我们的考核标准把他们吸收到企业里面来,现在这个学校的录取线比一般大学还要高。长春,上海的这种体制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南京和成都两个新的地方也正在开始建立。
  三年前,我们还启动了一个与同济大学的合作项目——“大众汽车教育基金”。因为大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一般比外面的工业实践落后,即便德国最新出的教材也是晚3—5年。这个合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我们会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考核,对于优秀学生我们会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资助,帮助他做一些中期实验等项目,同时也给他提供在我们公司实习的机会。实习一般是三个月,实习完了以后在第四年我们就开始给他提供一些项目,如上海大众的“预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等。
  
  《商务周刊》:这种项目的培训内容是怎样的?
  张绥新:“工程师培养项目”中都是生产、研发等很实实在在的环节。我们对这些学生的培养一般是一对一的,安排一个有经验的导师,然后花三个月研究一个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料、实验室,在三个月结束的时候拿出报告。像这样的学生一进企业马上就可以干活,因为他对企业比较熟悉了,对环境和工作流程也熟悉,甚至已经认识了许多人,能够马上就融入公司。这样既培养了后备力量,同时解决了刚才说的基础教育问题。
  
  《商务周刊》:这些学生能够全部留在大众工作吗?人才流失是否会给大众的培训造成影响?
  张绥新:我们是在实习期结束以后,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将需要的学生吸收进来。虽然一般只有一半人留在大众,另一半另谋高就,但我们认为这是对社会的回报和投资。
  人才流失是肯定无法避免的。有一件事让我体会很深。我今年8月去上海参观了上汽的临港工厂,就是上汽的荣威生产厂。我最大的体会是,从工厂布置、整洁程度、质量管理的节点等各个方面,我一看就觉得这是大众工厂。员工说陈志鑫(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一定要达到大众的标准。为什么?因为陈志鑫在上海大众工作多年,做过上海大众的总经理。
  还有一次,商务部的官员去南方调研汽车零部件产业,回来后讲:“张博士你要小心了,我见那么多的零部件工业总经理,十有七八是大众出身的,你们的人员流失很严重啊。”我说我不担心这个事情。第一,我们还有足够的人才,而且我们也在不断培养新人;第二,这些人出去是为中国汽车工业做贡献,而且他们有许多是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厂商,如果一个零部件厂商的老总是大众出身的,他对大众的文化、要求、标准更容易理解,也更好为我们服务,这不是一个坏事。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界许多高层或多或少有大众的背景,这也是大众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贡献。
  
  《商务周刊》:南北大众生产的产品都是逐年升级,如何对企业内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新的需要?
  张绥新:每次新的车型、新的技术都需要相应的培训,否则只给图纸的话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在这个方面做的最大的两个工程,一个是为上海大众培养研发骨干,我们当时选拔出40名优秀的年轻汽车工程师送到德国大众研发部,进行了三年在职培训,就是在大众研发部的不同部门实实在在参与研发工作,进行在岗培训。这是一个投入几亿人民币的项目,效果也非常好。这40个人中还有36个人在上海大众的研发部门,这是我们的财富,我每次去上海都问一下还有多少人在,他们是上海大众研发部门的核心。
  另一个是一汽-大众前年做的一个项目,挑选30个优秀的后备管理人员,财务、营销、质保等各个部门都有,在同济大学做了一年多的德语培训,然后到德国在岗培训了一年,现在也都已经成为一汽-大众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
其他文献
中国人都知道“鬼斧神工”这个词,那是形容木匠的手艺是何等的不同凡响。可是当年庄子讲的真实故事却一点也不传奇: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叫梓庆。他能制作精巧的木器,人们看了都非常佩服,不相信这是人能做出来的,好像出于鬼神之手。“鬼斧神工”这个词由此进入中国人的词典。  鲁国的君主也连声叫绝,特地问梓庆:“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它的?”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鲁国的君主听他
期刊
柯达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也不缺品牌,缺乏的只是胆识,或许还有一些运气。    在胶片行业突然降临的大雪崩中,原本端坐山巅的柯达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摔得遍体鳞伤,如今已是奄奄一息,许多人甚至断言它很快就会相当悲惨地了其一生。不过,经过数年痛苦重组之后的柯达似乎正在逐渐恢复肌体的活力,尽管面容苍白依旧。  柯达公司预期,2012年前其营业收入平均年增长将达到4%,如果扣除重组费用,今年该公司有望实现4
期刊
出生于1980年左右的新一代已经学会站在前辈肩膀上接过商业大旗    李浩:易才集团总裁    200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在校期间即不断尝试各种创业。毕业后曾在卓越网和智联招聘工作,2003年从后者业务中剥离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业务,成立易才集团,担任总裁一职至今。截至目前,易才集团拥有70家分公司,200多个网点,是国内实际经营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并计划于2010年上市。    不
期刊
《商务周刊》:从新华商的成长史来看,由牟其中到唐氏兄弟再到最近的黄光裕等,不少名噪一时的企业家均如流星一现。这一过程中伴随的有几次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浪潮,您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    吴晓波:1993年的国企改革,从放权式的体制转换阶段进入了“重点扶持、其余放活”的结构调整阶段,同时深刻影响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路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一种新的“国退民进”战略,即国家资本从完全竞争领域大面积退出
期刊
《商务周刊》:我们注意到,今年4月中国美国商会首次将政府采购方面的内容专章列入自己的年度白皮书,其中对中国的政府采购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问为何在今年的白皮书里重点强调了政府采购?  柏迈高:过去几年间,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增长令人瞩目,中国政府消费的构成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已从单纯的商品需求延伸至对服务和工程的需求。未来,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无疑将继续扩大。而在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推出的经济刺
期刊
ABB正积极用更少的资源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动力    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危机也能带来机会。今年,ABB计划在中国投资1.5亿美元,主要用于对其27家在华企业中的7家进行新建或扩建项目。“我们不想因为当下的金融危机而浪费掉任何发展机会。”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睿思对《商务周刊》说。  作为这个“冬修水利”计划的其中一项,8月25日,ABB举行了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新的
期刊
《商务周刊》:您认为,在中国企业能力普遍弱于欧美企业的情况下,中国一旦加入GPA,中国企业是否面临不但不能进入欧美的政府采购市场,而且有可能失去国内阵地的局面?  朱森第:我有这样的担忧。中国加入GPA是当初中国加入WTO时承诺的一个条件,而这一协议的目的就是开放本国的政府采购市场。    虽然GPA强调成员国间对等开放和公平竞争,但在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普遍劣势的情况下,一旦开放我们的市场,很难实
期刊
这是一个“浪花淘不尽英雄”的时代。格兰仕从2008年开始向全球139个国家全方位突击,72岁的梁庆德坚持,OEM本身只是一个在制造企业中的商业工具;工程师出身的尹同跃也说,他这一辈子的人生规划永远是“把奇瑞做大做强”;同为“海归”,擅于沟通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觉得自己是在一个没有刹车体系的高速列车上,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一心要当职业经理人的标杆;“小年轻”李浩则认为,把中国传
期刊
《商务周刊》:今年上半年,奇瑞共销售21.1万辆,居本土品牌第一,但是同比增长仅仅只有5%,接下来奇瑞是否能有所改观?  金弋波:同比增长少,主要是由于出口的限制。比如我们在乌克兰,以往一个月能卖5万辆车,现在一个月不足1万辆,但我们仍然是自主品牌中出口最多的。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42万辆,上半年的这一业绩我们是基本满意的,我们预期下半年会更好。2005年、2006年、2007年这三年我们做了
期刊
在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书中,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成了圣杯的最终埋藏地。自竣工后,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入口引发了人们的无数想象。  今年92岁高龄的贝聿铭一生设计了无数经典作品: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为他赢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1979年落成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为他带来了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1989年,他进行了扩建卢浮宫的设计工作,这是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