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不仅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界定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析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作用,提出提出了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教师隐性知识;知识共享;模式
知识共享属知识管理学范畴,知识管理是国际管理领域成功运作的一门全新的实践管理科学,其概念与思想在1998年伴随着知识经济传入我国后,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中教师知识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知识共享是通过知识单向、双向或多向传递,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实现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知识,以及知识被共知和共用的过程[1]。
隐性知识也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高校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教职员工个体和高校内各级组织(团队、部门、学院、高校层次等)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传播交流与共享、不易被他人所理解和掌握、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在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高校外部有效获取的同类型知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而有关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直到最近才被引起广泛关注。怎样管理和使用教师可贵的隐性知识资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和教师群体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
1. 教师隐性知识的界定
从知识管理研究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将教师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知识。教师的显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能够清楚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与教师专业、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学科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高校教师(教授、专家、学者)的隐性知识主要指他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未公开的(隐藏在其个人大脑、思维习惯和行为过程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工作技能、心智模式,以及个人经验、心得体会、灵感直觉、价值取向等。学生的隐性知识主要只指他们各自学习和科研的方法、心得,以及生活感悟、价值观等。教师隐性知识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即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以及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教学过程中的隐性,主要包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心得及经验等;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思维方式、灵感直觉、研究方法与途径、未公开的研究感悟等;为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个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教学过程完成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科研过程完成的是研究社会难题的任务;而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活动更是通过直接的方式服务于社会。三个过程之间不但存在着知识的转化,而且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也是学校知识向社会转化的过程。
2. 教师隐性知识的范畴
教师隐性知识所设及的的范畴主要有:(1)教师以隐性的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有不少优秀的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很有方法,能很巧妙地在工作中用自己独特的管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不知不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调节自身的行为,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种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职业中很典型的隐含性知识部分。(2)教师教学的技能与知识。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一次成功的课堂讲授往往是教师根据实时实地,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果,这里面常常体现着个人的经验与机智,就优秀教师而言,“教无定法”正体现出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而这种知识通常在书本中难以找到的。(3)教师在教育科研、学习新知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属于教师职业的这类隐含性知识指的是教师个人的科研方法与治学策略。高校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治学策略是做一名好教师的重要基础,这些能力通常对教师来说有个人的针对性,因为他的服务对象与别人不同,自身的各种学习条件相对都是唯一的。因此,这类依据教师个人实际工作情况逐步形成的、对教学工作有着实践指导意义的个人知识也属于隐含性知识,而且这类知识一般具有习惯性,甚至有的已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种风格,不易为他人所掌握和认识,也属于教师职业的隐性知识部分。(4)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教育学生做人,这些常常与教师个人的学习方法与处世态度有关,优秀教师往往善于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这类知识对广大教师而言,同样属于隐性知识。
3. 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
教师隐性知识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非逻辑性,难以合理规范。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观性很强,既有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又有与各种不同人交往的艺术性。从教学活动看,参与者有学生、教师,其最终的劳动成果是表现在拥有更多知识资源的教师和学生,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极其细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要发掘和共享这种隐性知识,必须结合实践观摩、模仿和体悟才能有所得。(2)静态多样和动态拓展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一般具有差异化的学科专业和技能背景。他们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履历、已有经验及成长环境有诸多的不同。这决定了每个人内隐知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乃至静态多样性的特征。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其内隐知识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组织成员的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深入,新的内隐知识不断产生和流通,使得组织的隐性知识又具有动态拓展性。(3)内容覆盖面广,层次级别高。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和格式化的、编码为各分支的教育科学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才能还积聚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经验中,教学是一个蕴藏着大量隐性知识的领域。由于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和受环境约束等特性,高校中人员的密集性和学科的多样性使得高校教师隐性知识比企业的隐性知识的覆盖面广、承载量大、专业化强等。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多且其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对生活的价值感悟、工作的总结体会、教学科研的思维模式与企业人员的操作性技巧等隐性知识相对比较起来更加严谨、深刻。
二、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无论是对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还是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教师专业和教学团队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奠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每一位教师都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者,教师通过隐性知识共享使自身的教学不断趋向理性化、科学化、专业化,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同时认识、发现和显现每个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隐性知识,交流和分享同事们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丰富有效的营养。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教师在相互激励、竞争和帮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2.引领学生个人智慧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个人的知识、行为、观念、价值态度等等将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行为、态度、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原始的专业知识观念与教育价值观念及其有关教育活动的一些隐性、内在的观念所制约、控制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修养在更深地层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及道德观念的形成。这种隐性的知识结构,在影响教师日常的生活与经验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生活方式,要知道我们将来的老师就是现在的学生。所以隐性知识的共享使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获得大量的知识,使教师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同时使学生获得有益的隐性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生获得隐性知识的再加以内化可以使学生形成有益的心智模式,这相对于获得易于过时的显性知识而言是更有意义的,因而它可以使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3.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竞争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是显示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弱者之所以成为弱者的较量所在。当前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之间为争夺人才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身具有不可替代性。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隐性知识上,隐性知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衡量大学竞争力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但我们可以从各种指标的背后探索其内在的实质。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无论是毕业生的质量还是教师质量,无论是科研成果的大小还是成果应用的效益,特别是作为教学与科研领域中的专业技能这种隐含经验类知识,从而能够使高校拥有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要避免大量宝贵的智力资本流失和浪费,要保持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生命活力,就必须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容易被忽视或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的隐性知识的管理[2]。
4.促进教育知识的创新发展
知识创新是一个充分利用旧知识和旧能力产生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根据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理论模型,知识创新的过程如下:个人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递,并最终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可见,隐性知识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为其他同事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其他教师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启示,在知识的交融沟通中产生“智慧碰撞”,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创新。因此,通过专业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教师才可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性的专业知识,从而在推动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运行模式
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等研究了知识的转化过程,他(199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对隐性知识转化机制和互动模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社会化、外在化、内在化和联合化),即SECI模型。
隐性知识转化的机制和互动模式为我们构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从野中郁次郎这一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借鉴知识创造和转化螺旋理论模式,结合教师教学这一特殊情境,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可以有四种模式[3]。
1. 教师知识的共同化——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隐性知识
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师组织的互动和交流中不主要使用语言, 而是藉由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讲故事、或是师徒式的观察、体会与模仿等方式,创造个人内隐知识的过程,它所实现的是“内隐知识”到“内隐知识”的转化过程。教师知识的共同化则可理解为Nonaka的这一转化模式在教师层面上的一个具体应用。从教师教学这一特殊专业角度来看,教师知识的共同化可以通过同事之间直接的经验分享、拜有经验的教师为师、直接观摩他人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当然,观摩的方式除了直接亲临实际教室中进行教学观摩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同步或异步的视频系统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观摩。通过这种观察他人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建构观察者的知识,也是创造了一个让优秀教师的教学真知和智慧使其他教师得以意会和共鸣的机会,从而产生“内隐知识”到“内隐知识”转换过程,进而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
由于这一模式的实现过程主要是发生在教师组织内,因此有必要在教师组织中建立相关档案或数据库,这种数据库存储的不是知识对象本身,而是指向知识拥有者的链接。这样,那些需要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知识库,迅速掌握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学校教师组织内部谁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谁曾从事过某一课题的研究,然后直接与其联系[4]。
2. 教师知识的外在化模式——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外在化模式,即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植根于教师内部,深藏于教师头脑里的无形的、让人难以明确把握的隐性知识变成有形的、能够表述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种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描述、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与深度会谈等方式,将个人的经验、诀窍等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或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它所实现的是“内隐知识”到“外显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教师知识的外化则可理解为如何实现教师内隐知识的外显化,意即为一种对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过程。对教师而言,所具有的两种重要的缄默知识就是科研知识和教学知识了。科研知识的外化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出版教学专著、撰写教研论文、举办讲座和报告、建立教师个人网站等方式来实现。
为促进教师教学知识的外化,应当鼓励教师与教师,甚至是与相关的专家之间合作进行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通过网络分享各自教学理念与信息,讨论并比较与同事之间教学方案、计划、策略、方法的不同之外,就教学设计方面的想法与理由,为自己和其他教师都提供出更为多元的看法。当然,学校还应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制度和文化,鼓励并支持教师总结反思其个人工作经验和教学体会等,释放他们的潜力;建立各种技术平台和设施,如系统软件、内部网、外部网等,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将其在工作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和传播,并运用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方法、策略等,加以分类储存,从而使优秀教师课程教学的经验能真正具体化地分享给以后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教师。
3. 教师知识的结合化——从教师显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
结合化是指教师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进一步地系统化和复杂化,从而使知识由个人扩散至组织。而结合化的过程就是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组合,并用专业性语言表述出来,使之整合为新的整体性知识,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整个组织的知识,它所完成的是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相对而言,教师知识的结合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对教师们所外化后的优秀教学经验、知识及科研成果等显性知识进行梳理、提炼和统整,使之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或体系后存入大学的教师知识库,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从而将教师个人所贡献出的零散知识真正转变为整个组织的系统知识,并提供给其他所需这方面知识的教师能随时共享。
从教师教学这一特殊角度来看,教师知识的结合化的实现,应通过积极构建教师知识库,建构教师知识地图、教师知识文献索引手册等方式,将教师所贡献出的优秀教学方案(教案)、计划、方法、策略、科研论文等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索引后存入知识库,以备日后教师所需时能及时地进行检索、调用、分享及更新。
4. 教师知识的内在化——从教师显性知识到教师隐性知识
内在化是指由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团队工作(teamworking)和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等方式将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经过前述的结合化过程,新知识得以形成并在组织成员间传播,而内化过程就是指组织成员接收并消化吸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新的缄默知识的过程,它所实现的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意即实现外显知识的内隐化。因此,相对而言,教师知识的内化则可理解为教师通过做中学、团队工作、在职培训等行之有效的知识内化方法,将大学组织中的显性知识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所共享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进而创造并创新教师知识的过程。
这实质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通过共同化、外在化和结合化获得的知识被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一种共享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诀窍时,它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资产。教师通过学习、聆听、交流等方式以及体验、观察和实践等社会方式,不断的积累和丰富知识,并达到改善教师心智的目的;当这种心智模式被所有教师共同分享的时候,隐性知识也就融入了组织的文化。
总之,运用知识管理共享机制,可以促使教师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教师的发展,学校提升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使教师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更加顺畅、和谐。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9
[2]朱彬.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7-148
[3]王莉芬.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对教师知识创新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9(1):30
[4]邬胜荣. 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模式[J]. 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XJK08CJM004)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410005)
关键词:教师隐性知识;知识共享;模式
知识共享属知识管理学范畴,知识管理是国际管理领域成功运作的一门全新的实践管理科学,其概念与思想在1998年伴随着知识经济传入我国后,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中教师知识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知识共享是通过知识单向、双向或多向传递,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实现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分享知识,以及知识被共知和共用的过程[1]。
隐性知识也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高校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教职员工个体和高校内各级组织(团队、部门、学院、高校层次等)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传播交流与共享、不易被他人所理解和掌握、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在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高校外部有效获取的同类型知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而有关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直到最近才被引起广泛关注。怎样管理和使用教师可贵的隐性知识资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和教师群体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
1. 教师隐性知识的界定
从知识管理研究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将教师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知识。教师的显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能够清楚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与教师专业、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学科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高校教师(教授、专家、学者)的隐性知识主要指他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未公开的(隐藏在其个人大脑、思维习惯和行为过程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工作技能、心智模式,以及个人经验、心得体会、灵感直觉、价值取向等。学生的隐性知识主要只指他们各自学习和科研的方法、心得,以及生活感悟、价值观等。教师隐性知识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即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以及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教学过程中的隐性,主要包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心得及经验等;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思维方式、灵感直觉、研究方法与途径、未公开的研究感悟等;为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个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教学过程完成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科研过程完成的是研究社会难题的任务;而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活动更是通过直接的方式服务于社会。三个过程之间不但存在着知识的转化,而且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也是学校知识向社会转化的过程。
2. 教师隐性知识的范畴
教师隐性知识所设及的的范畴主要有:(1)教师以隐性的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有不少优秀的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很有方法,能很巧妙地在工作中用自己独特的管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不知不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调节自身的行为,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种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职业中很典型的隐含性知识部分。(2)教师教学的技能与知识。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一次成功的课堂讲授往往是教师根据实时实地,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果,这里面常常体现着个人的经验与机智,就优秀教师而言,“教无定法”正体现出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而这种知识通常在书本中难以找到的。(3)教师在教育科研、学习新知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属于教师职业的这类隐含性知识指的是教师个人的科研方法与治学策略。高校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治学策略是做一名好教师的重要基础,这些能力通常对教师来说有个人的针对性,因为他的服务对象与别人不同,自身的各种学习条件相对都是唯一的。因此,这类依据教师个人实际工作情况逐步形成的、对教学工作有着实践指导意义的个人知识也属于隐含性知识,而且这类知识一般具有习惯性,甚至有的已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种风格,不易为他人所掌握和认识,也属于教师职业的隐性知识部分。(4)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教育学生做人,这些常常与教师个人的学习方法与处世态度有关,优秀教师往往善于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这类知识对广大教师而言,同样属于隐性知识。
3. 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
教师隐性知识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非逻辑性,难以合理规范。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观性很强,既有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又有与各种不同人交往的艺术性。从教学活动看,参与者有学生、教师,其最终的劳动成果是表现在拥有更多知识资源的教师和学生,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极其细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要发掘和共享这种隐性知识,必须结合实践观摩、模仿和体悟才能有所得。(2)静态多样和动态拓展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一般具有差异化的学科专业和技能背景。他们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履历、已有经验及成长环境有诸多的不同。这决定了每个人内隐知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乃至静态多样性的特征。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其内隐知识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组织成员的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深入,新的内隐知识不断产生和流通,使得组织的隐性知识又具有动态拓展性。(3)内容覆盖面广,层次级别高。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和格式化的、编码为各分支的教育科学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才能还积聚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经验中,教学是一个蕴藏着大量隐性知识的领域。由于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和受环境约束等特性,高校中人员的密集性和学科的多样性使得高校教师隐性知识比企业的隐性知识的覆盖面广、承载量大、专业化强等。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多且其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对生活的价值感悟、工作的总结体会、教学科研的思维模式与企业人员的操作性技巧等隐性知识相对比较起来更加严谨、深刻。
二、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无论是对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还是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教师专业和教学团队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奠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每一位教师都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者,教师通过隐性知识共享使自身的教学不断趋向理性化、科学化、专业化,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同时认识、发现和显现每个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隐性知识,交流和分享同事们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丰富有效的营养。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教师在相互激励、竞争和帮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2.引领学生个人智慧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个人的知识、行为、观念、价值态度等等将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行为、态度、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原始的专业知识观念与教育价值观念及其有关教育活动的一些隐性、内在的观念所制约、控制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修养在更深地层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及道德观念的形成。这种隐性的知识结构,在影响教师日常的生活与经验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生活方式,要知道我们将来的老师就是现在的学生。所以隐性知识的共享使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获得大量的知识,使教师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同时使学生获得有益的隐性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生获得隐性知识的再加以内化可以使学生形成有益的心智模式,这相对于获得易于过时的显性知识而言是更有意义的,因而它可以使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3.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竞争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是显示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弱者之所以成为弱者的较量所在。当前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之间为争夺人才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身具有不可替代性。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隐性知识上,隐性知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衡量大学竞争力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但我们可以从各种指标的背后探索其内在的实质。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无论是毕业生的质量还是教师质量,无论是科研成果的大小还是成果应用的效益,特别是作为教学与科研领域中的专业技能这种隐含经验类知识,从而能够使高校拥有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要避免大量宝贵的智力资本流失和浪费,要保持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生命活力,就必须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容易被忽视或未能给予足够关注的隐性知识的管理[2]。
4.促进教育知识的创新发展
知识创新是一个充分利用旧知识和旧能力产生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根据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的理论模型,知识创新的过程如下:个人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递,并最终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可见,隐性知识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为其他同事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其他教师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启示,在知识的交融沟通中产生“智慧碰撞”,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创新。因此,通过专业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教师才可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性的专业知识,从而在推动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运行模式
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等研究了知识的转化过程,他(199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对隐性知识转化机制和互动模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社会化、外在化、内在化和联合化),即SECI模型。
隐性知识转化的机制和互动模式为我们构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从野中郁次郎这一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借鉴知识创造和转化螺旋理论模式,结合教师教学这一特殊情境,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可以有四种模式[3]。
1. 教师知识的共同化——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隐性知识
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师组织的互动和交流中不主要使用语言, 而是藉由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讲故事、或是师徒式的观察、体会与模仿等方式,创造个人内隐知识的过程,它所实现的是“内隐知识”到“内隐知识”的转化过程。教师知识的共同化则可理解为Nonaka的这一转化模式在教师层面上的一个具体应用。从教师教学这一特殊专业角度来看,教师知识的共同化可以通过同事之间直接的经验分享、拜有经验的教师为师、直接观摩他人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当然,观摩的方式除了直接亲临实际教室中进行教学观摩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同步或异步的视频系统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观摩。通过这种观察他人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建构观察者的知识,也是创造了一个让优秀教师的教学真知和智慧使其他教师得以意会和共鸣的机会,从而产生“内隐知识”到“内隐知识”转换过程,进而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
由于这一模式的实现过程主要是发生在教师组织内,因此有必要在教师组织中建立相关档案或数据库,这种数据库存储的不是知识对象本身,而是指向知识拥有者的链接。这样,那些需要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知识库,迅速掌握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学校教师组织内部谁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谁曾从事过某一课题的研究,然后直接与其联系[4]。
2. 教师知识的外在化模式——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外在化模式,即从教师隐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植根于教师内部,深藏于教师头脑里的无形的、让人难以明确把握的隐性知识变成有形的、能够表述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种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描述、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与深度会谈等方式,将个人的经验、诀窍等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或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它所实现的是“内隐知识”到“外显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教师知识的外化则可理解为如何实现教师内隐知识的外显化,意即为一种对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过程。对教师而言,所具有的两种重要的缄默知识就是科研知识和教学知识了。科研知识的外化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出版教学专著、撰写教研论文、举办讲座和报告、建立教师个人网站等方式来实现。
为促进教师教学知识的外化,应当鼓励教师与教师,甚至是与相关的专家之间合作进行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通过网络分享各自教学理念与信息,讨论并比较与同事之间教学方案、计划、策略、方法的不同之外,就教学设计方面的想法与理由,为自己和其他教师都提供出更为多元的看法。当然,学校还应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制度和文化,鼓励并支持教师总结反思其个人工作经验和教学体会等,释放他们的潜力;建立各种技术平台和设施,如系统软件、内部网、外部网等,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将其在工作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和传播,并运用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方法、策略等,加以分类储存,从而使优秀教师课程教学的经验能真正具体化地分享给以后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教师。
3. 教师知识的结合化——从教师显性知识到教师显性知识
结合化是指教师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进一步地系统化和复杂化,从而使知识由个人扩散至组织。而结合化的过程就是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组合,并用专业性语言表述出来,使之整合为新的整体性知识,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整个组织的知识,它所完成的是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相对而言,教师知识的结合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对教师们所外化后的优秀教学经验、知识及科研成果等显性知识进行梳理、提炼和统整,使之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或体系后存入大学的教师知识库,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从而将教师个人所贡献出的零散知识真正转变为整个组织的系统知识,并提供给其他所需这方面知识的教师能随时共享。
从教师教学这一特殊角度来看,教师知识的结合化的实现,应通过积极构建教师知识库,建构教师知识地图、教师知识文献索引手册等方式,将教师所贡献出的优秀教学方案(教案)、计划、方法、策略、科研论文等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索引后存入知识库,以备日后教师所需时能及时地进行检索、调用、分享及更新。
4. 教师知识的内在化——从教师显性知识到教师隐性知识
内在化是指由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团队工作(teamworking)和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等方式将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经过前述的结合化过程,新知识得以形成并在组织成员间传播,而内化过程就是指组织成员接收并消化吸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新的缄默知识的过程,它所实现的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意即实现外显知识的内隐化。因此,相对而言,教师知识的内化则可理解为教师通过做中学、团队工作、在职培训等行之有效的知识内化方法,将大学组织中的显性知识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所共享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进而创造并创新教师知识的过程。
这实质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通过共同化、外在化和结合化获得的知识被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一种共享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诀窍时,它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资产。教师通过学习、聆听、交流等方式以及体验、观察和实践等社会方式,不断的积累和丰富知识,并达到改善教师心智的目的;当这种心智模式被所有教师共同分享的时候,隐性知识也就融入了组织的文化。
总之,运用知识管理共享机制,可以促使教师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教师的发展,学校提升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使教师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更加顺畅、和谐。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9
[2]朱彬.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7-148
[3]王莉芬.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对教师知识创新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9(1):30
[4]邬胜荣. 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模式[J]. 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XJK08CJM004)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4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