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回归会出现的可能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nle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课练”回归的势头挺劲,从《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近两年刊出的文章就可以读出此信息。比如吴键老师的《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毛振明老师的《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李京诚老师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党林秀的《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等,从标题就可以清晰体现。专家学者的引导,一线老师也开始进行“课课练”的一些实践研究。本文拟在“课课练”强势回归时,谈几点“可能”,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时间短”可能依然是“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缺乏锻炼时间是学生体质下降最直接、最表象的原因。几年之前,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同志就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没有得到保证的”(2007,中国教师报)。“用进废退”是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从生理学层面来讲,身体长时间缺乏锻炼,体质自然要下降,对于这个答案,我想大家是应该形成共识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门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抓手,要求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
  “课课练”回归,对于其在体育课堂中的时长,大家基本维持了传统的做法。比如吴键老师(2011)指出“课课练”必须有时间和负荷的保证。一般来说,“课课练”至少应每周安排三次,每次持续时间在5~10分钟。王志强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锻炼的时间应以8~10分钟为宜,既不能过于短暂,使得身体锻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也不能时间过长,影响到运动技能的教学进程。党林秀老师(2011)则认为一般情况下“课课练”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40分钟的课一般占5~8分钟,80分钟的课占10~15分钟)。万立江(2011)认为加强“课课练”中的身体素质强度,可以把结束部分增加到8~10分钟。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大部分老师的观点“课课练”基本安排在10分钟之内,以期通过较大的强度和负荷,尽量使学生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但是正如李京诚老师(2011)所说,“提高体能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单纯的体育课上的课课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毛振明在《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2011)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课练’”。因此从时间条件出发,通过“课课练”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是不是存在先天的缺陷?“时间短”会不会依然成为“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二、“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
  从生理学的视角,只有充分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直接从中得到锻炼,使机体受到运动负荷的刺激,从而促进体能的发展,提高体质水平。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运动参与对发展学生体能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也许大家在这一点能够形成共识,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课练”方面做了诸多探讨。
  王伟杰(2011)指出应注意“课课练”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同样的练习内容,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其乐于参与。
  王志强(2011)认为在课堂中教法要生动活泼。教师应充分利用比赛、总结、展示等形式刺激学生进行锻炼,并比较哪位学生做得多、做得正确、运动负荷更大;让学生总结自己锻炼的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锻炼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锻炼效果等,从而通过多样性的、轻松活泼的锻炼方式提高“课课练”的锻炼效果。
  吴键(2011)指出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学生的运动需求,“课课练”必须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反复性上有所突破。“课课练”的形式,除了练习方法的变化,还包括教法和教学组织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甚至氛围的创设,对于改变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兴趣,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就是在这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的研究中,除了毛振明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的负荷控制比起其他情境下的负荷控制要受到更多的牵制”“至今的运动负荷研究还不足以能科学地指导体育课中的体育锻炼”之外,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很少有老师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这两个重要的指标进行深入阐述。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体质要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大家所能做的只能是大密度、大强度。毛振明老师(2011)在重提“课课练”时要我们注意“千万不能让‘课课练’回到‘枯燥无味’的老路上”。但是“课课练”如果不能够在时间条件上解放,很可能难以避免重蹈“体能训练模式移植和稼接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覆辙,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因为曾经我们热议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是答案。
  三、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可能出现新的形态
  以上的“可能”注定了“课课练”不仅仅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回归,而应该是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吴键老师(2011)从目标必须更准确、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借助器材的创新或改进三个方面给大家描述了新“课课练”;王志强(2011)立足于常态课堂,从教学设计、内容、方法和评价,创新发展“课课练”,但还是没有能够突破时间的桎梏。
  在相关文献中,感觉最受启发的是刘军老师在《基于发展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课课练”的思考》(2011)一文中提出教师要有整体观的思维,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教学方法、课课练、教学内容等零散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这个思路提示我们可以把“课课练”拓展至整个教学过程,与技术学习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有着以下的优点:
  一是以整堂课为基础,拓宽了“课课练”的时长,从而保证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二是从整节课的角度来考虑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组织的形式,更便于控制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三是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不再是独立于教学环节之外的教学行为,而是与学生的技术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行为。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课课练”把时间放开,那不是10分钟的训练发展成45分钟的训练了,甚至干扰主教材的教学。
  实质上把“课课练”拓宽至整堂课来考虑,不是简单地把练习手段在更多的时间内进行重复练习,而是指“课课练”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教学整体观上,“加强‘运动素质练习’和‘专项性体能锻炼’,大力开发既有利于学生身体锻炼,又有利于运动技能增强的那些练习,包括各种组合性练习、小比赛和专项性素质游戏,以增强“课课练”对两方面的实效性”(毛振明,2011)。
  当然,这样的融合之后,“课课练”是否还能够称之为“课课练”?但是对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我想还是有益的。
  没有定论,一切皆有可能。在学生体质滑坡、“课课练”的回归势在必行之时,本文立足于实践和实效,说出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课课练”的可能,以期为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键.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下)——“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1.2.
  [4]党林秀.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J].体育教学,2011.3.
  [5]李京诚.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J].体育教学,2011.4.
  [6]吴键.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第一要务——再论“新课课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1.5.
其他文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联动;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04-02  2013年11月19日~21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隆重开幕。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省(市)所辖(市)、县、区的体育教研员、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部分高校
一、对本次活动的认识  本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检查和评估,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检阅,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进青少年体质的重大举措。  杨贵仁司长在开幕式上说: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改观,这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然而,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便
随着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战略的确立,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教育事业更是优先发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加快了学校体育的改革步伐。经过五年的努力与实践,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一、提高认识  回顾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在全国率先创立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承担了国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实验,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关键词:学理研究;课程设计;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 0013-04  一、教会教好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神圣使命,更是“强化体育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几乎已成为全社会对中国体育教学的诟病了,随着国人对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娱乐需要的日益高涨,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要教好1-2项运动技能的期待会越来越大
摘 要:校园足球活动以“体验足球、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开展充满儿童情趣的欢乐足球活动,使所有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接触足球,了解足球,参与足球活动,在足球活动中体验激情与快乐,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学生;参与;足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1-0036-02  一
一、学情分析案例呈现  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  授课人数:40人  授课内容:前滚翻(4个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以及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善于模仿等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讲解法;语言激励法,比如:比一比,看一看,谁最好,谁最棒等;竞赛法;游
摘 要: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拥有参与最多、分布最广的人群,被赋予“体育之王”的美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欧洲杯”“世界杯”“德甲”“意甲”等激烈的赛事映入国人的眼帘时,这一富于激情、体现团队精神、彰显运动员智慧的体育项目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学校也将其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项工作精心打造。位于滨海城市北戴河的育花路小学,也在认真谋划的基础上,迈开了通向打造“体育足球特色学校”的脚步。  关
关键词:南湖区;学校体育;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1-0021-02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锻炼身体,除了健身和运动技能外,同时也注重培养智力、社交、情感方面的能力,达到发展身体、发展运动和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社交,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我们嘉兴市南湖区体育教育教学的指
“灰太狼”捉“喜羊羊”  SPARK课程于1989年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近年来在22个州3500所学校广泛开展的一门体育课程。它的名称是Sports,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中文的翻译是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课程。不要把这门课程看成是三个独立的板块,即运动、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虽然它具有这三方面的特征,但它却是一门融合游戏和休
摘 要:本文探讨了设计优质的问题串的教学意义,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展示利用优质问题串,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中,创造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问题串;正面下手发球;先练后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38-02  构建适当的问题系列(问题串)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用问题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