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课练”回归的势头挺劲,从《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近两年刊出的文章就可以读出此信息。比如吴键老师的《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毛振明老师的《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李京诚老师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党林秀的《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等,从标题就可以清晰体现。专家学者的引导,一线老师也开始进行“课课练”的一些实践研究。本文拟在“课课练”强势回归时,谈几点“可能”,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时间短”可能依然是“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缺乏锻炼时间是学生体质下降最直接、最表象的原因。几年之前,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同志就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没有得到保证的”(2007,中国教师报)。“用进废退”是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从生理学层面来讲,身体长时间缺乏锻炼,体质自然要下降,对于这个答案,我想大家是应该形成共识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门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抓手,要求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
“课课练”回归,对于其在体育课堂中的时长,大家基本维持了传统的做法。比如吴键老师(2011)指出“课课练”必须有时间和负荷的保证。一般来说,“课课练”至少应每周安排三次,每次持续时间在5~10分钟。王志强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锻炼的时间应以8~10分钟为宜,既不能过于短暂,使得身体锻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也不能时间过长,影响到运动技能的教学进程。党林秀老师(2011)则认为一般情况下“课课练”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40分钟的课一般占5~8分钟,80分钟的课占10~15分钟)。万立江(2011)认为加强“课课练”中的身体素质强度,可以把结束部分增加到8~10分钟。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大部分老师的观点“课课练”基本安排在10分钟之内,以期通过较大的强度和负荷,尽量使学生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但是正如李京诚老师(2011)所说,“提高体能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单纯的体育课上的课课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毛振明在《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2011)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课练’”。因此从时间条件出发,通过“课课练”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是不是存在先天的缺陷?“时间短”会不会依然成为“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二、“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
从生理学的视角,只有充分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直接从中得到锻炼,使机体受到运动负荷的刺激,从而促进体能的发展,提高体质水平。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运动参与对发展学生体能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也许大家在这一点能够形成共识,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课练”方面做了诸多探讨。
王伟杰(2011)指出应注意“课课练”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同样的练习内容,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其乐于参与。
王志强(2011)认为在课堂中教法要生动活泼。教师应充分利用比赛、总结、展示等形式刺激学生进行锻炼,并比较哪位学生做得多、做得正确、运动负荷更大;让学生总结自己锻炼的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锻炼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锻炼效果等,从而通过多样性的、轻松活泼的锻炼方式提高“课课练”的锻炼效果。
吴键(2011)指出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学生的运动需求,“课课练”必须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反复性上有所突破。“课课练”的形式,除了练习方法的变化,还包括教法和教学组织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甚至氛围的创设,对于改变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兴趣,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就是在这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的研究中,除了毛振明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的负荷控制比起其他情境下的负荷控制要受到更多的牵制”“至今的运动负荷研究还不足以能科学地指导体育课中的体育锻炼”之外,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很少有老师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这两个重要的指标进行深入阐述。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体质要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大家所能做的只能是大密度、大强度。毛振明老师(2011)在重提“课课练”时要我们注意“千万不能让‘课课练’回到‘枯燥无味’的老路上”。但是“课课练”如果不能够在时间条件上解放,很可能难以避免重蹈“体能训练模式移植和稼接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覆辙,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因为曾经我们热议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是答案。
三、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可能出现新的形态
以上的“可能”注定了“课课练”不仅仅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回归,而应该是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吴键老师(2011)从目标必须更准确、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借助器材的创新或改进三个方面给大家描述了新“课课练”;王志强(2011)立足于常态课堂,从教学设计、内容、方法和评价,创新发展“课课练”,但还是没有能够突破时间的桎梏。
在相关文献中,感觉最受启发的是刘军老师在《基于发展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课课练”的思考》(2011)一文中提出教师要有整体观的思维,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教学方法、课课练、教学内容等零散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这个思路提示我们可以把“课课练”拓展至整个教学过程,与技术学习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有着以下的优点:
一是以整堂课为基础,拓宽了“课课练”的时长,从而保证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二是从整节课的角度来考虑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组织的形式,更便于控制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三是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不再是独立于教学环节之外的教学行为,而是与学生的技术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行为。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课课练”把时间放开,那不是10分钟的训练发展成45分钟的训练了,甚至干扰主教材的教学。
实质上把“课课练”拓宽至整堂课来考虑,不是简单地把练习手段在更多的时间内进行重复练习,而是指“课课练”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教学整体观上,“加强‘运动素质练习’和‘专项性体能锻炼’,大力开发既有利于学生身体锻炼,又有利于运动技能增强的那些练习,包括各种组合性练习、小比赛和专项性素质游戏,以增强“课课练”对两方面的实效性”(毛振明,2011)。
当然,这样的融合之后,“课课练”是否还能够称之为“课课练”?但是对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我想还是有益的。
没有定论,一切皆有可能。在学生体质滑坡、“课课练”的回归势在必行之时,本文立足于实践和实效,说出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课课练”的可能,以期为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键.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下)——“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1.2.
[4]党林秀.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J].体育教学,2011.3.
[5]李京诚.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J].体育教学,2011.4.
[6]吴键.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第一要务——再论“新课课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1.5.
一、“时间短”可能依然是“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缺乏锻炼时间是学生体质下降最直接、最表象的原因。几年之前,时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同志就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没有得到保证的”(2007,中国教师报)。“用进废退”是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从生理学层面来讲,身体长时间缺乏锻炼,体质自然要下降,对于这个答案,我想大家是应该形成共识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门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抓手,要求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
“课课练”回归,对于其在体育课堂中的时长,大家基本维持了传统的做法。比如吴键老师(2011)指出“课课练”必须有时间和负荷的保证。一般来说,“课课练”至少应每周安排三次,每次持续时间在5~10分钟。王志强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锻炼的时间应以8~10分钟为宜,既不能过于短暂,使得身体锻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也不能时间过长,影响到运动技能的教学进程。党林秀老师(2011)则认为一般情况下“课课练”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40分钟的课一般占5~8分钟,80分钟的课占10~15分钟)。万立江(2011)认为加强“课课练”中的身体素质强度,可以把结束部分增加到8~10分钟。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大部分老师的观点“课课练”基本安排在10分钟之内,以期通过较大的强度和负荷,尽量使学生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但是正如李京诚老师(2011)所说,“提高体能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单纯的体育课上的课课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毛振明在《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2011)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课练’”。因此从时间条件出发,通过“课课练”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是不是存在先天的缺陷?“时间短”会不会依然成为“课课练”发展学生体质的短板?
二、“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
从生理学的视角,只有充分地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直接从中得到锻炼,使机体受到运动负荷的刺激,从而促进体能的发展,提高体质水平。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运动参与对发展学生体能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也许大家在这一点能够形成共识,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课练”方面做了诸多探讨。
王伟杰(2011)指出应注意“课课练”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同样的练习内容,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其乐于参与。
王志强(2011)认为在课堂中教法要生动活泼。教师应充分利用比赛、总结、展示等形式刺激学生进行锻炼,并比较哪位学生做得多、做得正确、运动负荷更大;让学生总结自己锻炼的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锻炼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锻炼效果等,从而通过多样性的、轻松活泼的锻炼方式提高“课课练”的锻炼效果。
吴键(2011)指出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学生的运动需求,“课课练”必须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反复性上有所突破。“课课练”的形式,除了练习方法的变化,还包括教法和教学组织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甚至氛围的创设,对于改变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兴趣,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就是在这些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的研究中,除了毛振明老师(2011)认为“课课练的负荷控制比起其他情境下的负荷控制要受到更多的牵制”“至今的运动负荷研究还不足以能科学地指导体育课中的体育锻炼”之外,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很少有老师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这两个重要的指标进行深入阐述。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体质要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大家所能做的只能是大密度、大强度。毛振明老师(2011)在重提“课课练”时要我们注意“千万不能让‘课课练’回到‘枯燥无味’的老路上”。但是“课课练”如果不能够在时间条件上解放,很可能难以避免重蹈“体能训练模式移植和稼接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覆辙,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课练”可能难以达成,因为曾经我们热议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是答案。
三、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可能出现新的形态
以上的“可能”注定了“课课练”不仅仅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回归,而应该是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吴键老师(2011)从目标必须更准确、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借助器材的创新或改进三个方面给大家描述了新“课课练”;王志强(2011)立足于常态课堂,从教学设计、内容、方法和评价,创新发展“课课练”,但还是没有能够突破时间的桎梏。
在相关文献中,感觉最受启发的是刘军老师在《基于发展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课课练”的思考》(2011)一文中提出教师要有整体观的思维,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教学方法、课课练、教学内容等零散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这个思路提示我们可以把“课课练”拓展至整个教学过程,与技术学习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有着以下的优点:
一是以整堂课为基础,拓宽了“课课练”的时长,从而保证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二是从整节课的角度来考虑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组织的形式,更便于控制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三是从整体观出发,“课课练”不再是独立于教学环节之外的教学行为,而是与学生的技术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行为。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课课练”把时间放开,那不是10分钟的训练发展成45分钟的训练了,甚至干扰主教材的教学。
实质上把“课课练”拓宽至整堂课来考虑,不是简单地把练习手段在更多的时间内进行重复练习,而是指“课课练”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教学整体观上,“加强‘运动素质练习’和‘专项性体能锻炼’,大力开发既有利于学生身体锻炼,又有利于运动技能增强的那些练习,包括各种组合性练习、小比赛和专项性素质游戏,以增强“课课练”对两方面的实效性”(毛振明,2011)。
当然,这样的融合之后,“课课练”是否还能够称之为“课课练”?但是对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我想还是有益的。
没有定论,一切皆有可能。在学生体质滑坡、“课课练”的回归势在必行之时,本文立足于实践和实效,说出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课课练”的可能,以期为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键.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下)——“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1.2.
[4]党林秀.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J].体育教学,2011.3.
[5]李京诚.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J].体育教学,2011.4.
[6]吴键.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第一要务——再论“新课课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