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信:新疆的高度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xiao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孙广信从部队转业后,在1989年以3000元转业费起家创办了广汇工贸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集“能源开发、汽车服务、房产置业”三大产业为一体的跨国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而孙广信也从2003年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单开始,连续11次上榜。孙广信用行动在商海书写着“西部神话”的财富故事。
  1989年5月2日,位于扬子江路口的广汇工贸公司诞生了。“广汇”,用孙广信的话说就是“广泛汇聚人才智慧”。
  然而,今天人们很难想象这块广泛汇聚人才之地最初的样貌,只是一个面积不足百平米的代销点。开始坐等,顾客不上门,孙广信决定上门推销。在那些寒风朔朔亦或烈日炎炎的日子里,下农场,走乡村,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跑推销。乘火车,坐汽车,搭马车,在西北大漠风沙中穿行,这位不知疲倦的旅人,他孜孜以求的正是那古老的格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
  同中国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许多企业明星一样,起歩之初孙广信看好饮食娱乐业,捏着替人代销挣来的辛苦钱,他寻找着新的机遇。1989年那个严冬,广东酒家在乌鲁木齐的冰天雪地里宣告开业。
  开业一个月,兴奋却突然化成心痛,由于经验不足,不赚而亏损7万。面对各种压力,人们往往囿于对自身的困惑,但孙广信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调整步伐,走得更快了。他决定用诚心感动上帝,积极上门宣传,调整后堂饭菜和前堂服务水准,努力做到高档次低消费,渐渐地,客来客往,广东酒家门庭若市。10个月后,他收回了全部投资。从此孙广信有了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他稳扎稳打,连续滚动投资,又建立了迪斯尼乐园、香港美食城、阳光大酒店等在乌市堪称一流的饮食娱乐实体。
  在一次出国考察中孙广信发现,国际上没有任何一家大的公司和实体是靠单一产业经营支撑的,多样化经营势在必行,这叫“结构互补”,他眼瞅着新疆石油贸易毎年被外省人赚去几十亿,决心参与大贸。然而,石油贸易非一般企业敢涉足,占用资金大,周期长,风险大,更何况一个“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就迎面挡住了去路,许多人把他的计划看成是“天方夜谭”,但这位浑身虎气的年轻人经多方斡旋,准备吃下这只“螃蟹”。他迅速与中国陆地石油科技幵发公司和中国机械电子进出口公司达成协议,成为两个公司的新疆分公司,从而获得了实际的贸易权。有人说孙广信“钻空子”,也有人说这是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然而,这个“空子”漏下来的收益令人瞠目:广汇公司独创进出口贸易经营额两年实现1亿美元,最好年份完成8800 万美元,占当年新疆进出口总额六分之一强。“敢为天下先”的孙广信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才能做出超前而正确的决策。
  成功似乎来得太快了,但孙广信并没有因成功而满足。如果说他当初的经营像描一幅工笔画,那么之后他要泼墨大写意,那就是以大气魄投资房产。上世纪90年代,广汇房地产开发能力就迅速达到25万平方米。一手拿兵法战书,一手拿毛著跻身商战的孙广信称房产大战为“持久战”。以强大的信息网络为后盾,优质优价和灵活多样的售房方式是握在他手中的两张王牌。在他的构想中,广汇大厦是永不封顶的大厦。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广信是幸运的,而幸运的孙广信又让人想起一句名言:“幸运之神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广汇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在每一步发展中,无不渗透着孙广信独到的经营理念。孙广信从不矫情,他办事务实,率先垂范。每个分公司成立,第一任经理他都亲自担任,要求部门经理做到的,他亲自做给他们看。
  作为私营企业,管理是严格的,但待遇丰厚,奖罚分明。辞去公职来到广汇工作的员工,不仅有新疆人,内地一些大城市的有志之士也慕名前来就职。孙广信自豪地宣称“论社会经济条件,我们新疆广汇是最差之一,论员工思想文化素质都是全国创办企业最好之一。”正是在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广汇人发现了他们自身。孙广信也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
其他文献
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影视导演、文化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常年游走在中国地理的最边缘,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这是百度百科对刘湘晨的介绍。  如今的刘湘晨在新疆师范大学做客座教授,从事着影视人类学研究教学工作。30年前,刘湘晨还在新疆财经学院当老师,酷爱文学创作,正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叩开了新疆青年
期刊
青春,  注定奋斗。  就如同江河奔腾,  日月飞旋,  大鹏举翼击长空。  和绿树一起生长,  和清泉一起流淌,  每一条生产线,  每一个工作岗,  都在放声歌唱!  每一座山岳,  每一条江河,  都长出了翅膀!  如果奋斗是一首歌,  那旋律永远会在年轻的胸膛里澎湃。  如果奋斗是一幅画,  那永远涂满青春的绿意盎然。  奋斗中  每一个角色都堪称完美,  我们可以上下求索,  砥砺前行,
期刊
杨永青,1941年出生,1964年7月从上海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先后担任农工、教师、副排长、副连长、一四五团副团长等工作共16年,完成了从一名城市知识青年向军垦战士的彻底转变。  1962年,二十多岁的杨永青毕业于上海第二女中高中,由于中学时代患肺结核的经历,使她高考体检未能达标,从此与大学生活失之交臂。高中毕业后的杨永青在上海市陕西南路口的一家无线电商店当营业员,这也让青年时代
期刊
潘晓玲,这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因为身患癌症,于2006年3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逝世,年仅43岁。  中国最年轻的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杰出的生态科学家、全国十大师德标兵、新疆十大杰出青年、新疆十大杰出女性……一位拥有众多头衔和荣誉的女科学家,却英年早逝了。  她丈夫王革说:“她不贪图享受,也不在意金钱,她崇拜英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将生
期刊
1997年,胡广杰从西南理工学院毕业后,满怀一片痴心和责任来到了塔河油田,当他第一次与采油厂的领导座谈,在其他同学忙着询问住宿伙食和待遇问题时,他却充满自信地回答:“我来到西部,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干一番事业。” 从此他把青春和理想挥洒在这片热土。  2004年8月,还在英国研修第二个研究生学位的胡广杰突然接到分公司通知,要他马上回到油田。这时有同学劝说他完成学业,然后到北京谋求发展,他断然拒绝,依
期刊
董立勃,当代西部著名作家,现任新疆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已出版长篇小说《白豆》、《米香》等十余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新疆青年》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特别的,尽管这么多年来自己的作品在很多重要的期刊上都发表了,要说在我的文学创作中起到了一个转折性帮助的期刊应该说就是《新疆青年》。”董立勃对记者说。  文学青年初露锋芒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期刊
2003年11月,第14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在北京揭晓。我区诞生的第五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朱准平载誉归来。  朱准平,时任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党委书记。琼库尔恰克乡是巴楚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2002年,朱准平担任该乡党委书记后,提出了“主攻畜牧经济,扩大林果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在短时间内让14个村的农民得到了实惠,为实现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
期刊
艾里肯江·阿不来提,2003年新疆高考理科民考汉第一名,也是当年清华在新疆招收的唯一一名维吾尔族学生。从大一时的班级团支书、大二时系团委的组织组长,到后来校团委少数民族工作组组长和实践部组长,他在清华大学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在研究生期间他担任了志愿中心的辅导员,参与到奥运志愿者的工作当中,2009年于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硕士毕业。2009年4月,艾里肯江来到疏勒县阿拉甫乡工作,目前就任疏勒县阿拉甫乡党
期刊
“痴心追梦”成就企业“三级跳”  1990年热迪力·阿布拉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自治区体委科研所工作,收入不高但很稳定,但不甘寂寞的他,渴望到精彩的世界中闯荡。他辞去了铁饭碗,东借西凑2万多元创办了一个从事婚礼摄像及剪辑的小影视公司。没多久,公司业务转向进口电器设备经销,注册成立“新疆阿尔曼商贸有限公司”,他因此淘到了“第一桶金”。1997年,热迪力·阿布拉瞄准市场需求,经营起了连
期刊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邀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这十名杰出青年中,有一个29岁的小伙子,他就是来自新疆博州精河县的农民李兰江。他与同龄人一样,满怀激情,但又与同龄人有些不同,他的抱负是许多同龄人所不具备的。  择业中的“弄潮儿”  1995年,李兰江从新疆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毕业后,他在乌鲁木齐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工作,公司看重他的知识才学和为人见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