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题能力所体现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学生面对高考的重要武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从多个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的解题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答;能力;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抽象复杂,决定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除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包括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否具备良好的解题习惯。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1.注重基础巩固
正如同没有根基不牢的建筑一样,要想得到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倘若基础不牢,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没有准确的理解,那么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就无法将题干中的条件与数学基础知识建立联系,无法明确考点,在解题时不能正确、合理利用公式,最终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巩固,具体可以采取即时训练的方式,即在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后,让学生及时进行习题训练,从而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时,在学生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教师可以及时展示以下习题:
(1)比较1.72.5和1.73的大小;
(2)比较0.8-0.1和0.8-0.2的大小。
题目中给出的是数值,但是在解题时,学生需要将数值看作函数,即:将1.72.5和1.73看作函数y=1.7x的两个函数值,然后根据指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判断两个数值的大小。通过这一解题过程,学生能够对指数函数模型以及图像性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为学生日后解决更复杂的函数问题奠定基础。
2.注重方法指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数学解题来说,方法就是工具,没有好的方法,学生的解题过程会异常繁琐复杂,不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高中数学解题指导中,教师要积极融入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探索、尝试新颖高效的解题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時,有如下习题:若方程lg(-x2+3x-m)=lg(3-1)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针对这道题目,很多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陷于繁琐的计算中,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即,先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然后再结合二次函数图像来分析问题。有了这一提示,学生便能明确解题思路,能够又快又准地得到问题结论。
除此之外,针对一些解法不唯一的题目,教师要采取一题多解的策略,让学生寻找不同的切入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并将解法一一呈现出来,评析各种解题策略的优劣。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到最优解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成绩。
3.注重习惯培养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成败,这是因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事的方法和态度。而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并无积极主动、创新探索的学习精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这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比如:审题习惯、整理错题资源的习惯等等。例如: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一环节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错漏重要条件,不能建立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无法顺利确定解题的方法和方向等等。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审题:
(1)逐字逐句读题,标记关键信息,确定最终问题;
(2)将题干的数据、数量关系、图形的位置关系呈现在图示上,若没有图示,根据题意作图;
(3)对题中条件深度分析,挖掘其中隐含条件;
(4)寻找条件与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模型……
此外,对于如何整理错题资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查缺补漏,得到解题能力的持续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基础巩固、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三个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锻炼,从而为学生参加数学高考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建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3):230-231.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答;能力;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抽象复杂,决定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除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包括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否具备良好的解题习惯。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1.注重基础巩固
正如同没有根基不牢的建筑一样,要想得到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倘若基础不牢,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没有准确的理解,那么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就无法将题干中的条件与数学基础知识建立联系,无法明确考点,在解题时不能正确、合理利用公式,最终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巩固,具体可以采取即时训练的方式,即在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后,让学生及时进行习题训练,从而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一课时,在学生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教师可以及时展示以下习题:
(1)比较1.72.5和1.73的大小;
(2)比较0.8-0.1和0.8-0.2的大小。
题目中给出的是数值,但是在解题时,学生需要将数值看作函数,即:将1.72.5和1.73看作函数y=1.7x的两个函数值,然后根据指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判断两个数值的大小。通过这一解题过程,学生能够对指数函数模型以及图像性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为学生日后解决更复杂的函数问题奠定基础。
2.注重方法指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数学解题来说,方法就是工具,没有好的方法,学生的解题过程会异常繁琐复杂,不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高中数学解题指导中,教师要积极融入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探索、尝试新颖高效的解题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時,有如下习题:若方程lg(-x2+3x-m)=lg(3-1)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针对这道题目,很多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陷于繁琐的计算中,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即,先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然后再结合二次函数图像来分析问题。有了这一提示,学生便能明确解题思路,能够又快又准地得到问题结论。
除此之外,针对一些解法不唯一的题目,教师要采取一题多解的策略,让学生寻找不同的切入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并将解法一一呈现出来,评析各种解题策略的优劣。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到最优解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成绩。
3.注重习惯培养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成败,这是因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事的方法和态度。而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并无积极主动、创新探索的学习精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这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比如:审题习惯、整理错题资源的习惯等等。例如: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一环节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错漏重要条件,不能建立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无法顺利确定解题的方法和方向等等。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审题:
(1)逐字逐句读题,标记关键信息,确定最终问题;
(2)将题干的数据、数量关系、图形的位置关系呈现在图示上,若没有图示,根据题意作图;
(3)对题中条件深度分析,挖掘其中隐含条件;
(4)寻找条件与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模型……
此外,对于如何整理错题资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查缺补漏,得到解题能力的持续提升。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基础巩固、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三个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锻炼,从而为学生参加数学高考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建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