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曼妙的舞姿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融合性。舞蹈实际上就是将音乐的听觉进行视觉化转变,人们可以利用舞蹈深刻地领悟音乐内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舞蹈,开始得到很多音乐老师的支持。另外,通过这种引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借助于舞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音乐和舞蹈进行融合,还有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身体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舞蹈音乐课堂实践一、前言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音乐时,不仅要彰显音乐的特色,同时还要注重学科综合。也就是说,在注重学科综合的前提下,突出音乐自身的特点,以音乐为切入点,将其和其他艺术学科多维联动,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学科的展现形式,让学生加深音乐的理解力。音乐和舞蹈之间关系密切,在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能够让音乐课堂拥有更多的活力。在舞蹈的支持下,学生可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中的内涵,他们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也因此能够达成。
二、小学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的意义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舞蹈时,都需要置身于音乐环境中。也就是说,舞蹈可以演绎音乐的内涵。任何舞蹈都不能脱离音乐,所以它的艺术性就需要基于音乐来呈现。音乐和舞蹈具有紧密的关系,前者更是后者的关键。舞蹈艺术能够借助于曼妙的身姿展现美,同时也能够保持和锻炼我们的体态和身姿,进而实现气质的塑造。人们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展现文化和情感,并在具体的动作训练中,融入这种情感的表达,提升动作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舞蹈来展现丰富的情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舞蹈元素开展相应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相应的身体律动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舞蹈动作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深刻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三、舞蹈融入音乐课堂的实践运用策略
1.运用舞蹈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强,充满活力。在教学音乐时,如果简单的进行音乐理论教学,学生必然会觉得音乐课十分的枯燥,而且也很难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就需要引入有趣味的元素,并创新相应的教学形式,才能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生动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相应的教学质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引入相应的舞蹈元素,这不仅能够增强教学质量,还能够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得到集中。作为老师,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创新相应的教学方式。当前小学生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当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之后,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例如,在音乐课上,老师在演绎一些经典歌曲时,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并随性的表演一段舞蹈,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更加的喜欢老师,并随之喜欢上相应的课程。作为老師,不仅因此增加了个人魅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模式。
2.运用舞蹈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歌曲的表现内容,有效的融入相关的舞蹈可以更好的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使音乐更具传染力和表现力。在融入舞蹈元素的时候,教师要精挑细选,既要选择与音乐本身相关的,又要紧扣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借助舞蹈元素激活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川江号子》的时候,这部作品反映的是船工辛苦劳动的情境,由于这部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住川江号子的震撼人心的场面,教师可以通过收集船夫的动作,然后编排成舞蹈,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在音乐中再现出船夫拉纤的场景,从而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表现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视觉冲击,有效的构建音乐的表现场景,增强感染力。
3.运用舞蹈辅助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喜欢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在音乐课上,如果老师仅仅进行简单的演唱模拟教学,相信很多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也不能领悟老师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因此也就不能领悟和感知音乐。此时,作为老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将音乐和舞蹈进行融合的教学设计,无疑能够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同时还能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景。此外,老师还可以将音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深刻的理解音乐和舞蹈的相辅相成关系。借助于舞蹈元素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和感知音乐,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深度。比如,在开展《孔雀轻轻跳》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现一段融合音乐的舞姿,然后询问学生刚刚老师表演的舞蹈是哪一种动物。而且老师在演绎舞蹈时,还可以让学生跟随老师,伴随着音乐一起互动,让学生自主的体悟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进而让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4.运用民族舞蹈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音乐课人文学的展现形式就是音乐及其相关文化,这点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得到认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悟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应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音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中所运蕴含的文化属性,并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学音乐时,小学教材中的歌曲大多属于民歌,这些歌曲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利用这些教材,引入相应的民族舞蹈,开展相应的舞蹈学习,将舞蹈元素和民歌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这些民歌所蕴含的相关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欣赏和感知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拓宽。例如,在教学《天堂》的时候,《天堂》是一首具有浓烈的内蒙古风情的歌曲,歌曲婉转的曲调集中表达出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壮美。内蒙古游牧民族自古就是能歌善舞,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蒙民族舞蹈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也特点,并且在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班级遴选一些具有较好的舞蹈功底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运用舞蹈表演的形式来给这首歌曲配上舞蹈,通过学生大胆的舞蹈来丰富歌曲的音乐环境,渲染音乐的学习氛围,带动班级的学习和表现的欲望。通过即兴表演民族舞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并且能够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见解,深化学生的学习感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音乐时,引入相应的舞蹈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或者歌曲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这样,学生就能够有着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欲望。当然,在教学音乐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扩展。将音乐、舞蹈、文化内涵进行有机地融合,就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4).
[2]孙淑红.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3]杨文丽.例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
【关键词】舞蹈音乐课堂实践一、前言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音乐时,不仅要彰显音乐的特色,同时还要注重学科综合。也就是说,在注重学科综合的前提下,突出音乐自身的特点,以音乐为切入点,将其和其他艺术学科多维联动,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学科的展现形式,让学生加深音乐的理解力。音乐和舞蹈之间关系密切,在音乐教学中融合舞蹈元素,能够让音乐课堂拥有更多的活力。在舞蹈的支持下,学生可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中的内涵,他们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也因此能够达成。
二、小学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的意义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舞蹈时,都需要置身于音乐环境中。也就是说,舞蹈可以演绎音乐的内涵。任何舞蹈都不能脱离音乐,所以它的艺术性就需要基于音乐来呈现。音乐和舞蹈具有紧密的关系,前者更是后者的关键。舞蹈艺术能够借助于曼妙的身姿展现美,同时也能够保持和锻炼我们的体态和身姿,进而实现气质的塑造。人们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展现文化和情感,并在具体的动作训练中,融入这种情感的表达,提升动作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舞蹈来展现丰富的情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舞蹈元素开展相应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相应的身体律动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舞蹈动作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深刻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三、舞蹈融入音乐课堂的实践运用策略
1.运用舞蹈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强,充满活力。在教学音乐时,如果简单的进行音乐理论教学,学生必然会觉得音乐课十分的枯燥,而且也很难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就需要引入有趣味的元素,并创新相应的教学形式,才能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生动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相应的教学质量,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引入相应的舞蹈元素,这不仅能够增强教学质量,还能够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得到集中。作为老师,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创新相应的教学方式。当前小学生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当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之后,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例如,在音乐课上,老师在演绎一些经典歌曲时,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并随性的表演一段舞蹈,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更加的喜欢老师,并随之喜欢上相应的课程。作为老師,不仅因此增加了个人魅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模式。
2.运用舞蹈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歌曲的表现内容,有效的融入相关的舞蹈可以更好的增强音乐的情境表现,使音乐更具传染力和表现力。在融入舞蹈元素的时候,教师要精挑细选,既要选择与音乐本身相关的,又要紧扣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借助舞蹈元素激活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川江号子》的时候,这部作品反映的是船工辛苦劳动的情境,由于这部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住川江号子的震撼人心的场面,教师可以通过收集船夫的动作,然后编排成舞蹈,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在音乐中再现出船夫拉纤的场景,从而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表现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视觉冲击,有效的构建音乐的表现场景,增强感染力。
3.运用舞蹈辅助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喜欢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在音乐课上,如果老师仅仅进行简单的演唱模拟教学,相信很多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也不能领悟老师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因此也就不能领悟和感知音乐。此时,作为老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将音乐和舞蹈进行融合的教学设计,无疑能够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同时还能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景。此外,老师还可以将音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深刻的理解音乐和舞蹈的相辅相成关系。借助于舞蹈元素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和感知音乐,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深度。比如,在开展《孔雀轻轻跳》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现一段融合音乐的舞姿,然后询问学生刚刚老师表演的舞蹈是哪一种动物。而且老师在演绎舞蹈时,还可以让学生跟随老师,伴随着音乐一起互动,让学生自主的体悟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进而让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4.运用民族舞蹈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音乐课人文学的展现形式就是音乐及其相关文化,这点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得到认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悟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应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音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中所运蕴含的文化属性,并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学音乐时,小学教材中的歌曲大多属于民歌,这些歌曲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利用这些教材,引入相应的民族舞蹈,开展相应的舞蹈学习,将舞蹈元素和民歌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这些民歌所蕴含的相关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欣赏和感知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拓宽。例如,在教学《天堂》的时候,《天堂》是一首具有浓烈的内蒙古风情的歌曲,歌曲婉转的曲调集中表达出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壮美。内蒙古游牧民族自古就是能歌善舞,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蒙民族舞蹈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也特点,并且在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班级遴选一些具有较好的舞蹈功底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运用舞蹈表演的形式来给这首歌曲配上舞蹈,通过学生大胆的舞蹈来丰富歌曲的音乐环境,渲染音乐的学习氛围,带动班级的学习和表现的欲望。通过即兴表演民族舞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并且能够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见解,深化学生的学习感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音乐时,引入相应的舞蹈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或者歌曲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这样,学生就能够有着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欲望。当然,在教学音乐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扩展。将音乐、舞蹈、文化内涵进行有机地融合,就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4).
[2]孙淑红.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3]杨文丽.例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