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作文审题是重要的,审题难度往往也是较大的,要想赢得作文高分,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是必须的。
  一、读题训练
  1.通读材料,全面把握。
  只有全面把握了材料,不断章取义,才可能正确立意。如: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对于这一段材料,如果立意为“大谈书法或者音乐或者医术的妙处”,或者三个领域一起谈,这都是跑题的。如果只谈“要注意向大自然学习”“要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也有失偏颇,因为只关注了其中某些段落。最后一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概括了前面三段的含意,因此立意最好确定为 “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全面把握材料:一是在字面内容上全面把握,关注材料所有的要素、对象、情节、事件、特点;二是在含意上全面把握,关注整段材料的含意。
  2.找关键句。
  材料中常常有主旨句、抒情议论句,这些句子便是关键句,是打开材料含意的钥匙,需要考生重点关注。关键句大多出现在材料后半部分甚至是最后,它能概括整段材料的含意。上段材料最后一句就是材料的关键句,把握住了,就能很精准地立意了。
  3.概括情节,化繁为简。
  有些材料只是一段故事,没有代表作者观点的议论句、主旨句,那么,就要概括情节,化繁为简,从中提炼含意。如: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山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这段故事的情节可概括为: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这样一简化,寓意就昭然若揭了。
  概括情节可以先勾划要点,再连缀成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概括时,要大胆舍弃次要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再点评。
  4.梳理要点,分析角度。
  有的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含意,很难有一个中心,那么,考生就要耐心梳理这些要点,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立意写作。如: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以下的对话——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钓鱼者:“因为喜欢,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
  年轻人:“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钓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么能钓到鱼呢?”
  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钓鱼者:“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显然,钓鱼者的几句回答各有含意,分别可以得出多项立意:做一件事情,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才能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选择其中一个立意,进行写作即可。
  二、寓意探究训练
  1.理解关键句。
  找到关键句以后,还有一个理解关键句寓意的过程。同一个关键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自然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寓意。如,“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这个关键句,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任,才会改变整个世界;抱怨无益,做事最要紧;人人都要尽力,人人都要尽责。
  2.抓住情节,展开联想,物人对应。
  叙事性材料,先要概括情节,然后就要围绕情节进行联想,推广升华情节的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物,那么要对应地想如果是人,会是什么情节,有什么寓意;如果材料主人公是人,要推广地想如果应用在类似的情节上会得出什么寓意。如,上文概括的情节——“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可以进行如下联想: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才能让子女成才;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让学生成才;等等。
  3.分析结果、条件、原因。
  大多数材料其实都可以概括为“原因(条件)+结果”的模式,这是一条立意的捷径。不管你材料多复杂,往往可以概括成这种模式。得出这个模式,要立意也就不难了,立意一般都是强调原因和条件。如,上段提到的“鹰妈妈严格训练幼鹰,使幼鹰掌握了飞翔本领”,严格训练是原因条件,掌握飞翔本领是结果,自然立意可以确定为“严格要求才能成功”。
  三、立意训练
  1.联系现实,立意要有时代性。
  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有很强的时代感,才更有价值。一是要求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多看新闻,了解这个时代和社会,有更多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立意时,一定要多想想自己的立意是否紧密针对现实生活中一种观点或现象,如果针对性不强,就要作修改或者更换。
  2.联系自我,立意要扣住生活与内心。
  作文要有我,要写出青春的朝气、理想与激情,不能学固步自封的老学究。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实际出发去立意,不用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过多的政治术语,过多的圆滑世故,不属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次,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立意和选材,比如,高中学习生活,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相处的事件。即便是写议论文,也需要联系自身实际,显得更有说服力。
  3.比较推测,立意要新颖。
  立意要新颖,千人一面的作文让人生厌,产生审美疲劳。立意要新颖,需要从众多立意中进行比较选择。比如,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可以有很多立意:自立,才能拥有世界;拒绝啃老,勇敢自立;自立,才能自强;不要搀扶,自己站起来;打败懦弱的自己,勇敢自立。比较而言,后两个似更易“跳”出来。立意要新颖,还需要推测他人可能选择的立意,自己要避免与他人撞车。
  总之,可以从读题、探究寓意、立意等方面进行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只要在读懂材料和立好意之间搭好桥梁,坚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其他文献
古人养生有“六心”,谓“正心、靜心、清心、寬心、忍心、操心”;吾曰养德亦有“六心”,即“爱心、清心、诚心、信心、专心、宽心”。此六心从何而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便可。传统文化之“六心”是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对道德修养的提高大有裨益,每一个认真品尝的人都会齿颊留香。  一、爱心,以孝为先,仁慈博爱  孔夫子说,孝悌是一个人仁慈的根本。东汉的江革,于战乱中带着母亲四处逃难,孝义传遍邻里。太守为江革的孝顺所
期刊
从长远发展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融于平常一点一滴的教学训练之中,以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自我,充分体现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独立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思考  在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学生才不会一遇到问题想到的就是去找老师、找教学参考资料来获得答案,他们就会在拿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去思
期刊
在高考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  在教学《囚绿记》时,尝试把“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
期刊
面对高中的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推行,高中昔日的精英教育已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数量的增加,整体水平的下降,后进生面的增加,给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而对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有许多地方是值得赞赏的:有个性,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教师要平等、公平地对
期刊
要想做到阅读与写作的真正互动,就应该把阅读与写作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收到“双剑合璧,威力剧增”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注重各种知识的积累,在阅读时要注重“体验”和“欣赏”。多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欣赏兴趣和表达冲动,写生活中的事,写实实在在的事,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感情。使阅读和写作不再是枯燥的“搜集”和“记录”,而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
期刊
一、审题技巧  1.树立“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条来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条来表述,事实上,标准答案也是按照两条或三条来确定答案要点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对于小分值的试题,考生的思考应该简洁。  2.树立“提示”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写出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了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
期刊
从《诗经》中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到现在人们唱的“我会爱你到天长到地久,到海枯到石烂”,都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但是,有一种爱却令人肝肠欲断,那就是爱人虽在却要生离。在一个秋风渐起黄叶飘零的日子,又有一对相亲相爱的人就要分离了,那就是《长亭送别》中的莺莺与张生。《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一、情与景的交融  【端正好】选取了碧
期刊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一则好的材料往往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索,手头的有限素材也可以多次使用,写入不同的话题,快速成文。只要用得好,同样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一材多用”的常用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