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学习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是我国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的主要教育方式。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近些年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课堂的研究。分析当前中职院校农林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意在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农林专业课堂的效率,从而帮助农林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中职院校;农林专业;课程改革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院校属于同一阶段的教育,但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很大,普通高中教育主要以教学学生的文化知识为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高中教育的相关基础内容,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技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要求。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重点环节,并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农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因而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农林教师,我认为要办好中职农林专业,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林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中职院校农林专业教学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 因材施教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很多学生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希望将来能养家糊口,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性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针对文化课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中职农林专业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并且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农林专业实训指导,培养农林专业技能。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因材施教除了表现在知识技能上,还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两者和谐统一,有机结合,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分层教学,在精神层面也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格。尊重学生的特点,有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散发光芒。
2 明确农林专业教育目标
中职农林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扎实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和蔬菜生产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意识和相关常识,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政策方针和法规;
3 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中國是农业大国,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需要大量的高技术新型现代农林专业人才,所以中职农林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植物科学基础》《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社会基础》《作物生产》《蔬菜生产》为中心,结合实训指导等专业操作课程,目的是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符合农村多种经营需要的实用人才。
4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指的是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按照教师评价的目的通常有两种形式:业绩评价和教师发展评价。业绩评价主要关注短期可达到的目标,倾向于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对教师的业绩和能力做出总结,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有重要作用。比如一些学校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直接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很多教师工作的目的是获得职业升迁,甚至是为了奖金,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中职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忽视学生全方位发展。
为了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师评价方面,应该对农林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评价。建立促进农林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 建立更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结合中职农林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往的评价观念发生了变化,评价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农林专业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以及看待农林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在评价中教学相长,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农林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兴趣,建立更适应农林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农林专业人才。
6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黑板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实训指导多种教法相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农林专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实践技能。
7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目前中职院校农林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践经验型教师相当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职农林专业教学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社会应大力推进农林专业型教师的培养和奖励机制,学校应鼓励农林专业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采用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养途径,提高农林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纪程程(1988—),女,河北廊坊人,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农林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作者单位:文安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中职院校;农林专业;课程改革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院校属于同一阶段的教育,但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很大,普通高中教育主要以教学学生的文化知识为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高中教育的相关基础内容,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技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要求。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重点环节,并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农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因而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农林教师,我认为要办好中职农林专业,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林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中职院校农林专业教学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 因材施教
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很多学生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希望将来能养家糊口,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性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针对文化课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中职农林专业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并且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农林专业实训指导,培养农林专业技能。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因材施教除了表现在知识技能上,还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两者和谐统一,有机结合,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分层教学,在精神层面也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格。尊重学生的特点,有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散发光芒。
2 明确农林专业教育目标
中职农林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扎实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和蔬菜生产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意识和相关常识,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政策方针和法规;
3 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中國是农业大国,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需要大量的高技术新型现代农林专业人才,所以中职农林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植物科学基础》《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社会基础》《作物生产》《蔬菜生产》为中心,结合实训指导等专业操作课程,目的是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符合农村多种经营需要的实用人才。
4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指的是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按照教师评价的目的通常有两种形式:业绩评价和教师发展评价。业绩评价主要关注短期可达到的目标,倾向于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对教师的业绩和能力做出总结,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有重要作用。比如一些学校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直接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很多教师工作的目的是获得职业升迁,甚至是为了奖金,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中职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忽视学生全方位发展。
为了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师评价方面,应该对农林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评价。建立促进农林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 建立更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结合中职农林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往的评价观念发生了变化,评价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农林专业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以及看待农林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在评价中教学相长,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农林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兴趣,建立更适应农林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农林专业人才。
6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黑板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实训指导多种教法相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农林专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实践技能。
7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目前中职院校农林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践经验型教师相当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职农林专业教学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社会应大力推进农林专业型教师的培养和奖励机制,学校应鼓励农林专业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采用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养途径,提高农林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纪程程(1988—),女,河北廊坊人,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农林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作者单位:文安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