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包括独立院校在内的各大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及必修课程。针对目前各独立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和访谈对2014级新生做了调查,了解了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将分层次教学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分层教学 独立学院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编号: 14XHXY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48-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独立学院素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知识点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达到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但目前,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应用或技能,而有的学生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尤其在西部院校这种差异更加突出。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一种适合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式最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特点,将分层教学具体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14级新生做了相关调查,了解了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发现,大一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比较大,有的已经掌握一些基本应用,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差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待这些学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变换教学方法,仍采用一刀切的单一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独立学院受自身性质、办学特点以及办学模式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已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多媒体教室投影+电脑方式,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仍然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有时没法做到边听边做笔记,看似印象深刻,课后却容易遗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很难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难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操作性很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和理论课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上完理论课再上实验课,等上实验课时,学生已将操作要点和操作步骤淡忘,致使一些知识点在实验教学中还要进行重复,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课时资源的紧张又导致实验课程以基础与验证型实验为主,无法顾及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致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内涵及主要模式
  李少林在《整合式计算机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认为“分层教学是针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习对象,在基础知识教学前提下,综合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一种灵活教学模式。”[1] 综合已有学者观点,“分层教学”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等条件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优带差、教师引导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集体凝聚力,从而使学生整体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是一种尊重人性的教学,它努力使所有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个别化”学习的模式,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本研究主要应用的是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首先,教师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做一次深入的调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状况等条件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其次,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以优带差、教师引导的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集体凝聚力,从而促使学生整体得到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笔者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班5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教学。
  (一)按学生基础分层
  根据独立学院特点对学生实施分层,首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摸底,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即选修和必修层,将知识薄弱和中等水平的学生一并归入必修层中。免修层中学生最少,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很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此外,除了对计算机有较高兴趣之外多数还掌握一到两门的软件知识,鉴于此,将选修层的学生确定为小组长。必修层中学生比较多,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没有系统的掌握,对于部分计算机基础操作运用不够灵活。根据学生分层结果,将选修层确定为8人,必修层44人,分为8组,四组6人,分别由选修层中的成绩位于前四名的学生担任组长,四组5人,由选修层中成绩位于后四名的学生担任组长。
  (二)教学方法分层
  在分层次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必修层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水平,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时,大多数理论内容点到为止,对于必修层中基础薄弱的同学,则需精讲、细讲。对于实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只对学生掌握生疏的操作部分作讲解,学生不熟练的小部分操作由组内组长或者组内操作较好的学生进行互助辅导;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全班操作好的的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起帮辅作用,让学生作为实验课堂中的主体。   (三)实验环节分层
  实验操作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实验课中讲授的各种操作,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不但能够理解,熟练操作,还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能否接受并消化,将在实验课程的每一环节中体现出来。由于必修层中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最薄弱,接触电脑少,因此,在实验课的讲解中,采取“以优带差”的方法,教师首先讲解实验操作知识点,然后让必修层的学生练习,教师再对各组组长讲解案例,再让组长对组员讲解案例并进行辅导和分工,教师结合每组案例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记录下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师还可进行阶段性的展示学生作品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记录学生的得分。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效果
  (一)提升了教师的能力
  通过组织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安排分层教学策略等,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和应变能力,较高层次选修课程的讲解一方面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出挑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全面地提升。
  (二)促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中,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放慢了教学速度,给学生争取了学习的机会,鼓励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潜能;对于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学生,扩展了他们的外延知识,并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了免修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总之,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水平之上得到了提高。
  (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
  实施分层教学,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并且能集中精力对所教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作好铺垫;此外,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更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的面很广,主要侧重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将学院新生的原有计算机水平和针对性培养有机结合,即有利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又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提供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独立学院计算机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少林. 整合式计算机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 [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06):137-138.
  [2]王永梅,何如海.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现实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3]谷红梅,传媒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12).
  通讯作者:
  吴月红,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在超薄和延展性较好的光电设备应用中,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不仅拥有可发射性的亮态激子,还具有非常丰富的非发射性的暗态激子,其中暗态激子包括动量禁阻的间接激子和类似于三线态的自旋禁阻激子,并且在二维的光电设备中,当材料被光学或者电学激发后,所形成的激子中暗态激子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有效捕获TMDs材料中的亮激子、暗激子并且充分理解激子的传输机制不仅是一种兴趣驱导也是一种技术挑战。在这里,我们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和超快瞬态反射光谱等光学测试手段发现在WSe2/MoT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11-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往往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就要结合这一基本规律进行"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有趣的真实情景,帮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促使他们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那么,该如何开展"情境教 学"呢?本文着重从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理念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必要的评价模式,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模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学评价的重心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教育评价从重结果到重过程,这是现代教育评价在内容上的重大改革。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不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所以也就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愉悦。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束缚了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帮助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袋也是形成性评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理工科双语教学的两种基本模式,探讨了它们各自的利弊。通过对比、总结,文章还提出一种优化的教学模式,即借助其他教辅工具,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课程体系分段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突破目前双语教学瓶颈的主要办法。  【关键词】双语教学 理工科 教学模式优化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2015年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理工科双语教学团队”;厦门理工学院2014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GL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18-01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是很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一、用言传身教传递情感教育  老师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
期刊
在自然界中,C-C键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医用药物和有机材料中。伴随着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C-C键的构筑仍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核心课题之一。作为一种独特形成C-C键的方式,Minisci反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构建C(sp2)-C(sp3)键的重要方法。传统上构筑C-C键的方法一般都使用了金属催化。但是随着大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如何使用无金属,更环保,更有效的方法来构筑C-C键已是众多有机化学工作者关注热门的课题。本论文从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以医用药物中广泛存在的两种含氮杂环为反应
【摘要】“慕课”(MOOCs)是信息化课程建设的一种。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趋势来看,“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倒逼高校提高信息化课程的建设质量,三是有利于整合当下破碎化的课程资源。  【关键字】慕课 课程信息化建设 课程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本研究揭示汉语标题分为四类,英语论文标题分为五类;标题汉英翻译有三个原则:原则1: 尽量避免动词(包括动名词)的使用;原则2:非得使用动宾结构的时候,使用动名词短语;原则3:.避免在没有动词的标题中使用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研究发现,翻译汉语标题的好坏关键在于正确使用介词短语。  【基金项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  【关键词】论文 标题 翻译 三原则  【中图分类号】H
期刊
【摘要】筆者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发现:不少高中学生尽管他们能识别和掌握了一定量识别词、短语、句子、语法等直观语言信息,然而随着阅读量增大及阅读速度加快,其英语阅读有效性却未见提高。这一现象正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就从非直观性语言信息对提高英语阅读有效性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高中生阅读英语阅读有效性。  【关键词】直观语言信息 非直观性语言信息 有效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Abstract】Tennessee William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laywright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During his lifetime, Williams creates many famous plays such as The Glass Menagerie, A Street Car 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