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乡镇小学是乡村和城镇人口融合的小学,随着乡镇和工业区合并,外来增多,不同背景的学生加速融合,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本文旨在简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数学素养 “两极分化”形成的成因,找出精准帮扶“学困生”转变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初步探索出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学困生”转化的模式,录制适合“学困生”个别辅导微视频改变“学困生”辅导方式,逐渐缩小两极学生差距,让人人在数学上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素养 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25-01
一、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成因
(一)家庭因素
外来务工人员、乡镇、农村学生融合,各类型的学生文化背景和原有生活习惯不同,组成了独特的学生群体。产业转移、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社會阶层,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恶化。家长为了生计奔于疲命,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制约了孩子的发展,从而也形成了不同水平学生。
(二)教材因素
从2013年开始使用的部编教材,内容较难,练习多且难度达,内容跳跃性大,留白多,这样的难度设置,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内化,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才能外化。农村孩子知识结构单一,部分的数学思考以及综合实践的内容部分调至原来属于“奥数”的内容调整到融会贯通的范围,呈现的生活场景多数在大城市才能见到,让农村的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三)学生因素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可定会不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如果常怀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必定能促进学生的进步。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家长每天忙着糊口,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缺乏较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不能在一年级形成,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严重的障碍。
学生从幼儿园来到一年级的学习,知识跳跃性大,思维要求高出了许多。学生一旦遭受学习上的挫折无法得到及时帮助,必定形成数学素养两极分化的问题。
(四)教师因素
在农村学校中,教师年龄偏大,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编制严重不足,教师兼科问题严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多用“时间+汗水”的方法,题海战术大行其道,谈不上学生基本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素养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结合,兼顾全体学生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和分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说要根据学生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延伸到今年,不应该单单是因学生的“材”,还要因教材的“材”实施教学。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课本的情境如下:
浓缩液和水是无形的东西,学生动手操作的难度也很高,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些未能接触到清洁剂这样的物品,这样生活情景使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情境转变成学生熟悉的可以操作的生活场景。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提高课堂效益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创设可交互的实验情境,放手让学生进行猜测、实践、论证,能使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如:在讲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时(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白雪公主穿上面的服饰,可以有几种穿法?
让学生自由的拉动上衣和下装,配搭成不同的形象,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益。
(三)生生互助与微视频辅导合力,缩小两极学生差距
制定好学生互助计划,优秀生辅导中层生,中层生辅导后进生,又以后进生存进中层生。这样的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缩小了两极学生的差距。
同时也要注意,毕竟学生在校时间只有6小时,课后的辅导尤其重要。组织年轻教师录制个性化辅导视频,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重复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对学生帮助应该是巨大的。
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同家庭状况、城乡学校差别大,学生流动性等问题摆在广大教育者的面前,小学生数学素养两极分化加剧发展。学困生缺乏自信心、厌学、情绪低落。教师想要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要加强自我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与关怀,提高课堂的效益,对于促进新课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陈爱民.走出学困生帮扶的沼泽地——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及转变策略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35):48-50.
[2]陈少华.人格发展与教育:让你的孩子更有个性[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3]刘胜东.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15(5):80-80.
[4]马亚梅.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4):121-122.
[5]杨九诠,李铁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素养 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25-01
一、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成因
(一)家庭因素
外来务工人员、乡镇、农村学生融合,各类型的学生文化背景和原有生活习惯不同,组成了独特的学生群体。产业转移、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社會阶层,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恶化。家长为了生计奔于疲命,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制约了孩子的发展,从而也形成了不同水平学生。
(二)教材因素
从2013年开始使用的部编教材,内容较难,练习多且难度达,内容跳跃性大,留白多,这样的难度设置,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内化,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才能外化。农村孩子知识结构单一,部分的数学思考以及综合实践的内容部分调至原来属于“奥数”的内容调整到融会贯通的范围,呈现的生活场景多数在大城市才能见到,让农村的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三)学生因素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可定会不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如果常怀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必定能促进学生的进步。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家长每天忙着糊口,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缺乏较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不能在一年级形成,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严重的障碍。
学生从幼儿园来到一年级的学习,知识跳跃性大,思维要求高出了许多。学生一旦遭受学习上的挫折无法得到及时帮助,必定形成数学素养两极分化的问题。
(四)教师因素
在农村学校中,教师年龄偏大,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编制严重不足,教师兼科问题严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多用“时间+汗水”的方法,题海战术大行其道,谈不上学生基本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素养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结合,兼顾全体学生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和分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说要根据学生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延伸到今年,不应该单单是因学生的“材”,还要因教材的“材”实施教学。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课本的情境如下:
浓缩液和水是无形的东西,学生动手操作的难度也很高,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些未能接触到清洁剂这样的物品,这样生活情景使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情境转变成学生熟悉的可以操作的生活场景。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提高课堂效益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创设可交互的实验情境,放手让学生进行猜测、实践、论证,能使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如:在讲授数学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时(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白雪公主穿上面的服饰,可以有几种穿法?
让学生自由的拉动上衣和下装,配搭成不同的形象,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益。
(三)生生互助与微视频辅导合力,缩小两极学生差距
制定好学生互助计划,优秀生辅导中层生,中层生辅导后进生,又以后进生存进中层生。这样的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缩小了两极学生的差距。
同时也要注意,毕竟学生在校时间只有6小时,课后的辅导尤其重要。组织年轻教师录制个性化辅导视频,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重复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对学生帮助应该是巨大的。
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同家庭状况、城乡学校差别大,学生流动性等问题摆在广大教育者的面前,小学生数学素养两极分化加剧发展。学困生缺乏自信心、厌学、情绪低落。教师想要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要加强自我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与关怀,提高课堂的效益,对于促进新课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陈爱民.走出学困生帮扶的沼泽地——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及转变策略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35):48-50.
[2]陈少华.人格发展与教育:让你的孩子更有个性[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3]刘胜东.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15(5):80-80.
[4]马亚梅.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4):121-122.
[5]杨九诠,李铁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