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是影响个体生长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校园文化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驱动学生有效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时,教师需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用“职业”来构建校园文化,使校园环境充满“职业”性,使学生通过与校园环境互动,增强职业认知,建构职业道德行为,为今后有效地参与职业生活夯实基础。本文将结合职业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经验,阐述利用“职业”建构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建构策略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新时期,驱动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目的之一。校园文化是驱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地建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们创设出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熏陶,实现有效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所构建的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需要凸显出“职业”性。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利用“职业”建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使学生在“职业”环境的作用下,增强职业认知,建构职业道德行为,为今后有效地参与职业生活夯实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职业”建构物质文化
  物质是文化的载体,物质存在于现实中。在体验校园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与物质环境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受到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实现发展。师生是校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所有的校园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师生的参与。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也是如此。所以,在实施中职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主体,引导他们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建构具有“职业”性的物质环境。
  具体地,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在学校的角角落落书写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有关的话语,使学生们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而且,如此创设物质文化环境,还可以使整个校园中洋溢着浓浓的职业气息。此外,我们还在教学楼大厅里设置了书架,摆放了与职业需求、发展有关的书籍,驱动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储备丰富的职业知识,同时借由学生的切身实践为校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此外,我们还鼓励各个专业在教室里张贴本专业或相关职业的劳动模范图片,使学生们在与教室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受到榜样的熏陶。
  在建设物质环境时,教师应该去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主动投身于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运动,喜欢锻炼身体,本身要想促使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就需逐步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我就认真了解了学生的运动需求,在宿舍区域内安装羽毛球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羽毛球场的建设过程。学生的干劲十足,他们很愿意展现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由于在住宿区域内,学生也非常用心。除此之外,我校在建设足球场、篮球场等多个运动场地时也非常用心,尽量保障学生的运动需求,让学生通过科学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除此之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楼道等公共区域,我们也会粘贴本校的校风校训或者是活动计划,主动打造文化长廊。
  二、用“职业”建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展现的。在开展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校园活动的丰富,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乐趣,增强归属感,切实地将自己作为校园中一份子。对此,在构建中职院校校园文化时,我们以“职业”为指导,创设多种多样的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除了以上以上价值之外,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职业认知,形成职业道德。
  以职业竞赛活动为例,这是提升中职生职业技能,塑造中职生职业品行的主要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大部分中职生对职业竞赛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本地区创设的各种职业竞赛活动,张扬了个性。基于此,我们借鉴职业竞赛活动的优势,联系各个专业学生的发展情况,和专业教师以及班主任合作,通力开展具有本色特色的职业竞赛活动。如针对旅游专业,我们创设了编创导游词,导游讲解竞技等活动,驱动本专业的学生参与,并通过切身体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如此活动的实施,不仅使得校园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还使学生们通过自主体验丰富了精神世界,便于提升发展效果。
  除此之外,建设精神文化的方式还有很多,重点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认识,改善学生的精神食粮,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比如,我校与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旨在及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顺利适应职业生活。为此,我就与这些企业单位达成了共识,即让学生积极学习企业文化,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便切实优化学生本身的精神食粮,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者,我校也非常重视校风校训的培养与宣传,会定期组织主题讲座,以及校园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习本校的发展史,以及每一条校风校训的具体内容。
  三、用“职业”建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文化活动,是确保校园中的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在传统的中职院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导致制度文化建设效果不佳。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将他们的需求转化为制度,不但可以使他们获得需求的满足,增强体验校园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通过切实地践行一切制度,学会约束自我,增强发展水平。对此,在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时候,我们鼓励学生们以“职业”需求为指导,自主地设定各种制度,创设各种制度活动。
  比如,学生们在今后从事工作的时候,参与的工作岗位是不同的。在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活动的时候,需要遵守不同的规则。基于此,在建构校园制度文化的时候,我们以各个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指导,鼓励他们设定具体的制度,在日常学习中自主践行,从而践行良好的职业行为,为有效地参与工作夯实基础。这只是整体的学校制度规則,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提出了统一要求。其中,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管理活动的,所以各个班级也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细化到纪律规则、卫生规则、活动规则、学习规则、实训规则、物品使用规则等等,各个班级的学生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与同班同学合作讨论,基于班级特色去设计相应的规则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制订班级制度时,各班级也要明确规定具体的奖惩制度,对待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构建生生自管、相互监督机制,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优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另外,在建设制度文化时,我还会整理出现代社会公共参与制度,根据不同的场合去整理社会公约、明确制度,据此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方法,希望学生能够按照社会公约制度去束缚自己、管理自己,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制度意识。
  总之,在建设中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地遵循职业院校的特点,将职业融入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活动中,营造出浓郁的职业氛围,使学生们通过与校园环境互动,受到职业熏陶,潜移默化地发展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汶民,刘淑祯.浅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及其策略——山东省“‘自成一脉’县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302-303.
  [2]燕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中职校园社团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236-237.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下一种比较新兴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外时间的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能够成为互动的平台。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有必要多多关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生物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使得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生物水平获得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研究翻转课堂在
期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全球化进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长。如今的外语人才除了要求翻译能力外,也需要他们具有翻译专业领域的能力,例如,汽车、工程、经济等方面。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个专业的专有名词和特殊句型亦日渐丰富,外语人才也面临着庞大的记忆需求。本文总结了构建金融方向日汉双语语料库和小范围的应用推广的经验,期望可以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士将语料库推广到更多专业层面和课堂教学上。  【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其优势弥补了传统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缺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研究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并提出中职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会计,课程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选集、文选、著作除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出版外,使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译本也陆陆续续出版发行。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和干部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和政策、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家总体情况和知识动态、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主要探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著作的维吾尔文翻译情况的同时,对这些著作翻译的实际意义
期刊
【摘要】非团员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当前急需关注的大问题,学校要从以下几个路径培养非团员学生的政治认同: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政治认知;二是创设浓厚氛围,提升政治意识;三是创设条件,强化实践体验;四是树立典范,进行榜样引领;五是加强认同评价考核,建立健全机制。  【关键词】高中非团员学生、政治认同、实践路径  高中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关键时期。2018
期刊
背景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二節《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课时。旨在让学生探索坐标轴上的点、平行于坐标轴及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和转化意识。  教材分析  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为下一章“一次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已经会由点找坐标、由坐标找点,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教学案例:  第一环节 导入明标  师: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并且由于年龄因素在情绪控制力方面也不够成熟,因此中职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部分中职学生还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性格特征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念与安全意识观念。本文简要分析,对中职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命安全教育;教学策略  在中职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期刊
【摘要】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与态度,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农村中学劳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农村地区耕地面积广,学生们接触到的劳动知识也较为宽泛,同时,农村的经济结构特点使学生进行耕地劳动的机会较多,劳动教育几乎是农村中学教育必不或缺的内容。  【关键词】农村中学;劳动教育;重要性;策略  谈起农村的教育不可避免的就要谈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业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教育领域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发重视。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而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理性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
期刊
【摘要】人文素养指人文学科的研究能力、人文学科、知识水平体现出人的内在的品质。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奇葩,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厚重的爱国主题都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熏陶和灵魂的净化,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唐诗;心育;审美;人文素养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产生跟繁荣的唐朝经济密不可分,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涌现了一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