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文化的体现,诗歌翻译也是文学翻译中最为艰难的存在。笔者选取法国诗人魏尔伦的《秋歌》作为母本,尝试对其三个汉译版本进行对比,小议它们各自优缺点所在,在学习译者策略的同时引出一点对诗歌翻译的思考。
【关键词】: 秋歌;韻律;翻译;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语言,语言中最纯粹的艺术当属诗歌,因此,诗歌翻译应该算是文字翻译的精髓部分了。理论上讲,任何文本均可达到不同语言间的随意转换,而实践却证明这个过程中的不可译因素远比想象的要多许多,它们尤其突出体现在诗歌翻译方面。世界上的语言有千百种,各有其特点,但音乐性是任何语言都具备的共性。不管何种文字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既得出了该语言的韵律感,而这也是早期文学作品得以口口相传的最大动因,诗歌便是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典型。不同的文化孕育出各色的言语符号,因而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律特征。
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掌控着韵律的节奏,使其在高高低低的有序排列中流露出个人起伏的情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几近完美的艺术效果。当然,这种韵律感必须以源语的语言特点为基础。而谈及诗歌翻译,虽然译者能够尽力模仿原作的形与神,但语言的节奏感很多时候会遗失殆尽。众人都知诗歌难译,原因就在于使译作同时兼具源语作品的形似、神同和律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文化及语言之间既定的差异性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无限靠近源语作品的可能,绝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
然而,在形、神、律三者无法兼得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诗歌神韵的传达是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存在。尤其在法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这两种语言的差距非常之大,要想在法诗汉译的过程中做到三者统一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抓住诗歌神韵就成为了翻译的关键。下面,我们以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著名的诗作《秋歌》为母本,对它三个不同的汉译版本来做实例分析:
原作:
Chanson d’automne
- Paul Verlaine
Les sanglots longs
Des violons
De l'automne
Blessent mon coeur
D'une langueur
Monotone.
Tout suffocant
Et blême, quand
Sonne l'heure,
Je me souviens
Des jours anciens
Et je pleure
Et je m'en vais
Au vent mauvais
Qui m'emporte
De?à, delà,
Pareil à la
Feuille morte.
译文:
A.(无名,现代)
秋日提琴
呜咽的惆怅
孤寂的颓靡
我心伤
钟响时
我哽咽苍茫
回忆往事
泪雾扬
如枯叶
我随风摇曳......
B.(灵石,现代)
秋日里
呜咽的
小提琴
单调的
忧郁里
慰我心。
钟响时
我窒息
而惊惕
黯回想
旧时光
我哭泣。
恍惚间
狂风卷
我飞离
近又远
如一片死叶子。
C.(许渊冲1921~)
长久听泣,
秋天的
梵哦玲
刺伤了我
忧郁
枯寂的心。
使人窒息,一切,
又这样苍白,
钟声响着,
我想其
往昔的日子
不觉泪落。
我,宛如转蓬
听凭恶风
送我漂泊
海北天南
像一片枯叶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汉译版本。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算是直接的翻译作品,而更像是译者在充分感知魏尔伦通过《秋歌》宣泄出的情绪之后,一次独立的自发性的模仿创作。可以看出,这个版本基本上放弃了原诗最基础的形式美,更多的只是传达出了类似原作的一种忧伤情绪,这样的译文最多只能算是做到了诗歌翻译所要求的“神同”。
相比之下,第二个汉语译文的韵脚则是这三个版本中最整齐的,译者将其分别落在i, e, in元音上,且每个句子都是由三个汉字组成,在文字排列形式上肯定是最接近原版诗歌的。该译者在“形似”和“律一”的追求上近乎完美,这是它最大的优点,却也是它最大的败笔。过分的刻意让译入语作品丧失了绝大部分的神韵美感,没有了吟唱起原作之后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浅浅的忧伤。
最后一个版本堪称这首法语诗歌的汉译典范,它出自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之手。从诗性上来说,这版译文兼具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形似、神同、律一,实为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许先生在保持原作的神韵上极大的兼顾了译入语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有能力充分领会源语作品中所蕴含的神韵,更要对译入语有着超乎寻常的控制力。在许先生的翻译中,我们摘出一个小例:“梵哦玲”对译法文的“violon”,利用汉语的三个字对译法语词的三音节,不仅在音感上得到共鸣,更达到了艺术形象的统一。许渊冲先生用他的译文向我们成功地演示了一个优秀译者应具备的过硬素质,达到了汉法双语之间的高度契合,精准而完美的让魏尔伦的《秋歌》生长在了汉语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经典的示范。
综上所述,身为译者,不论使用怎样的翻译技巧,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源语诗作的美感。因而,诗歌翻译永远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中寻求形神统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刍议法国诗歌的翻译 [J].马彦华, 程家荣. 法国研究. 2011(01)
[2]. 形似的美感——译泰勒诗歌《捕捉苍蝇的蜘蛛》偶得[J]. 高黎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3]. 外国诗歌出版翻译难点与艺术性体现[J]. 韩雪. 出版广角. 2016(02)
[4]. 关于诗歌特点的商榷[J]. 王长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01)
【关键词】: 秋歌;韻律;翻译;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语言,语言中最纯粹的艺术当属诗歌,因此,诗歌翻译应该算是文字翻译的精髓部分了。理论上讲,任何文本均可达到不同语言间的随意转换,而实践却证明这个过程中的不可译因素远比想象的要多许多,它们尤其突出体现在诗歌翻译方面。世界上的语言有千百种,各有其特点,但音乐性是任何语言都具备的共性。不管何种文字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既得出了该语言的韵律感,而这也是早期文学作品得以口口相传的最大动因,诗歌便是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典型。不同的文化孕育出各色的言语符号,因而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律特征。
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掌控着韵律的节奏,使其在高高低低的有序排列中流露出个人起伏的情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几近完美的艺术效果。当然,这种韵律感必须以源语的语言特点为基础。而谈及诗歌翻译,虽然译者能够尽力模仿原作的形与神,但语言的节奏感很多时候会遗失殆尽。众人都知诗歌难译,原因就在于使译作同时兼具源语作品的形似、神同和律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文化及语言之间既定的差异性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无限靠近源语作品的可能,绝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
然而,在形、神、律三者无法兼得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诗歌神韵的传达是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存在。尤其在法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这两种语言的差距非常之大,要想在法诗汉译的过程中做到三者统一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抓住诗歌神韵就成为了翻译的关键。下面,我们以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著名的诗作《秋歌》为母本,对它三个不同的汉译版本来做实例分析:
原作:
Chanson d’automne
- Paul Verlaine
Les sanglots longs
Des violons
De l'automne
Blessent mon coeur
D'une langueur
Monotone.
Tout suffocant
Et blême, quand
Sonne l'heure,
Je me souviens
Des jours anciens
Et je pleure
Et je m'en vais
Au vent mauvais
Qui m'emporte
De?à, delà,
Pareil à la
Feuille morte.
译文:
A.(无名,现代)
秋日提琴
呜咽的惆怅
孤寂的颓靡
我心伤
钟响时
我哽咽苍茫
回忆往事
泪雾扬
如枯叶
我随风摇曳......
B.(灵石,现代)
秋日里
呜咽的
小提琴
单调的
忧郁里
慰我心。
钟响时
我窒息
而惊惕
黯回想
旧时光
我哭泣。
恍惚间
狂风卷
我飞离
近又远
如一片死叶子。
C.(许渊冲1921~)
长久听泣,
秋天的
梵哦玲
刺伤了我
忧郁
枯寂的心。
使人窒息,一切,
又这样苍白,
钟声响着,
我想其
往昔的日子
不觉泪落。
我,宛如转蓬
听凭恶风
送我漂泊
海北天南
像一片枯叶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汉译版本。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算是直接的翻译作品,而更像是译者在充分感知魏尔伦通过《秋歌》宣泄出的情绪之后,一次独立的自发性的模仿创作。可以看出,这个版本基本上放弃了原诗最基础的形式美,更多的只是传达出了类似原作的一种忧伤情绪,这样的译文最多只能算是做到了诗歌翻译所要求的“神同”。
相比之下,第二个汉语译文的韵脚则是这三个版本中最整齐的,译者将其分别落在i, e, in元音上,且每个句子都是由三个汉字组成,在文字排列形式上肯定是最接近原版诗歌的。该译者在“形似”和“律一”的追求上近乎完美,这是它最大的优点,却也是它最大的败笔。过分的刻意让译入语作品丧失了绝大部分的神韵美感,没有了吟唱起原作之后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浅浅的忧伤。
最后一个版本堪称这首法语诗歌的汉译典范,它出自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之手。从诗性上来说,这版译文兼具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形似、神同、律一,实为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许先生在保持原作的神韵上极大的兼顾了译入语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有能力充分领会源语作品中所蕴含的神韵,更要对译入语有着超乎寻常的控制力。在许先生的翻译中,我们摘出一个小例:“梵哦玲”对译法文的“violon”,利用汉语的三个字对译法语词的三音节,不仅在音感上得到共鸣,更达到了艺术形象的统一。许渊冲先生用他的译文向我们成功地演示了一个优秀译者应具备的过硬素质,达到了汉法双语之间的高度契合,精准而完美的让魏尔伦的《秋歌》生长在了汉语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经典的示范。
综上所述,身为译者,不论使用怎样的翻译技巧,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源语诗作的美感。因而,诗歌翻译永远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中寻求形神统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刍议法国诗歌的翻译 [J].马彦华, 程家荣. 法国研究. 2011(01)
[2]. 形似的美感——译泰勒诗歌《捕捉苍蝇的蜘蛛》偶得[J]. 高黎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3]. 外国诗歌出版翻译难点与艺术性体现[J]. 韩雪. 出版广角. 2016(02)
[4]. 关于诗歌特点的商榷[J]. 王长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