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产党执政使命是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立论基础。在引领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的改善生活领导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环节的改善生活主体论;“三步走”战略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步骤的改善生活路线图;“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两个基本要求。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路径:改革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改革的标准是以最终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为价值导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开放的实质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内蕴着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他不是从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出发,而是基于人民生活需要不断改善的朴实道理,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如何开创的问题。重温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基于這样的初心和使命,邓小平高度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问题,认为这既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执
政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大声疾呼:“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是尖锐地指出:“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重温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立论基础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善于从恢宏视野、用平实语言来阐述重大的现实课题。他关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重大现实课题的深层思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产党执政使命是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立论基础。三大立论基础可谓宏大,但邓小平的表述语言又十分朴实。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来思考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哲学大讨论,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积极支持这场大讨论,引导全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思考最多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而他思考的切入点,就是打破“两个凡是”,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社会流行观念本身,而是内蕴于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强调:“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现实中,意识的这种限制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因而是同财富的一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这即是说,不能仅从观念本身的变化来解释时代的变化,而要追根溯源,从物质经济关系的维度来阐释国家、社会、时代乃至观念解体的深层原因。
正是遵循上述马克思对唯心史观进行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邓小平高度关注人民现实生活的改善,开展了对“两个凡是”的批判。1977年5月24日,尚未完全复出的邓小平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
平反的问题,……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理解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还要从1975年邓小平为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国家混乱局面所作的一系列努力说起。这些努力实际上就是后来改革的一种准备或最初尝试,当时称为“整顿”。《邓小平文选》第2卷收入1975年的9篇文章,全都是邓小平关于各方面进行“整顿”的重要讲话。而讲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党要多讲“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一大局。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一九八O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邓小平对经济大局的认识,体现了其对人民现实生活的关注,也体现了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史观基本精神的弘扬。
在邓小平的努力下,各项工作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其实质就是要清扫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切实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回应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期待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始终是与回应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期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离不开人民生活的切实改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正是从这两者相结合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一问题的。1978年9月,他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工作汇报时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 神面貌好一些。”这一讲话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一定是有利于生产力提高、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美好社会。不难发现,这一思路与邓小平后来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定义。这一经典定义,既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正是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初心出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从共产党执政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共产党执政使命的核心要义。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改善生活的具体要求也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初,人民关于生活改善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面貌。邓小平不仅十分清楚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而且善于从政治高度来看待改善人民生活的特殊重要性。他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认为,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乎共产党执政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
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这一历史事实,邓小平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因此,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邓小平关于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战略定力,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邓小平看来,把经济建设搞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物质文化生活,是确保共产党执政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一、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多维内容
在引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系列重要论述,构成内蕴丰富的理论体系。概而言之,主要包括改善生活领导论、改善生活主体论、改善生活路线图、改善生活双维度、改善生活着力点五个维度的内容。
(一)改善生活领导论: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还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只能寄托于民族复兴;而要實现民族复兴,需要有力挽狂澜的“主心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表明,这一“主心骨”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的奋斗目标,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站起来”,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政治前提。这一前提条件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富起来”,则是人民实现“站起来”之后关于改善生活的新期待。这一新期待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邓小平认为,“三大改造”任务完成以后,“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而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他指出:“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道理很简单,没有党的坚强领导,现代化建设就没有了“主心骨”,就会离心离德,什么事情也搞不成;没有党的坚强领导,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富起来”的更高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强调党的领导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反复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
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无疑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更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与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剖析,强调“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
(二)改善生活主体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环节
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走群众路线,则是党的正确领导的必然要求。质言之,改善人民生活,既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又要靠群众自身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信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邓小平看来,人民群众既是幸福生活的享受主体,更是幸福生活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更有改善生活的聪明才智。譬如,改革开放之初,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普遍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劳动效率,也迅速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而农村“包产到户”的试验,就不是某个领导的发明,而是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大胆探索。1992年,邓小平对此回忆说:“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他本人的贡献,则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政策层面加以推广,更好地满足人民改善生活的需要。 (三)改善生活路线图:“三步走”战略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步骤
“海外学者对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进行了比较,称孙中山为‘革命之父’,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之先河;称毛泽东为‘建国之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创建了新中国;称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之父’,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国内则尊称邓小平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为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了蓝图,为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具体路线图。
第一,從“硬道理”出发规划改善人民生活的路线图。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最强烈的愿望。但无论是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编》、洋务派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革新方案,还是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都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真正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实际上也是一个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宏伟目标。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迅速改善人民生活,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期间发生了不少曲折和失误。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句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硬道理,硬就硬在发展问题不仅是关乎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发展前途命运、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政治问题,而且也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能否得到改善的民生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正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了一个力图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二,提出“解决温饱 实现小康 基本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如何通过发展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现实期待、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纸上谈兵的空洞计划显然不行,而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包括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和具体步骤等具体内容。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1979年10月,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同年12月,他在与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交谈中,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出初步构想,即在20世纪达到小康状态。
在1982年召开党的十二大前夕,邓小平又提出了小康目标实现之后的更大目标,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从邓小平小心翼翼的遣词用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现代化的规划充满现实主义精神。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完整地提出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O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②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把这一“雄心壮志”写入报告,正式提出“解决温饱 实现小康基本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从发展战略与改善生活的关系来看,每一步发展战略都直接关乎人民生活的改善。更准确地说,邓小平所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本身就是对人民关于改善生活期待的一种直接回应。
(四)改善生活双维度:“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在思考改善人民生活问题时,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是他最为关心的方面,这主要是基于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1980年,邓小平在与赞比亚总统交谈时指出:“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因此,改变中国人“太穷”的现实,满足人民吃饱穿暖的“温饱”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康”生活目标,就成为当务之急。
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旨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工作”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和核心部分,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一“中心工作”不能动摇的极端重要性。他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要‘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地抓经济建设。这些极富邓小平个人语言特色的、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既是基于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深刻教训,又是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具体体现,更是他对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切关心和对人的解放问题的深层思考。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生活与人的解放”辩证关系的观点:“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应该指出,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是基础性的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之所以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就在于其“设计”具有总体性:不仅对物质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规划,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还同时注重中国人精神生活现代化内容的规划布置,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构成人民关于改善生活期待双重维度的内容。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而走这样的弯路,则是与人民改善生活的期待背道而驰的。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针对一段时间社会风气有所变坏的现象,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对贪污、行贿、盗窃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 正是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出发,邓小平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着力点,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靠理论空谈,“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忽视包括思想工作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忽视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贪污腐败现象就会严重起来,社会风气就会变坏,改善人民生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才能更好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人民生活得到真正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四有新人”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依靠力量,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最终目的。
二、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路径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交代:“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他还特别告诫:“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质言之,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路径,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一)改革的目的: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前文已经指出,邓小平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审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他强调,必须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更好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也是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层理论逻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果不进行改革,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甚至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人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就调动不起来,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就会落空。而如果改革不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依归,就会步入歧途而走向失败。苏联戈尔巴乔夫在所谓新思维的误导下进行的改革惨遭失败,就是一个深刻教训。“戈尔巴乔夫始终不了解经济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是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空喊抽象人道主义的所谓新思维,其结果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时候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美好期待的改革开放之路。
(二)改革的标准: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最终价值导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对于“两个凡是”的错误有了深刻认识,对推动改革达成了重要共识。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邓小平对此有清醒的预判,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改革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具体利益,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在过去的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是和“计划经济”划等号的,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出现。有人对于搞市场经济忧心忡忡,担心“改革”会变成“改向”,总是在“左”的思维惯性作用下,要问一问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不主张搞抽象的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但不争论,不等于邓小平对改革心中没底;相反,邓小平心中有杆秤,对改革开放成功与否有其判断标准。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包括“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在内的综合性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尤其是改革开放领域的逻辑延伸。这一标准的核心价值指向,就是要努力满足人们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第一,在“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而正如前文所述,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来都是与改善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第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人民的利益,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為“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结底是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开放的实质:改善人民的生活
“改革”与“开放”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开放意味着改革,打破僵化封闭,实行开放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另一方面,改革要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都要扩大。因此,邓小平从来都是把改革与开放放在一起来谈。他说:“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 邓小平非常重视对外开放政策,将其视作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之所以把“对外开放”视作基本国策,而非权宜之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政策能否正确执行,直接关乎人民生活能否切实改善。质言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吸收于我有用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首先,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历史正转变为世界历史。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则是与交往的扩大、狭隘的地域性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相伴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事业“作为
‘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言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展望。邓小平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主题转换与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等重大现实问题。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社会主义要赢得发展,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指出:“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而如果不能发展起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改善人民生活也无从谈起。
其次,对外开放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如何促进而不是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必须把握好的现实问题。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是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尽管“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注重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邓小平的智慧就在于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正是基于手段与目的的辩证思考,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发展经济的手段,创造性地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构想。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辩证关系谈话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多年的实践也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深层意蕴与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
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三个标志性话语,是对中国人民逐步改善起来的美好生活画卷所作的经典概括。“富起来”,是中国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引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義本质要求和共产党执政使命,对如何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一系列深刻思考。他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内蕴着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他不是从社会主义抽象原则出发,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课题,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基于人民生活需要不断改善的朴实道理,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如何开创的问题。因此,“改善人民生活”,就内蕴了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逻辑。这一朴素理论逻辑直接来源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揭示了一个容易为人忽视但又最为重要的朴实的道理:“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邓小平正是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改善生活的合理期待中,来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有力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越性,来辩证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
新时代重温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
第一,习近平发展了邓小平改善生活领导论和改善生活主体论的观点,提出新时代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要顺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
“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和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二,邓小平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变为现实,但这不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终点,而是开创更美好生活的新的起点。为了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立足中国发展的新实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
第三,习近平在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思路的基础上,顺应人民在新时代更广范围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对总体布局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要求。而满足这种新需要、新期待、新要求的根本路径,依然只能是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之路。当然,新时代对改革开放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习近平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生活“美好”与否,既有客观评判标准,亦有主体主观感受。人自身素质没有发展起来,缺乏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再美好的物质生活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构建美好生活的最终落脚点,只能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要求。而在新时代,习近平要求党在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培育、成长一大批无愧于新时代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基于這样的初心和使命,邓小平高度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问题,认为这既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执
政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大声疾呼:“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是尖锐地指出:“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重温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立论基础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善于从恢宏视野、用平实语言来阐述重大的现实课题。他关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重大现实课题的深层思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产党执政使命是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立论基础。三大立论基础可谓宏大,但邓小平的表述语言又十分朴实。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来思考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哲学大讨论,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积极支持这场大讨论,引导全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思考最多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而他思考的切入点,就是打破“两个凡是”,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社会流行观念本身,而是内蕴于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强调:“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现实中,意识的这种限制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因而是同财富的一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这即是说,不能仅从观念本身的变化来解释时代的变化,而要追根溯源,从物质经济关系的维度来阐释国家、社会、时代乃至观念解体的深层原因。
正是遵循上述马克思对唯心史观进行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邓小平高度关注人民现实生活的改善,开展了对“两个凡是”的批判。1977年5月24日,尚未完全复出的邓小平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
平反的问题,……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理解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还要从1975年邓小平为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国家混乱局面所作的一系列努力说起。这些努力实际上就是后来改革的一种准备或最初尝试,当时称为“整顿”。《邓小平文选》第2卷收入1975年的9篇文章,全都是邓小平关于各方面进行“整顿”的重要讲话。而讲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党要多讲“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一大局。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一九八O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邓小平对经济大局的认识,体现了其对人民现实生活的关注,也体现了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史观基本精神的弘扬。
在邓小平的努力下,各项工作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其实质就是要清扫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切实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回应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期待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始终是与回应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期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离不开人民生活的切实改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正是从这两者相结合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一问题的。1978年9月,他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工作汇报时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 神面貌好一些。”这一讲话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一定是有利于生产力提高、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美好社会。不难发现,这一思路与邓小平后来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定义。这一经典定义,既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正是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初心出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从共产党执政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共产党执政使命的核心要义。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改善生活的具体要求也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初,人民关于生活改善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面貌。邓小平不仅十分清楚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而且善于从政治高度来看待改善人民生活的特殊重要性。他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认为,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关乎共产党执政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
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这一历史事实,邓小平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因此,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邓小平关于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战略定力,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邓小平看来,把经济建设搞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物质文化生活,是确保共产党执政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一、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多维内容
在引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系列重要论述,构成内蕴丰富的理论体系。概而言之,主要包括改善生活领导论、改善生活主体论、改善生活路线图、改善生活双维度、改善生活着力点五个维度的内容。
(一)改善生活领导论: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还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只能寄托于民族复兴;而要實现民族复兴,需要有力挽狂澜的“主心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表明,这一“主心骨”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的奋斗目标,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站起来”,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政治前提。这一前提条件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富起来”,则是人民实现“站起来”之后关于改善生活的新期待。这一新期待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邓小平认为,“三大改造”任务完成以后,“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而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他指出:“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道理很简单,没有党的坚强领导,现代化建设就没有了“主心骨”,就会离心离德,什么事情也搞不成;没有党的坚强领导,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富起来”的更高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强调党的领导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反复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
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无疑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更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与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剖析,强调“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
(二)改善生活主体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环节
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走群众路线,则是党的正确领导的必然要求。质言之,改善人民生活,既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又要靠群众自身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信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邓小平看来,人民群众既是幸福生活的享受主体,更是幸福生活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更有改善生活的聪明才智。譬如,改革开放之初,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普遍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劳动效率,也迅速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而农村“包产到户”的试验,就不是某个领导的发明,而是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大胆探索。1992年,邓小平对此回忆说:“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他本人的贡献,则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政策层面加以推广,更好地满足人民改善生活的需要。 (三)改善生活路线图:“三步走”战略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步骤
“海外学者对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进行了比较,称孙中山为‘革命之父’,开启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之先河;称毛泽东为‘建国之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创建了新中国;称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之父’,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国内则尊称邓小平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为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了蓝图,为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具体路线图。
第一,從“硬道理”出发规划改善人民生活的路线图。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最强烈的愿望。但无论是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编》、洋务派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革新方案,还是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都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真正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实际上也是一个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宏伟目标。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迅速改善人民生活,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期间发生了不少曲折和失误。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句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硬道理,硬就硬在发展问题不仅是关乎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发展前途命运、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政治问题,而且也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能否得到改善的民生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正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了一个力图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二,提出“解决温饱 实现小康 基本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如何通过发展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现实期待、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纸上谈兵的空洞计划显然不行,而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包括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和具体步骤等具体内容。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1979年10月,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同年12月,他在与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交谈中,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出初步构想,即在20世纪达到小康状态。
在1982年召开党的十二大前夕,邓小平又提出了小康目标实现之后的更大目标,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从邓小平小心翼翼的遣词用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现代化的规划充满现实主义精神。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完整地提出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O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②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把这一“雄心壮志”写入报告,正式提出“解决温饱 实现小康基本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从发展战略与改善生活的关系来看,每一步发展战略都直接关乎人民生活的改善。更准确地说,邓小平所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本身就是对人民关于改善生活期待的一种直接回应。
(四)改善生活双维度:“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在思考改善人民生活问题时,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是他最为关心的方面,这主要是基于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1980年,邓小平在与赞比亚总统交谈时指出:“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因此,改变中国人“太穷”的现实,满足人民吃饱穿暖的“温饱”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康”生活目标,就成为当务之急。
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旨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工作”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和核心部分,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一“中心工作”不能动摇的极端重要性。他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要‘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地抓经济建设。这些极富邓小平个人语言特色的、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既是基于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深刻教训,又是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具体体现,更是他对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切关心和对人的解放问题的深层思考。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生活与人的解放”辩证关系的观点:“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应该指出,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是基础性的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之所以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就在于其“设计”具有总体性:不仅对物质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规划,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还同时注重中国人精神生活现代化内容的规划布置,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构成人民关于改善生活期待双重维度的内容。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而走这样的弯路,则是与人民改善生活的期待背道而驰的。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针对一段时间社会风气有所变坏的现象,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对贪污、行贿、盗窃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 正是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出发,邓小平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着力点,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靠理论空谈,“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忽视包括思想工作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忽视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贪污腐败现象就会严重起来,社会风气就会变坏,改善人民生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才能更好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人民生活得到真正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四有新人”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依靠力量,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最终目的。
二、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路径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交代:“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他还特别告诫:“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质言之,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路径,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一)改革的目的: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前文已经指出,邓小平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审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他强调,必须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期待,更好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也是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层理论逻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果不进行改革,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甚至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人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就调动不起来,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就会落空。而如果改革不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依归,就会步入歧途而走向失败。苏联戈尔巴乔夫在所谓新思维的误导下进行的改革惨遭失败,就是一个深刻教训。“戈尔巴乔夫始终不了解经济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是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空喊抽象人道主义的所谓新思维,其结果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时候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美好期待的改革开放之路。
(二)改革的标准: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最终价值导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对于“两个凡是”的错误有了深刻认识,对推动改革达成了重要共识。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邓小平对此有清醒的预判,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改革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具体利益,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在过去的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是和“计划经济”划等号的,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出现。有人对于搞市场经济忧心忡忡,担心“改革”会变成“改向”,总是在“左”的思维惯性作用下,要问一问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不主张搞抽象的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但不争论,不等于邓小平对改革心中没底;相反,邓小平心中有杆秤,对改革开放成功与否有其判断标准。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包括“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在内的综合性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尤其是改革开放领域的逻辑延伸。这一标准的核心价值指向,就是要努力满足人们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第一,在“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而正如前文所述,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来都是与改善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的需要。第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人民的利益,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為“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结底是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开放的实质:改善人民的生活
“改革”与“开放”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开放意味着改革,打破僵化封闭,实行开放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另一方面,改革要求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都要扩大。因此,邓小平从来都是把改革与开放放在一起来谈。他说:“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 邓小平非常重视对外开放政策,将其视作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之所以把“对外开放”视作基本国策,而非权宜之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政策能否正确执行,直接关乎人民生活能否切实改善。质言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吸收于我有用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首先,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历史正转变为世界历史。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则是与交往的扩大、狭隘的地域性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相伴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事业“作为
‘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言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展望。邓小平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主题转换与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等重大现实问题。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社会主义要赢得发展,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指出:“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而如果不能发展起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改善人民生活也无从谈起。
其次,对外开放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满足人民关于改善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如何促进而不是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必须把握好的现实问题。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是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尽管“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注重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邓小平的智慧就在于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正是基于手段与目的的辩证思考,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发展经济的手段,创造性地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构想。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辩证关系谈话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多年的实践也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重要论述的深层意蕴与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
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三个标志性话语,是对中国人民逐步改善起来的美好生活画卷所作的经典概括。“富起来”,是中国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引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義本质要求和共产党执政使命,对如何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一系列深刻思考。他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内蕴着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他不是从社会主义抽象原则出发,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课题,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基于人民生活需要不断改善的朴实道理,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如何开创的问题。因此,“改善人民生活”,就内蕴了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逻辑。这一朴素理论逻辑直接来源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揭示了一个容易为人忽视但又最为重要的朴实的道理:“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邓小平正是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改善生活的合理期待中,来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有力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越性,来辩证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
新时代重温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
第一,习近平发展了邓小平改善生活领导论和改善生活主体论的观点,提出新时代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要顺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
“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和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二,邓小平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变为现实,但这不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终点,而是开创更美好生活的新的起点。为了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立足中国发展的新实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
第三,习近平在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思路的基础上,顺应人民在新时代更广范围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对总体布局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要求。而满足这种新需要、新期待、新要求的根本路径,依然只能是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之路。当然,新时代对改革开放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习近平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生活“美好”与否,既有客观评判标准,亦有主体主观感受。人自身素质没有发展起来,缺乏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再美好的物质生活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构建美好生活的最终落脚点,只能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要求。而在新时代,习近平要求党在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培育、成长一大批无愧于新时代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