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习惯是指道德行为准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谦逊、平等友爱的表现。它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道德水平,而且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点,在这一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将对幼儿的生活、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就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做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能够发现,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班级这个团体,因为他们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并解決问题,同时还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习惯。民族地区的幼儿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直接导致他们在行为习惯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作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我们该如何正视这种差异,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
一、营造情景
对于年龄尚小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在面向其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通过理论讲解,显然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此,幼儿教师采用营造情境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带有文明礼貌用语的卡通图片、动画片或者儿童歌曲,让幼儿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观看。此后,教师再带领儿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比如,教师将全体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再给每一个小组设计一个对话情境,例如问路、拾金不昧、借橡皮等等,让孩子们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外在行为,促进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心理教育
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心理是人类行为根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象。因此,要想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取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效,必须同步开展心理教育,从而为行为习惯养成保驾护航。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不适合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而是通过一些较为生动化、生活化的方式将相关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幼儿,为其外在行为意识提供指引。比如,有些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此时教师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谈。首先,了解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原因,比如,因为幼儿家长平时习惯为喂孩子吃饭,导致幼儿出现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幼儿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小学校园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从而建立起一定的非是观念。之后,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让家长从自我做起,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意识与能力。另外,在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幼儿的内心活动,揣测其行为动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有些幼儿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或者不经他人允许就随意拿别人东西。导致这些外在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在于幼儿缺少足够的关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送上温暖的关爱,让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当中,逐渐建立起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此后,其外在行为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
三、有效激励
激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身心稚嫩,对自我认识不足,需要在外界的引導下形成自我认知,而外界的肯定会让幼儿对自身行为产生认可,并下意识地强化某种行为,这样则会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普遍喜欢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在帮助幼儿养成勤洗手这一习惯时,教师首要先让幼儿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再将正确的洗手方法传授给幼儿。此后,当幼儿洗手,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再挑选出几名表现比较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并且给予一些奖励。例如,在班级评比表当中粘贴一朵小红花,或者发放一些小奖品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受表扬的幼儿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另一方面让其他幼儿受到激励,从而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勤洗手的行列当中,从而促进行为习惯教育成果的提升。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些许进步,并且给予相应的赞赏。例如,文明礼貌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使用激励机制的方式来进行培养,文明礼貌可谓是众多中华人民的基本品德之一,更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文明礼貌不仅仅是人的外在展示,更是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告知幼儿什么叫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幼儿体谅其他人的感受,并且促进良好教学环境建立。同时,也能为幼儿在后期处理人际关系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这一阶段则需要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幼儿每一次的文明礼貌习惯,教师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逐步养成行为习惯。当然,真正能触动幼儿并激励其不断进步,改掉各种不良行为的激励,应该融入教师的真情。毫无情感的流露、缺乏发自内心的爱,教师的激励就没有了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激励的同时,应该给予幼儿关爱,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有效激发出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行为习惯的早日养成。
四、家园共育
受民族地区家长素质和教师观念的影响,家园共育存在着很多的河题:大部分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形式了解的较少,有的幼儿家长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应该由幼儿教师来负责幼儿的教育,使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学不合拍,甚至在有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上发生冲突;部分幼儿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幼儿家长资源,使幼儿家长在幼儿教学活动当中参与度较低、理解性也极低;,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和幼儿家长之间创建密切的联系,经常进行交流,双方可以将孩子在幼园以及在家的表现状进行交流,共同探究教学方法,互相反馈教学效果,这样一来能够取得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持续的过程,作为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正视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不断反复,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多一份细心和关爱,为加强和改进幼儿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61.
[2]郭晓娟.浅析如何在幼儿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才智,2016(26):133.
关键词: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能够发现,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班级这个团体,因为他们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并解決问题,同时还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习惯。民族地区的幼儿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直接导致他们在行为习惯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作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我们该如何正视这种差异,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
一、营造情景
对于年龄尚小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在面向其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通过理论讲解,显然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此,幼儿教师采用营造情境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带有文明礼貌用语的卡通图片、动画片或者儿童歌曲,让幼儿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观看。此后,教师再带领儿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比如,教师将全体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再给每一个小组设计一个对话情境,例如问路、拾金不昧、借橡皮等等,让孩子们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外在行为,促进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心理教育
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心理是人类行为根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象。因此,要想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取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效,必须同步开展心理教育,从而为行为习惯养成保驾护航。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不适合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而是通过一些较为生动化、生活化的方式将相关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幼儿,为其外在行为意识提供指引。比如,有些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此时教师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谈。首先,了解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原因,比如,因为幼儿家长平时习惯为喂孩子吃饭,导致幼儿出现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幼儿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小学校园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从而建立起一定的非是观念。之后,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让家长从自我做起,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意识与能力。另外,在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幼儿的内心活动,揣测其行为动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有些幼儿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或者不经他人允许就随意拿别人东西。导致这些外在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在于幼儿缺少足够的关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送上温暖的关爱,让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当中,逐渐建立起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此后,其外在行为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
三、有效激励
激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身心稚嫩,对自我认识不足,需要在外界的引導下形成自我认知,而外界的肯定会让幼儿对自身行为产生认可,并下意识地强化某种行为,这样则会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普遍喜欢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在帮助幼儿养成勤洗手这一习惯时,教师首要先让幼儿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再将正确的洗手方法传授给幼儿。此后,当幼儿洗手,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再挑选出几名表现比较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并且给予一些奖励。例如,在班级评比表当中粘贴一朵小红花,或者发放一些小奖品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受表扬的幼儿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另一方面让其他幼儿受到激励,从而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勤洗手的行列当中,从而促进行为习惯教育成果的提升。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些许进步,并且给予相应的赞赏。例如,文明礼貌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使用激励机制的方式来进行培养,文明礼貌可谓是众多中华人民的基本品德之一,更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文明礼貌不仅仅是人的外在展示,更是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告知幼儿什么叫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幼儿体谅其他人的感受,并且促进良好教学环境建立。同时,也能为幼儿在后期处理人际关系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这一阶段则需要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幼儿每一次的文明礼貌习惯,教师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逐步养成行为习惯。当然,真正能触动幼儿并激励其不断进步,改掉各种不良行为的激励,应该融入教师的真情。毫无情感的流露、缺乏发自内心的爱,教师的激励就没有了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激励的同时,应该给予幼儿关爱,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有效激发出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行为习惯的早日养成。
四、家园共育
受民族地区家长素质和教师观念的影响,家园共育存在着很多的河题:大部分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形式了解的较少,有的幼儿家长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应该由幼儿教师来负责幼儿的教育,使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学不合拍,甚至在有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上发生冲突;部分幼儿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幼儿家长资源,使幼儿家长在幼儿教学活动当中参与度较低、理解性也极低;,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和幼儿家长之间创建密切的联系,经常进行交流,双方可以将孩子在幼园以及在家的表现状进行交流,共同探究教学方法,互相反馈教学效果,这样一来能够取得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持续的过程,作为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正视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不断反复,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多一份细心和关爱,为加强和改进幼儿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61.
[2]郭晓娟.浅析如何在幼儿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才智,2016(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