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市场人才的激烈竞争对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学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市场对会计学人才的需求,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期望,提升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改革;高校学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这就使原有的会计实验赖以存在的实验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来看,用人单位已不满足学生只会简单的借贷记账工作,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应对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能够根据一定的会计理论处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财会制度的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工作。
第三,虽然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近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会计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完整性;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手段和方法没有紧跟会计环境变化而调整;由于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业务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等。
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进行革新,因为只有通过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是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以专业建设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以“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依据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应该以“技术立校、应用为本”作为办学理念和“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专业建设目标,确定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包括:一是人才层次定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职业岗位定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实务工作;三是知识结构定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职业岗位定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四是素质能力定位——应变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须具有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按照技术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思维”(重视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组根据这门课程作为财务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病:一是在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上,注重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能力的培养;二是在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注重单一的课堂教学和统一性,忽视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学生的差异性;三是在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的考核上,注重知识记忆性和最后结果的测试,忽视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考核。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撑专业培养定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和教育理念落后于大众化教育下的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将“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
二、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另一方面,推行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
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显得更为必要。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按“四段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可将实践性教学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并加以实施:
1、认知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通过观察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观看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改革;高校学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这就使原有的会计实验赖以存在的实验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来看,用人单位已不满足学生只会简单的借贷记账工作,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应对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能够根据一定的会计理论处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财会制度的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工作。
第三,虽然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近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会计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完整性;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手段和方法没有紧跟会计环境变化而调整;由于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业务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等。
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进行革新,因为只有通过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是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以专业建设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以“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依据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应该以“技术立校、应用为本”作为办学理念和“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专业建设目标,确定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包括:一是人才层次定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职业岗位定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实务工作;三是知识结构定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职业岗位定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四是素质能力定位——应变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须具有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按照技术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思维”(重视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组根据这门课程作为财务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病:一是在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上,注重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能力的培养;二是在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注重单一的课堂教学和统一性,忽视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学生的差异性;三是在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的考核上,注重知识记忆性和最后结果的测试,忽视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考核。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撑专业培养定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和教育理念落后于大众化教育下的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将“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
二、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另一方面,推行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
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显得更为必要。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按“四段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可将实践性教学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并加以实施:
1、认知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通过观察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观看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