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还要适应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本身语文这门科目就有着较为特殊的教学性质,其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可以使用更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本文就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更加充分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质量,满足学生们更加丰富的初中语文学习需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文化渗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基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的智慧结晶,在文化领域更是如同瑰丽的珍宝。初中生处于生理发展的成长期,心理发展更偏向叛逆。因此,在这个阶段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无疑更有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同时能够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一、深挖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语言、文字、绘画、思想等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基于这种考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其实一直在恪尽职守地进行着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在第三学段开始简单学习鉴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名篇名著,吸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那么到了初中学生对此已用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教学,就要指向更深层次的探讨,即不能单单只看到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还要去研究它的外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挖掘出内在含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黄河一直被称为母亲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命的孕育自然少不了文化的繁衍生息,因此,与黄河有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相伴而行、不胜枚举。那么,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能够理解诗歌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浓厚的爱国感情,更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深厚情感的原因。“摇篮”“屏障”“铁的臂膀”,正是这些对黄河的赞颂,折射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礼赞,对中华儿女保卫祖国决心的歌颂。由此,黄河在学生心中就不再只代表一条河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二、联系生活实际拓宽传统文化外延
文化如果和生活剥裂就会失去长久延续下去的生命力。文化从生活中产生,也终将回归生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与发展轨迹。传统文化对人格养成方面可谓是强有力的感染方式,这不仅是隐含着引经据典中的圣贤思想,更源于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渗透。例如对《爱莲说》的学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随着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触到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到了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些被选入教材的古文无疑是精妙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在学习的时候除了要做到文从字顺,更要感悟内在的精髓。本文就是一篇能够通过圣贤之言启迪内心的好材料。无论是从表层还是深层,都可以说出莲的美丽和高洁,而这种品质指向更多的是人内心的精神。那么,在学习了莲花之后来讨论生活中的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甚至将其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念进行对比,就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以学生为着力点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从历史运行的轨迹上来看,很难说教育是为了单一的目的。从宏观上来讲,教育是为了社会。而于社会而言又是由一个个人组成。因而在整体和部分的概念上,我们无法绝对区分。此时再看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群体,他们所要承担的远远不止“去上学”那么简单。这就像在我国这个权利与义务相生的法制国家里,“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也就是说人们需要教育,而相应的教育也需要人们。那么,将学生作为生长点和着力点,毫无疑问是弘扬我国文化精髓的必然选择。这一点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中就能够体现。
本部分的学习是在让学生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诗歌或者小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其合作交流的精神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感,更要让学生在对这种崇高情感的感悟中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平年代,七年级的学生对爱国的概念尚且不够明确,但是通过这种“有意而为之”的教学就能让学生通过榜样学习法迁移到自我成长当中。其中尤以对诸如“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責”这样的文言警句进行理解性学习,就能在积累爱国名句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深意。继而在初中阶段就给学生奠定好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伴随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总而言之,在全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也要不遗余力的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实际。当学生在《弟子规》的陪伴下长大,读着传统经典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元素也就自然彰显出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无论从哪里习得都要时刻不忘将学生作为最主要、最坚实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缪玲蔷.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1):44.
[2]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0,1(1):47.
[3]王金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J].教育界,2019(36):32-33.
[4]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文化渗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基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的智慧结晶,在文化领域更是如同瑰丽的珍宝。初中生处于生理发展的成长期,心理发展更偏向叛逆。因此,在这个阶段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无疑更有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同时能够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一、深挖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语言、文字、绘画、思想等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基于这种考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其实一直在恪尽职守地进行着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在第三学段开始简单学习鉴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名篇名著,吸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那么到了初中学生对此已用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教学,就要指向更深层次的探讨,即不能单单只看到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还要去研究它的外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挖掘出内在含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黄河一直被称为母亲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命的孕育自然少不了文化的繁衍生息,因此,与黄河有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相伴而行、不胜枚举。那么,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能够理解诗歌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浓厚的爱国感情,更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深厚情感的原因。“摇篮”“屏障”“铁的臂膀”,正是这些对黄河的赞颂,折射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礼赞,对中华儿女保卫祖国决心的歌颂。由此,黄河在学生心中就不再只代表一条河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二、联系生活实际拓宽传统文化外延
文化如果和生活剥裂就会失去长久延续下去的生命力。文化从生活中产生,也终将回归生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与发展轨迹。传统文化对人格养成方面可谓是强有力的感染方式,这不仅是隐含着引经据典中的圣贤思想,更源于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渗透。例如对《爱莲说》的学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随着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触到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到了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些被选入教材的古文无疑是精妙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在学习的时候除了要做到文从字顺,更要感悟内在的精髓。本文就是一篇能够通过圣贤之言启迪内心的好材料。无论是从表层还是深层,都可以说出莲的美丽和高洁,而这种品质指向更多的是人内心的精神。那么,在学习了莲花之后来讨论生活中的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甚至将其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念进行对比,就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以学生为着力点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从历史运行的轨迹上来看,很难说教育是为了单一的目的。从宏观上来讲,教育是为了社会。而于社会而言又是由一个个人组成。因而在整体和部分的概念上,我们无法绝对区分。此时再看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群体,他们所要承担的远远不止“去上学”那么简单。这就像在我国这个权利与义务相生的法制国家里,“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也就是说人们需要教育,而相应的教育也需要人们。那么,将学生作为生长点和着力点,毫无疑问是弘扬我国文化精髓的必然选择。这一点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中就能够体现。
本部分的学习是在让学生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诗歌或者小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其合作交流的精神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感,更要让学生在对这种崇高情感的感悟中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平年代,七年级的学生对爱国的概念尚且不够明确,但是通过这种“有意而为之”的教学就能让学生通过榜样学习法迁移到自我成长当中。其中尤以对诸如“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責”这样的文言警句进行理解性学习,就能在积累爱国名句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深意。继而在初中阶段就给学生奠定好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伴随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总而言之,在全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也要不遗余力的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实际。当学生在《弟子规》的陪伴下长大,读着传统经典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元素也就自然彰显出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无论从哪里习得都要时刻不忘将学生作为最主要、最坚实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缪玲蔷.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1):44.
[2]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0,1(1):47.
[3]王金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J].教育界,2019(36):32-33.
[4]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