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本研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究制度,简言之就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即以学校的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指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一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研究。校本研究制度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校本研究的制度建设是校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以权力下放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改革学校现有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目前,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一是探索并建立了校本研究的相关制度;二是建立了校本研究交流合作关系;三是养成了校本研究反思习惯。
  校本研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有效监督,制度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监督的制度是不能完全发挥功效的。制度是建设的着力点,不在于出台多少项制度,而在于如何有效地贯彻实行,达到制度建设的真正目的。要改造教师的学习文化,促进广大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校本研究,在校本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使校本研究成为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须在有制度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监督。
  2 制度出台无序,落实效率低下。简单重复的制度建设只会削弱制度的功效,不可否认,为了顺利实施新课程和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地区、各学校需要有校本研究制度的保障,但是无论是在教育行政和专业支持机构的层面,还是基层学校的层面,从贯彻实施的角度上讲,都需要各项制度实现有机的整合和统筹。而各种单项的制度分头实施势必造成工作的繁琐和无序、重复和低效。
  3 缺乏文化管理意识。文化建设是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新课程全面推进背景下的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有别于传统的校本研究制度的地方,在于新制度注重文化管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制度出台后往往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和发现这项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逐步在实施过程中改进和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也必须同步跟上,否则,制度本身尽管理论上科学,但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却可能困难重重。遗憾的是,在制度建设的现实实践中,制度的制定者们却容易对以上方面视而不见,并往往抱着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思想,希望制度建设在短期内给教师和学校带来明显的变化,采取一些短期行为,效果可想而知。
  4 缺乏求真务实的苦干精神。求真务实的苦干精神是校本研究制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在有些地区和学校,没有真正理解制度建设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只是把制度建设作为政绩工程来抓,从而出现了一味追求新名词、新概念的华而不实现象。如为了避免与兄弟学校制度的雷同而盲目追求独树一帜的效果,使制度建设标新立异。校本研究制度建设追求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全员参与、合作共赢的目标。但是,在现实的氛围中,学校应试的文化根深蒂固,校本研究组“考什么,研什么”的思想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变。考试氛围之外大量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同样值得认真地关注和深入地研究。在校本研究的过程中,社会浮躁的心态也直接影响着校本研究的品质,“什么时尚校本就研究什么”,“什么能够容易得奖校本就研究什么”,等等,而这些内容的校本研究往往对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和促进。
  5 制度建设思维陈旧,特色不鲜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所以校本研究制度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校实际出发。学校都应当根据自身的校情制定出有利于本校和教师发展的校本研究制度,避免千校一面。这是由于课程改革使一线的教师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新课程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研究与传统教材有很大差异的新教材,又要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情况,想出应对措施;新课程对课程的实施提出“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因此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新教材“怎么用”的问题。为此,教师就需要跑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寻找很多课本以外的资料,如文字、图片、老照片、录像带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对教学手段有新要求,教师就要学会使用多媒体做课件,还要发明并动手制作新教具。新课程要求课堂不能总是“满堂灌”,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讨论、做游戏、演课本剧、做实验、户外观察、社会调查,等等。新课程要求作业也要花样翻新,不能只是机械训练,但教师又不可能在这上面花费大量时间,动脑筋设计出形式活泼又能巩固知识的各种作业模式。
  6 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师资质量低下。当前的一个客观实际是,在广大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师资质量的低下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并存。如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学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区域广,生源分散,所以一个教师要包一个班所有科目的教学或进行“复式教学”的情况非常普遍,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更是严重短缺,特别是高中向初中,初中向小学层层选拔教师的做法,更加剧了小学师资的短缺。另外,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由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外来的专业指导也极为有限。总之,受教师本身工作负荷常超重、身兼数科的跨学科教学以及校本研究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使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教师的校本研究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7 一线教师校本研究素质普遍较差。出现一线教师校本研究素质普遍较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线教师较少接受科研程序、方法和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而要形成较强的校本研究意识,掌握必要的校本研究技术,需要相当时间的学习和适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大都有繁重的任务,若完全由教师单独研究,在时间、精力上都不允许。大部分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现状了解不够深入,致使教师很难把某個具体问题置于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中予以考虑,从而限制了教师的校本研究视野。一线教师对理论的语言不熟悉,甚至曲解,妨碍了校本研究结果的表达和交流。教师的校本研究方法和技能普遍欠缺,导致校本研究的精度不高和效果不明显。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坚持以教师为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放在首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学校的现代化硬件设备,而在于学校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校本研究的制度建设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依靠教师、来源教师、为了教师”方针,以此制定各种校本研究的规范,将校本研究作为增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专业水准的主要渠道来设计与规划。
  2 制度制定程序要公正。校本研究的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程序的公正性。要确保程序的公正,应当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就是遵守和尊重科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校本研究的各种制度,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教育教学的各种问题,按教育教学和科学管理的规律来制定研究制度。要有科学理性,不能随意,随意是无知、经验主义和专断意志的产物。二是法治精神。校本研究的制度建设不能违反社会的法规。校本研究的制度是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之“法”,但它必须遵守社会的法律与法规。如对教师参与研究的奖惩问题就必须充分遵照《教师法》的要求,不能随意对教师进行奖惩,否则会打击教師的积极性,影响校本研究的正常开展。三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校本研究制度的制定要开诚布公。要公正地处理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待各学科的教师研究问题要公平,不要偏向某些学科,尤其不要只重视考试科目,认为非考科目的研究问题无足轻重,这样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民主参与原则。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应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让广大教师充分参与到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来,以减少将来实施中的困难和阻碍。
  3 要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校本研究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最终指向,其目的在于改变学校的实际状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一个有远见的学校,理应把学校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向建立在科研基础上,以科研促效益,以科研求质量。但在实践中,不少学校理论上虽然明确,但实际做法却大相径庭。传统的经验管理、加班加点的苦干作风仍然占有不小的市场。不少学校谈到科研,仍然停留在比课题数量、比级别上,而不是课题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导致大量“科研泡沫”产生。改变上述局面,决非轻而易举,它需要教育管理者切实转变科研观念,全面把握科研兴校的内涵,转变科研的作风和管理方式,创新科研方法。
  4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校本研究的水平。校本研究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校本研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成为一个研究者,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实。然而,长期以来,“教师是教书匠”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教好书、会教书、能教书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把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另一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很少涉及教师的科研能力训练和提高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一方面缺乏研究的意识,把科研看成是教育专家的事、研究人员的事;另一方面缺少研究的能力,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和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不仅意味着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职业习惯,甚至要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这在农村学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用各种方式培训和培养骨干教师,创造各种条件,引领教师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提炼出经验,上升至理论,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5 重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中的校长角色。能否保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贯彻和实施,校长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真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今天,研究是学校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为了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校为本的教研更是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校长在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育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为此,校长必须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首先,校长要在思想上给予领导,要领导全校教师深刻认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其次,校长要在组织上给予领导,要成立一个校本研究制度建设的组织来研究和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再次,校长要在制度建设的内容上给予引领,要领导全校教师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研究规范与内容。
  6 建立健全校本研究评价奖励制度。评价和奖励都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为使教师全员持续参与校本研究,必须有评价奖励制度作为保证,评价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应把参与校本教研的表现和结果纳入评价之中。评价方式应是多样的,既要有随机评价,又要有定期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发展性评价。另外,对现在校本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也应给予必要的奖励。要以新的具有弹性、灵活、开放、鼓励为主的奖励制度替代管制、监控、指责、扣罚为主的惩罚性制度。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具有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人文性是其重要的显著特征。语言文字产生于人类的相互交往实践中,体现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准确的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并理解祖国的文化。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性,能让学生很好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接受并运用好自己国家的文化。那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特点呢?  首先,要把握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点。要做到这
期刊
关于小孩的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与朋友谈子女读书的话题原本就没缺少过。我听到大家也谈,“工作狂,你小孩成绩好吧”“自己的娃娃自己守,你们天天守者读吧”“你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你就是教这门功课的,辅导还会难办,这不是守着井渴死吗”“我们自己水平低,除了吃穿方面;我真帮不了我家宝贝!”  我经常被好心人一半善意一半嗔怪地提醒多守着孩子,我却自然享受着这份关切,随他们去说!因为我自有主张!许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中学数学教学应该关注的既不是解题方法的总结,也不应该是数学知识技能的简单积聚。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应与教育发展的方向相大体一致,教育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学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数学;教学;作用  1 情感与数学教学  情感人们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人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
期刊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1 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
期刊
读书苦,苦读书。是啊,读书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对于远离学校步行三十多里路的学困生来说,就更是一件痛苦的事了。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优生的培养,更要关注这些来自贫困农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努力进步。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谈一点看法。  1 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  首先对学困生进行归类分析,分析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分析的结果对他們提出不同的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正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困难,以及笔者个人的几点建议:  我们就从实验教学现状,老师,学生三方面来简单说明。  1 实验资源的短缺  通过笔者的调查表明:对于重庆市城区为数不多的重点中学,配备了专门的物理实验室以及配套的实验器材,勉强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对于周边各县城里的各个中学,大
期刊
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构成的,所谓教学结构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因此合理的语文教学结构配以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语文知识结构,完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一贯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演绎好启迪、点拨、引导的角色,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进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的认识需求引起的心理活动。在物理教学中需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要创设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设计相关问题,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结构与新知识、新方法之间形成差异性冲突,从而造成认知的冲突。这种冲突可引起学生新奇的感觉,诱发学生关注和探索意向,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探究热情。本人就课堂情境创设浅谈几点 ,以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成了“学困生”。从培养师生情感入手,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出发,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会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如何
期刊
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1 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自从新课程培训之后,我就不断尝试着自己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真正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下做学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