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基于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zdh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者,练习也; 贯者,连贯,连续也。习惯,即连续不断地练习,以求得技能的生成。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合作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一種喜悦叫学会自己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浏览教材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教材本身也设计了许多栏目,如,“金点子”“活动场”“交流厅”“情景剧”等,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在思考时,要引导学生能从上述的事例中得出结论,明白道理;也要举一反三、善于将这件事学到的道理转移到另一件相似的事情上。例如教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水滴的诉说》一课,就联系学生生活中浪费污染水资源等现象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懂得注意节约、不浪费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有些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只要有思维活跃的学生举手,就会马上让他回答,其实这样会打断或是诱导了其他学生的思路,让人不能独立思考,渐渐地,还会使那些思维较慢的学生失去思考的习惯,这是很不科学的,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思考时间。
  (二)要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评价,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方面、范围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有利于他们学会思考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学习有方法》一课,让学生学会记住“聪”,这就需要学生思考不同方法。最有趣的思考那就是将字想成一幅画,左边有耳朵、上面是眼睛、中间是个口、下边是个心。这就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仔细看、积极发言,要眼口心一起用。这样的教学,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有一种思维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
  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问 “为什么”的时候,他的思维就转动起来了。上课时可以要求他们把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老师经过梳理,每小组选择最有价值、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参加小组汇报。在教授《文明古国的荣辱》时,就可以联系历史知识,结合时政热点,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设问,自己去大胆质疑,从而培养爱国精神。
  (一)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讨论。
  这时可先让小组代表汇报发言,这么多问题哪些解决了,是如何解决的,还剩下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然后对那些遗留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思、再议”。但要求学生在议论过程中必须有理有据。
  (二)根据学生独立思考,引发辩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是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发辩论。如,教学《迎接美好未来》一课,中心问题是“对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你持何种态度? ”对学生来讲其难度正好处于“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程度。我结合电影《超时空接触》,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让同学能够清楚认识到地球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并就此展开小组讨论,听取每个同学的不同设想。
  三、有一种言语来促进小组的合作
  如果我们在学习时能很好地利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开展讨论,各抒己见,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迸出火花。在教授《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课时,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料、组织小组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汇报,感受祖国的交通正在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
  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不能只仅仅通过课本,还需要在各种活动中深入认知,进行引导,而课堂辩论就是其中一个好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在自己创设日常生活中的的道德认知冲突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辩论形式来妥善解决问题,小组之间在交流和碰撞中深化思想、发掘真理,这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主动研究和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道德行为能力。
  如,学习《分享真快乐》时,可以创设分享会环节,在分享会中每一个同学都要与其他小朋友交换或者交流自己的宝贝,这样的情境创设就会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交流的欲望。
  如,学习《社区的公共设施》,有一道辩论题“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是否应该免费向社区成员开放”,对学生来说,符合他们的知识范围,在学生充分“思”“论”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适时点拨,归还学生的评价权利
  评价也可交给同组或别组的学生,意见不同可以小组讨论,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交流谈话中,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思维,汲取他人的好想法。这期间教师干什么呢? 一是监督,保证小组讨论围绕中心,不偏离;二是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三是启发,当学生在瓶颈之时,相机启发引导。
  如《健康游戏我常玩》中,学生之间设计班级游戏并且互相评价此游戏是否健康,增加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它必须要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在小组合作中渐渐养成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的好习惯。总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门有着较为抽象的理论和公式的应用型学科,信息技术则有着形象、生动的特点,而将信息技术与小班额数学教学相结合则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将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营造为趣味性、生动的数学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能能够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概念,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在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教学有了
期刊
【摘要】: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良好的心育教育则是促进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聊吧,用真心话换真情,营造“心理动力场”,促进实現每个学生良好人格发展,打造学生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聊吧”;心育教育 ;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心育管理能力在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动态,准确诊断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信念,拥有良好心态。基于此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老师逐渐开始在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且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未来语文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因而,在教學课堂中如何更好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老师目前研究的重点,教师只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促进合作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合作;探究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
期刊
“数感”,笔者认为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甚至感情,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笔者的点滴思考: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教学片段:我在教学《百
期刊
摘 要: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例谈整本书阅读课例,从三个课型进行教学,分别是猜读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指导阅读,关注阅读进程,习得阅读方法;汇报交流,交流阅读成果,引领提升自我。以师生共读一本书为载体,以整本书为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师生共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促进作用。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各种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技术与理念方面的更新,其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渗透了许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此实现了对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有效弥补,借助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理念妥善的处理了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处理的问题,推进了档案管理工作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全面促进了我国
期刊
摘要:科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核心素养,这种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和检验中探索真理,从而达到对于科学知识进行掌握的目的。在求证真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探索,还需要具有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科学思维能力,是人的大脑对所接受到的信息,以科学的认知方式进行加工和处理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将各种独立的思维方法进行合理的统一。通过这种科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顺应改革的潮流,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整合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容易吸收。本文主要论述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提供有效的帮助
期刊
摘要: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探究教学法来进行高中深度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德育,加强美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探究;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
期刊
摘要: 由“点”到“面”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承接以往优秀教学方法中突出学生的对话与思考,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优势外,试图更加注重教师对于教学文本的深入挖掘,注重教师在整个课堂进行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点;面;课堂问题  引言:  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学生、教学内容、老师三者之间建立更有效更清晰的联系,本文进行了由“点”到“面”的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正文:  一、 点、面的概念  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