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行转变,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本文主要介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心得。
   Abstract: Effective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y not only rely on imitation and memory. Practice,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cooperation are important to students' learning mathematics. Transition of student's study way advocate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cooperative exploratory learn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exploratory " ways of learning.
   关键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exploratory, learning method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行转变,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自觉性、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已成共识。为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一、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突出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凸显探究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含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深层变革的迫切需要和具体表征。
   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操作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谀谐的课堂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使之产生强烈的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1)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保持宽容与理解,给予鼓励与引导,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多一些赞扬与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消除师生间的无形的心灵鸿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与机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与意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倡导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1)情境创设要基于现实生活。创设情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选择教学资源,把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呈现给学生。数学素材要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亲切,由此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 (2)情境创设要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用的过程。教师要能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展示的问题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有利于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解决的。 (3)情境创设要利于目标达成。数学素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起到衬托教学内容的作用.教师在选用数学素材创设情境时,不仅要看它是否是现实的、有趣的,更要看它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素材选用的目的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3、适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也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1)评价时间要及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为了进一步指导与改进教学。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把评价经常性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多次自我反馈的機会,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成为一种习惯。
   (2)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认识,要以学生个体纵向比较为主,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成功的体验,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3)评价方式要多样灵活。评价可以是集体评价,也可以是个体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可以是书面形式的评价,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更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手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着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的朗读能力呢?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
期刊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虽然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但它仍然是汉语教学,那就必然与母语教学有很多的相通性。近些年来,母语教学从思想到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母语教学究竟有哪些变化,我们应该从中吸收哪些适合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东西呢?  1.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虽然应该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但也不应该忽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质,我们也叫它语文综合素养。语文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悅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
期刊
摘要: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水平对每一位教职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这点开始做出分析和研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 科学课;实验; 教学  Abstract:Scientific knowledge course is the one pays a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健美操运动正在蓬勃兴起,风靡全球,它跨体育、文化和教育三大领域,集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要求练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及鉴赏能力。本文将根据如何提高健美操的训练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字:健美操; 训练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erobics sports is rapid developing all over the worl
期刊
摘要: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关键字:思维能力;培养  Abstract: It needs a long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for students’ primary logical thought ability, the
期刊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會环境、学校综合环境的影响更多,表现出的差异更大,其中以后进生居多。因此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素质高低,毕竟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转化不好,小则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大则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作为教师,自感对学生担负的责任很大。学生入校,带着稚气、天真、好奇。过了几年,有些同学的表现却让人很惋惜,很惊讶。我时常感慨:孩子从呱呱坠地,仿佛白纸一张,以后的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是引起 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主要内部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及其作用。  Abstract: Interest is a kind of intent to active inquiry some things or perform an activity, is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to caus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本文从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字:数学;兴趣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if teachers want to make students study maths and learn maths, even be
期刊
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与高年级学生有差异的,特别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汉字来源于生活之中,生活仿佛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就可以尝试着从生活中追寻轨迹。  一、激趣,让孩子快乐学字  兴趣是诱发孩子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