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短暂的证券发展历史中,内部职工股上市是一个独特而暂时的制度。按照有关政策的界定,职工股被区分为“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其中,公司职工股是指本公司职工在该公司IPO时按发行价格认购的股份,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股票上市6个月后,公司职工股即可安排上市流通。内部职工股主要指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的股份。持有此类股票的大多是政府官员及关系人、公司中高级管理层及关系人、公司职工及“黑市”投资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内部职工股的发行比例、发行价格各不相同。
职工股的产生与我国股份制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在股份制试点的初期,由于存在许多制度漏洞,政府监管也不完善,许多公司都出现职工股超比例超范围发行的现象,特别是内部职工股更为严重,曾经有过在黑市或地方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历史。
1999年和2000年是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年,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字,我们发现,在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后面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操纵市场,操纵股价走势,这只黑手就是持有大量职工股的、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决策权的“内部人”。
职工股的诞生与毁灭
职工股是我国股份制改造的产物。在实行股份制的初期,由于政策不明朗和多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隔膜,人们对股票并不了解,股票的发行也不顺畅。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发行股票时,竟然需要当地政府强令党政干部带头购买才勉强完成筹资目标。因此,职工并不认为购买股票是一种优惠,相反尽义务的心态更浓一些。
十三大的召开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几乎同时,在上海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场所。90年代初,上海、深圳股票交易市场的暴涨,使得新发行股票成了唐僧肉。企业职工们也莫不对本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趋之若鹜。
为规范股份制试点,国家体改委于1992年5月15日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其中规定:采取社会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职工内部股的认购比例为公众股的10%,配售后3年内不得转让;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可以向本公司内部职工发行部分股份,其总额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
但1993年以前,各地采取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法批准,自办发行、低价发行、职工股超比例发行、职工股社会化发行等现象相当普遍。上海公开募集公司也大量存在职工股社会化、法人股个人化的现象。为此,政府从1993年起发布一系列文件,采取措施着重对内部职工持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上述政策对职工股的范围、股权证、股权审批、转让和管理陆续做出了具体规定。至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职工股,逐步明晰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
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规范,公司上市、股票流通等最市场化的行为,被纳入了残存的计划体制,人为控制着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由此导致的可投资股票的稀缺和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使得职工股成为发财的捷径和孕育腐败的温床。
在实际运作中,内部职工股往往成为公司职工的一种福利,成为特权阶层大发横财的重要工具。随着职工股上市的规模快速增长,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突出,一系列丑闻相继爆发,湖北康赛案、大庆联谊案、东方锅炉案等以职工股为行贿手段和牟利目标的大案,扳倒了包括几个部级在内的大批官员,终使得“中国特色”的职工股走到了尽头。由内部职工股流通中暴露出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再次显示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职工股上市
据统计,截止1999年末,沪深两市共发行职工股86.6421亿股,占沪深两市已发行总股本的3.72%;已上市职工股63.07亿股,占沪深两市上市流通股本总额的8.60%;另有23.57亿股职工股已发行但未上市,占沪深两市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1%(见图1)。
由于1996年以来,一大批含内部职工股的新上市公司 IPO满3年,可以上市流通。1999年及2000年是职工股上市的高峰期,其中1999年沪深两市共有130家上市公司的职工股上市交易, 2000年以后,职工股上市的总量及频度都在逐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截止1999年末,从433家流通职工股各项数据的平均值来看,除去拆细前发行的高价职工股外,其余职工股平均发行价为每股4.67元,平均发行数量为每家741.12万股;而社会公众股的平均发行价为每股5.24元人民币,高于职工股的发行价。可见,绝大多数流通职工股上市后均有较大的获利空间。
如前所述内部职工股通常掌握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关系人(包括政府人员、庄家等)的手中,这些内部人在私利的驱动下,会采取各种手段推高职工股上市流通时的股价,获取投机收益。
这些手段包括:
价格操纵。即内部人利用公司自有资金,或者与一些有关联的外部投资者相勾结,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大量连续的购买本公司的流通股(或采用对倒方式交易,形成虚假交易),影响个股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平衡,从而操纵股价。
业绩操纵。公司管理层通过不正常的会计处理(如少提折旧、少提坏账准备、费用性支出记为资本性支出、虚构营业收入、联手坐庄将投资收益转入营业利润等手段),调控利润,制造虚假业绩,从而影响公司股价。
题材操纵。这也是上市公司的惯用伎俩,通过出台一些虚假利好消息,推动股价上扬,从中获利。
在可调控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内部人的操纵行为往往需要庄家(他们可能持有大量职工股,也可能拥有大量流通股)的配合。庄家负责控制流通股,内部人操纵公司出台业绩、消息,进行配合,相互勾结共同影响市场。更有甚者,一些持有大量职工股的内部人,受巨额利益的诱惑,不惜通过资产重组,出让公司控制权的形式来拉高股价,一次性获利。
显然,所有这些伎俩的目的只有一个,暂时性地推动股价,帮助内部人收益最大化。这与扎扎实实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切实提高企业价值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这些操纵股价的行为在短期内会使其他流通股东“搭便车”,但它最终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
为验证这一现象,我们采集了14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运用规模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盈利能力指标检验这些公司的真实资本投资效率。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平均而言,在职工股上市的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公司的盈利能力类指标明显好于职工股上市后一年的指标,而相对难以操控的规模类指标却没有这样的特点。当职工股规模变现后,公司管理层失去操纵的积极性,财务指标由于前期的透支而呈现明显的恶化。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确实存在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经营业绩来影响股票价格的明显迹象。主要是通过阶段性推高股票价格,使职工股持有人获得更多利益。
我们也可以通过职工股上市对公司股本扩张的影响来看该问题。表3是各种不同类型职工股上市样本公司1998年至2000年的平均送股及转增股本的比例。
在表3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职工股上市的当年一般是送股及转增股本比例最高的一年,其后送股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一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内部人在其职工股上市期间的股价操纵中产生了影响。
职工股的产生与我国股份制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在股份制试点的初期,由于存在许多制度漏洞,政府监管也不完善,许多公司都出现职工股超比例超范围发行的现象,特别是内部职工股更为严重,曾经有过在黑市或地方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历史。
1999年和2000年是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年,如果仔细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字,我们发现,在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后面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操纵市场,操纵股价走势,这只黑手就是持有大量职工股的、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决策权的“内部人”。
职工股的诞生与毁灭
职工股是我国股份制改造的产物。在实行股份制的初期,由于政策不明朗和多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隔膜,人们对股票并不了解,股票的发行也不顺畅。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发行股票时,竟然需要当地政府强令党政干部带头购买才勉强完成筹资目标。因此,职工并不认为购买股票是一种优惠,相反尽义务的心态更浓一些。
十三大的召开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几乎同时,在上海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场所。90年代初,上海、深圳股票交易市场的暴涨,使得新发行股票成了唐僧肉。企业职工们也莫不对本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趋之若鹜。
为规范股份制试点,国家体改委于1992年5月15日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其中规定:采取社会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职工内部股的认购比例为公众股的10%,配售后3年内不得转让;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可以向本公司内部职工发行部分股份,其总额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
但1993年以前,各地采取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法批准,自办发行、低价发行、职工股超比例发行、职工股社会化发行等现象相当普遍。上海公开募集公司也大量存在职工股社会化、法人股个人化的现象。为此,政府从1993年起发布一系列文件,采取措施着重对内部职工持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上述政策对职工股的范围、股权证、股权审批、转让和管理陆续做出了具体规定。至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职工股,逐步明晰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
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规范,公司上市、股票流通等最市场化的行为,被纳入了残存的计划体制,人为控制着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由此导致的可投资股票的稀缺和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使得职工股成为发财的捷径和孕育腐败的温床。
在实际运作中,内部职工股往往成为公司职工的一种福利,成为特权阶层大发横财的重要工具。随着职工股上市的规模快速增长,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突出,一系列丑闻相继爆发,湖北康赛案、大庆联谊案、东方锅炉案等以职工股为行贿手段和牟利目标的大案,扳倒了包括几个部级在内的大批官员,终使得“中国特色”的职工股走到了尽头。由内部职工股流通中暴露出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再次显示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职工股上市
据统计,截止1999年末,沪深两市共发行职工股86.6421亿股,占沪深两市已发行总股本的3.72%;已上市职工股63.07亿股,占沪深两市上市流通股本总额的8.60%;另有23.57亿股职工股已发行但未上市,占沪深两市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1%(见图1)。
由于1996年以来,一大批含内部职工股的新上市公司 IPO满3年,可以上市流通。1999年及2000年是职工股上市的高峰期,其中1999年沪深两市共有130家上市公司的职工股上市交易, 2000年以后,职工股上市的总量及频度都在逐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截止1999年末,从433家流通职工股各项数据的平均值来看,除去拆细前发行的高价职工股外,其余职工股平均发行价为每股4.67元,平均发行数量为每家741.12万股;而社会公众股的平均发行价为每股5.24元人民币,高于职工股的发行价。可见,绝大多数流通职工股上市后均有较大的获利空间。
如前所述内部职工股通常掌握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关系人(包括政府人员、庄家等)的手中,这些内部人在私利的驱动下,会采取各种手段推高职工股上市流通时的股价,获取投机收益。
这些手段包括:
价格操纵。即内部人利用公司自有资金,或者与一些有关联的外部投资者相勾结,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大量连续的购买本公司的流通股(或采用对倒方式交易,形成虚假交易),影响个股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平衡,从而操纵股价。
业绩操纵。公司管理层通过不正常的会计处理(如少提折旧、少提坏账准备、费用性支出记为资本性支出、虚构营业收入、联手坐庄将投资收益转入营业利润等手段),调控利润,制造虚假业绩,从而影响公司股价。
题材操纵。这也是上市公司的惯用伎俩,通过出台一些虚假利好消息,推动股价上扬,从中获利。
在可调控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内部人的操纵行为往往需要庄家(他们可能持有大量职工股,也可能拥有大量流通股)的配合。庄家负责控制流通股,内部人操纵公司出台业绩、消息,进行配合,相互勾结共同影响市场。更有甚者,一些持有大量职工股的内部人,受巨额利益的诱惑,不惜通过资产重组,出让公司控制权的形式来拉高股价,一次性获利。
显然,所有这些伎俩的目的只有一个,暂时性地推动股价,帮助内部人收益最大化。这与扎扎实实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切实提高企业价值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这些操纵股价的行为在短期内会使其他流通股东“搭便车”,但它最终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
为验证这一现象,我们采集了14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运用规模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盈利能力指标检验这些公司的真实资本投资效率。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平均而言,在职工股上市的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公司的盈利能力类指标明显好于职工股上市后一年的指标,而相对难以操控的规模类指标却没有这样的特点。当职工股规模变现后,公司管理层失去操纵的积极性,财务指标由于前期的透支而呈现明显的恶化。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确实存在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经营业绩来影响股票价格的明显迹象。主要是通过阶段性推高股票价格,使职工股持有人获得更多利益。
我们也可以通过职工股上市对公司股本扩张的影响来看该问题。表3是各种不同类型职工股上市样本公司1998年至2000年的平均送股及转增股本的比例。
在表3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职工股上市的当年一般是送股及转增股本比例最高的一年,其后送股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一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内部人在其职工股上市期间的股价操纵中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