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将“数感”列为十大概念核心之首,因此,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数的认识”教学就承载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任务. 江苏省特级教师苏瑜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认数11~20”这一课,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估测、交流和反思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数的体验和感悟,有效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现择录几个教学片段以飨同仁.
  【片段一】“做”中感知,建立数感
  1. 感知10个一是1个十
  师摆小棒:数数满了10个,常常想办法把它变得简单些,这10根小棒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眼就很清楚知道是10根小棒呢?
  贴图展示操作过程,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2. 抽象数的意义
  看图:1捆小棒和3根小棒.
  你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生:1捆是10根,再摆3根就是13根小棒.
  学生摆出13根小棒.
  师:“13”还可以表示我们班的13个男孩. 女孩比男孩多1个,我们班女孩是多少个?怎么表示?
  3. 认识15~19
  提问:能摆出19吗?19根再添上1根就是多少根?
  师:满了十,人们总是想办法让人很容易看出是10个. 现在我们又要把这几根小棒捆起来?(学生捆一捆)
  现在你的桌子上有多少根小棒?
  贴图展示操作结果,提问:几个十是20?也可以说20里面有几个十?
  板书:2个十是20.
  揭题:刚才我们认识的数就是11~20各数.
  【赏析】小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往往借助于直观操作,他们对直观的依赖性较强. 苏老师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必要的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感形成的过程,建立对数的认识. 本课中教师启发学生产生“十”的概念,用牛皮筋把10根小棒捆起来,现在它变成了1个十. 学生将小棒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说一说,充分经历了计数单位“十”和数的组成建构过程. 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 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当学生在摆出11和12根小棒时,苏老师还进行了两次追问:“怎么拿最快?”“为什么摆得这么快?”促使学生明确:用1个十和几个一很快就表示出十几.
  如果只停留在直观操作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苏老师做到了从具体到抽象,抓住“13”这个数让学生交流:这“13”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交流完善“13”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地感受数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形成数的概念,初步建立数感.
  【片段二】“做”足体验,发展数感
  (一)摆一摆,认知数的顺序
  1. 排列顺序
  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数字卡片,帮数字娃娃们排队.
  师:你是怎么排的?大声地读出来.
  2. 巩固20以内数的顺序
  把这些数放在一根直直的线上,会变成什么样子?(先变成数轴后,变成直尺)
  从11数到20,这是这把直尺的一部分,少掉了哪些数呢?
  生:0,1,2,…
  师:0到10这些会排在哪里呢?
  生:它们排在11的前面.
  师:你们的意思是直尺上的数越往前,数越(小),越往后,数就越(大).
  3. 对数游戏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拍手对读,好吗?
  (师生有节奏拍手一合一开地对数)
  反馈:你们说的数是什么数?老师说的数呢?
  【赏析】这个环节通过排一排、理一理、拍手对数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对20以内的各数进行排序和整理,感知了11到20各数的大小关系,同时借助数轴和直尺的抽象,引导学生建立起数轴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获得学生对数序、数列、数值的直觉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二)量一量,感知数的长度
  课件出示:
  10根小棒摆着有这么长?你能比画量一量吗?
  那20根小棒有多长,请你伸出手来量一量,比画一下.
  出示课件:
  学生进行自我修正.
  那15根小棒的长度你能量一量吗?
  质疑:为什么比画这么长?
  生:15根小棒比10根要长一点,比20根就要短一些.
  【赏析】以10根小棒的长短为载体,让学生根据这一标准量比画20根、15根小棒的长短.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表象思维,使学生在空间观念中体验到数的长度. (三)估一估,感悟数的高度
  这里有一摞《美术》书,你们猜猜会有多少本?
  生1:20本(多了).
  生2:12本(少了).
  师数到10本:到这里是10本,现在你能估出有多少本吗?
  生3:15(接近).
  生4:17(对了).
  这里还有一摞《品德与生活》,根据刚才猜数的经验能估出这摞书会有多少本?(正好也是17本)
  反思:都是17本,为什么看上去不一样多了呢?
  指出:《美术》书薄,《品德与生活》书厚,虽然两摞书的高度不同,但本数是一样多.
  【赏析】教学中让学生估计《美术》书的高度,当学生估得没有谱时,教师引导学生用10本的高度以去估计未知的数量,不仅使学生对一定的数量的高度有了初步的数感,更重要的是渗透了估计的重要方法. 在估数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17”这个数的不同高度,而且通过反思感悟到:厚薄不同,书的高度也就不同,虽然两摞书的高度不同,但数量是一样的,让学生在感悟数的猜测和调整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感.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已被摆到了更为突显的位置,倡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数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在小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要求. “班班通”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创设适合课程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气氛,运用图形、文字、声音、影像的特点,克服平时教学中的难点,动静结合,使得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很好改进以往教学中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可视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 直观形象地展
期刊
在数学浩瀚的题海里,总能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条件充裕,结论清楚,就是找不到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继而无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中考压轴题,更加强了学生能力的考查.下面笔者以实例说明如何巧用构造法,构造基本图形,建立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一、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1 2013年淮安中考题28题:如图1,在△ABC中,∠C = 90°,BC = 3,AB = 5.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结合学习数学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感受数学科学的精髓,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初步学会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基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一、目标中明晰数学思想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增加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呢?本文通过三个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如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相信你也能找出很多有趣的例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倘若教师从源头上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肯定会乐在其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以学生的
期刊
中职数学教学中,在学习关于“三次函数”的练习中以及考试中发现许多学生掌握得不好,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知道几乎没有学生对这种题的图像进行过关注. 因此,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关于导数的例题和习题若借助该例题的图像去讲、去分析,会让学生掌握得更容易. 于是我决定在复习中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师生一起研讨三次函数的图像以及由图像得到三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由三次函数图像“之美”感悟到学习“之乐”.  例题1 (201
期刊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和17匹马,在他临终前他对三个儿子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 ”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 遗嘱上写着:“我把17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三儿子得九分之一. 不许杀马,不许流血,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嘱. ”按照父亲的遗嘱,每个人得到的马都不是整数. 大儿子得八又二分之一匹,二儿子得
期刊
【摘要】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验证、抽象概括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在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 活动经验;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策略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 ”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远离实际生活,学生不感兴趣.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笔者执教的苏教版八上第二章“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立足从生活出发,以南京之行为主线,适当拓展、演变,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自然的教学情境.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体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意识,其应用的广
期刊
【摘要】传统的定理教学,教师更多是把数学定理直接呈现给学生,重结论、轻过程,导致学生没有经历和体验知识的研究过程,不利于学习能力的自然生成,不能培养“会学”的能力.如何在定理教学上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数学理解,享受发现的快乐?这使我在进行“余弦定理”的教学时面临挑战.  【关键词】余弦定理;教学评价  2011年陕西省高考文理科都有一道解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