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亲身参与、合作探究、教学互动中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活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究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对于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想方设法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1-01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去学习,它是一种学生潜能释放的学习过程,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更充满张力和复杂性,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师生双方的互动。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这是合作的本质,同时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探究主体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建构有价值的主体是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顺利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探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源和助推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如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壁虎的难题:有一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在底面顶点A处有一只小壁虎,在侧面顶点B处有一只蚊子。请大家帮小壁虎设计一条线路,使得小壁虎尽快吃到蚊子。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然后连结A、B两点所得的线段就是小壁虎行走的路线。那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如三棱柱、四棱锥、正方体、圆柱……)的展开图又是什么呢?此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迸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新的一课就开始了,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导学。
人的本质是活动,列昂捷夫指出:“个性的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探究,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只有在学习活动之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发展。学习中的探究,是与学习者自主自由的活动分不开的,离开了主体的活动,探究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自主探究,使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原来的传授知识变为组织学习的活动,其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应作为探究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要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又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合作回答。在如今的数学课中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应提倡学生的发问、讨论乃至争辩。例如: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师生间是共同努力,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三、激励评价,让学生乐于探究。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主动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合理、科学的评价能调控探究的进程,让学生始终保持极大的思维和探究热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 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对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民主评价,使学生准确、充分和大胆地表述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如:我和他(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我想为某同学(小组)作一点补充;我是这样想的,我可以为他(她)提一点建议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想法……优化了学生的评价语言,就能使学生自然、流畅地展现内心的思维过程,同时增强了被评价者参与探究的自信和乐趣。
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发展。反思关键是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逐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师适时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外,还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技能、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的形式也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评价,还可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与组间的评价等,从而使学生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在不断碰撞、融合中,得到合理的启迪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组织能力和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机敏、更聪慧、更睿智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性需求。
总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精神和提高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过去偏重记忆和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1-01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去学习,它是一种学生潜能释放的学习过程,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更充满张力和复杂性,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师生双方的互动。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这是合作的本质,同时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探究主体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建构有价值的主体是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顺利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探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源和助推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如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壁虎的难题:有一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在底面顶点A处有一只小壁虎,在侧面顶点B处有一只蚊子。请大家帮小壁虎设计一条线路,使得小壁虎尽快吃到蚊子。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然后连结A、B两点所得的线段就是小壁虎行走的路线。那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如三棱柱、四棱锥、正方体、圆柱……)的展开图又是什么呢?此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迸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新的一课就开始了,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导学。
人的本质是活动,列昂捷夫指出:“个性的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探究,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只有在学习活动之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发展。学习中的探究,是与学习者自主自由的活动分不开的,离开了主体的活动,探究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自主探究,使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原来的传授知识变为组织学习的活动,其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应作为探究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要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又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合作回答。在如今的数学课中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应提倡学生的发问、讨论乃至争辩。例如: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师生间是共同努力,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三、激励评价,让学生乐于探究。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主动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合理、科学的评价能调控探究的进程,让学生始终保持极大的思维和探究热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 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对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民主评价,使学生准确、充分和大胆地表述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如:我和他(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我想为某同学(小组)作一点补充;我是这样想的,我可以为他(她)提一点建议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想法……优化了学生的评价语言,就能使学生自然、流畅地展现内心的思维过程,同时增强了被评价者参与探究的自信和乐趣。
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发展。反思关键是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探究新知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逐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师适时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外,还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技能、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的形式也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评价,还可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与组间的评价等,从而使学生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在不断碰撞、融合中,得到合理的启迪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组织能力和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机敏、更聪慧、更睿智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性需求。
总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精神和提高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过去偏重记忆和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