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改革,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及资金管理方面也面临着重大改革,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意识到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企业必须通过财务管理优化资金利用方式。国有企业规模大,财务管理更具系统性,尤其需要将资金集中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现阶段,资金集中管理是国有企业使用的主要管理手段,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资源。而将资金集中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取得了有效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实力逐渐雄厚。然而,企业管理的发展却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快速发展的企业规模严重不符,落后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国有企业必须改变财务管理模式,坚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简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资金集中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将拥有的资源提前对经济活动作出合理的分配,它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導向,企业必须将宏观发展战略目标层层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才能达到管理、控制企业整体业务活动的目的[1]。
(二)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是企业成立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加的重要目的。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投融资和企业集团内部自由活动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企业领导人按照需求统一调度分配资金的活动。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价值
全面预算管理的资源整合功能较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随着国有企业投融资规模的逐渐增大,企业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可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一,能够使企业发展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此外对这种“统一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使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第二,将两者相结合还能促进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防范和控制资金使用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价值链的特点,不仅使资金用在关键点上,也使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先进性
现阶段,预算编制滞后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以前一年的数据为主要依据,使得预算编制过于程序化,仅保障了编制信息的严谨性,却忽略了与企业本年经营状况相结合这一原则。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对市场经济环境并不了解,编制的预算计划与企业自身情况脱节,从而导致预算目标脱离实际,难以体现出预算的价值。此外,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对经营预算的重视超过了对资金的预算,尤其是转型期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开展业务重组。因此,预算编制落后不利于企业资金链安全[2]。
(二)资金集中管理理念缺乏完善性
大型国有企业多为分级管理,多元经营,有很多成员单位,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此,财务管理为分散状态。而这些成员单位受到集团内部管理模式、授权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更重视经营指标,忽视资金管理,并未认识到总公司推行的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时处于被动适应地位,缺乏能动性。成员单位未将资金管理列入发展战略中,在操作管理时缺乏科学的指导。资金管理其实需要各个部门协同进行,而很多成员单位都认为资金集中管理仅仅是财务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错误地认为资金计划仅需财务部负责编制即可。
(三)企业执行力不足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程序复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实现管理目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预算部门并没有统一标准,从而使得预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企业高层领导对财务预算工作的不重视,审核的不严格、不规范,使得财务管理漏洞越来越严重,甚至多数预算管理已成为形式化管理。
(四)考核机制缺乏健全性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制定了财务管理机制,但部分企业依然存在预算机制,管理方法、考核标准与实际要求均不符合。此外,很多国企上级部门对预算的认知逐渐加强,但内部考核仍然停滞不前,停留在业绩考核和盈利考核方面上,从而导致下属公司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过于重视追求利益,使得预算机制不够健全,起不到管理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完善
国有企业预算编制体系形式化问题严重,严重落后于企业发展需求,进而影响财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使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预算机制的实施,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合理使用资金,保障企业稳定长期发展。企业在加强预算管理中,必须以逐层上报、层层审批、分期支付为原则完善预算编制体系,资金使用人需以资金使用方向、资金额度为依据进行预算,再逐层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后将资金拨付给申请人;同时预算部门要以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为依据,确定资金使用周期,报告给上级部门,经审批后拨付给使用人,提高资金的运转能力及使用率。财务预算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严禁发生浪费、非法挪用、贪污等问题的发生[3]。
(二)提高重视程度
国企的战略性很强,因此其自身发展能力高低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全面提高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将资金集中管理与之相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切实加大二者相结合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业务体系等多方面下功夫,齐抓共管,通过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促进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率及财务绩效。例如,在国有企业开展融投资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流程的规范化。另外,国企还应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对接。
(三)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的规模更大,内部结构也更为复杂,进而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全面预算监管力度,提高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贯彻落实预算标准及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使用更加透明。由专管人员做好资金使用的调查跟踪工作,提高监管力度,使资金流动方向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性。例如,企业为了提高监管力度可以使用资金预算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资金和财务预算的监督。在系统移动应用方面,企业人员可以拍摄单据创建文档并提交报销费用[4]。
(四)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要想实现全面预算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就必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在制定考核机制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分析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预算余额状况,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考评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确保预算考核质保贴近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可采取量化分析指标,明确其管理职责,划分管理权限,实施定期考评,重视预算执行结果的应用,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通过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将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能够不断加强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预测,实现合理分配资金,减少资金浪费的问题,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如.对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的探究[J].商讯,2020(02):132,134.
[2]胡善保.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策略[J].财会学习,2020(01):80,82.
[3]周独军.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探讨[J].财会学习,2019(30):79,81.
[4]赵琰.对大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的探究[J].商讯,2019(09):93-94.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取得了有效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实力逐渐雄厚。然而,企业管理的发展却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快速发展的企业规模严重不符,落后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国有企业必须改变财务管理模式,坚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简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资金集中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将拥有的资源提前对经济活动作出合理的分配,它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導向,企业必须将宏观发展战略目标层层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才能达到管理、控制企业整体业务活动的目的[1]。
(二)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是企业成立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加的重要目的。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投融资和企业集团内部自由活动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企业领导人按照需求统一调度分配资金的活动。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价值
全面预算管理的资源整合功能较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随着国有企业投融资规模的逐渐增大,企业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可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一,能够使企业发展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此外对这种“统一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使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第二,将两者相结合还能促进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防范和控制资金使用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价值链的特点,不仅使资金用在关键点上,也使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先进性
现阶段,预算编制滞后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以前一年的数据为主要依据,使得预算编制过于程序化,仅保障了编制信息的严谨性,却忽略了与企业本年经营状况相结合这一原则。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对市场经济环境并不了解,编制的预算计划与企业自身情况脱节,从而导致预算目标脱离实际,难以体现出预算的价值。此外,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对经营预算的重视超过了对资金的预算,尤其是转型期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开展业务重组。因此,预算编制落后不利于企业资金链安全[2]。
(二)资金集中管理理念缺乏完善性
大型国有企业多为分级管理,多元经营,有很多成员单位,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此,财务管理为分散状态。而这些成员单位受到集团内部管理模式、授权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更重视经营指标,忽视资金管理,并未认识到总公司推行的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时处于被动适应地位,缺乏能动性。成员单位未将资金管理列入发展战略中,在操作管理时缺乏科学的指导。资金管理其实需要各个部门协同进行,而很多成员单位都认为资金集中管理仅仅是财务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错误地认为资金计划仅需财务部负责编制即可。
(三)企业执行力不足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程序复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实现管理目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预算部门并没有统一标准,从而使得预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企业高层领导对财务预算工作的不重视,审核的不严格、不规范,使得财务管理漏洞越来越严重,甚至多数预算管理已成为形式化管理。
(四)考核机制缺乏健全性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制定了财务管理机制,但部分企业依然存在预算机制,管理方法、考核标准与实际要求均不符合。此外,很多国企上级部门对预算的认知逐渐加强,但内部考核仍然停滞不前,停留在业绩考核和盈利考核方面上,从而导致下属公司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过于重视追求利益,使得预算机制不够健全,起不到管理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完善
国有企业预算编制体系形式化问题严重,严重落后于企业发展需求,进而影响财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使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预算机制的实施,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合理使用资金,保障企业稳定长期发展。企业在加强预算管理中,必须以逐层上报、层层审批、分期支付为原则完善预算编制体系,资金使用人需以资金使用方向、资金额度为依据进行预算,再逐层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后将资金拨付给申请人;同时预算部门要以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为依据,确定资金使用周期,报告给上级部门,经审批后拨付给使用人,提高资金的运转能力及使用率。财务预算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严禁发生浪费、非法挪用、贪污等问题的发生[3]。
(二)提高重视程度
国企的战略性很强,因此其自身发展能力高低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全面提高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将资金集中管理与之相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切实加大二者相结合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业务体系等多方面下功夫,齐抓共管,通过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促进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率及财务绩效。例如,在国有企业开展融投资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流程的规范化。另外,国企还应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对接。
(三)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的规模更大,内部结构也更为复杂,进而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全面预算监管力度,提高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贯彻落实预算标准及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使用更加透明。由专管人员做好资金使用的调查跟踪工作,提高监管力度,使资金流动方向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性。例如,企业为了提高监管力度可以使用资金预算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资金和财务预算的监督。在系统移动应用方面,企业人员可以拍摄单据创建文档并提交报销费用[4]。
(四)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要想实现全面预算与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就必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在制定考核机制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分析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预算余额状况,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考评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确保预算考核质保贴近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可采取量化分析指标,明确其管理职责,划分管理权限,实施定期考评,重视预算执行结果的应用,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通过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将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能够不断加强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预测,实现合理分配资金,减少资金浪费的问题,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如.对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的探究[J].商讯,2020(02):132,134.
[2]胡善保.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策略[J].财会学习,2020(01):80,82.
[3]周独军.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探讨[J].财会学习,2019(30):79,81.
[4]赵琰.对大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的探究[J].商讯,2019(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