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晓磊,阿牧嘎查的农牧民不能因病返贫
郭晓磊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阿牧嘎查第一书记,来自旗卫健委。2018年3月,他与四位同事组成驻阿牧嘎查工作队,来到阿牧嘎查开展帮扶工作。
来到阿牧嘎查后,郭晓磊带领工作队全面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收入、劳动力、致富技能、医疗健康等基本情况,在全嘎查鉴定慢性病患者,帮助贫困户代缴商业补充保险和新农合补贴,为贫困人口报销医疗费用,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
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既定目標,医疗保障可以说是其中的难点。因病致贫不同于就业、住房、因学等致贫因素,难以做到一次性消除,已经成为老百姓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底,阿牧嘎查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郭晓磊和他的工作队,为了防止农牧民群众因病返贫仍做着大量工作。他说:“希望通过加强和落实医疗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全嘎查每一名群众不掉队,阿牧嘎查的农牧民不能因病返贫,每一位贫困群众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
王俊卫和庙上村的“香菇经济”
2020年已经是王俊卫在庙上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五个年头了。王俊卫老家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虽不是卢氏县人,但自1996年到卢氏驻军某部服役到今天,他已经在卢氏生活了20多年了。2010年1月,王俊卫转业后被安置到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他主动要求到瓦窑沟乡庙上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庙上村是瓦窑沟乡东南部的一个省定贫困村,王俊卫驻村之初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瓦窑沟乡甚至卢氏县的主要种植业就是香菇,刚驻村时,王俊卫就发现村里香菇的产量虽说不少,但因为交通不便且没有冷库,客商鲜少来收货。把路修通并引建冷库成为他驻村前两年最重要的事情。
2017年,卢氏县全面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试点工作。王俊卫也开始向村民逐户介绍,通过小额信贷可以让村民有足够的启动基金,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
2018年,通过王俊卫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申请专项扶贫资金,联系相关企业施工,庙上村实现了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新建成的冷库也通过企业承包的形式进行运营,既让村民的食用菌有地方存放,还为村集体增收。
驻村几年来,王俊卫眼看着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以“香菇经济”为模式,从单一农作物种植,到今天村民通过小额贷款,拓宽了增收渠道,今天的庙上村不仅有食用菌种植,还发展出了猕猴桃、中药材、兰花、养殖业等。现在庙上村有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使每个贫困户基本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庙上村实现了脱贫,庙上村和金庄村也合并成为古寨村,王俊卫又开始研究沟峪旅游。被当地人称为“石马岩寨”的石马岩山是一个距离古寨村不远的自然景观,地处古寨村与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大也沟村交界地带,在瓦窑沟乡甚至是卢氏县都小有名气。整村实现脱贫摘帽后,王俊卫觉得可以依托沟峪旅游,一方面为村民再增加一条致富路,一方面也能为村里的产业拓宽销路。
李君和土店子村的种养殖产业脱贫
驻土店子村第一书记,是来自巴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李君。他已在这里过了4个冬天。他对记者说:“别看这里属于南方,但冬天挺冷的。”
土店子村,距离县城约1个小时车程,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村里有水果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核桃种植范园……
2016年,当过三年大学生“村官”的李君前来驻村。“我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也喜欢农村,就来了。”
初来土店子村之时,村里无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村民守着几亩薄田,生活贫寒。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一到村里,李君先是向村民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同时他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在村里走访、调研,常常与村支书张永堂写发展规划到凌晨两三点。在整个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李君逐步理清了思路。
李君联系湖北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村里进行土壤测试与分析,并综合考察村里的气候条件。之后,土店子村确定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但让村民放弃种植已久的玉米与土豆,变成种水果、养猪,这个过程不容易。“我们集中开小组会、院子会,入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给他们算经济帐,慢慢地,村民们接受了发展产业的想法。”李君说。
今天,土店子村建成的1100亩水果的种植采摘园,还有1000头黑猪、几千只土鸡的养殖园、500亩的改良核桃,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产业,但4年来全村努力的变化有目共睹。
有了起色就要巩固。为了增加贫困户与产业链的粘性,村里实行了一些措施,比如贫困户将土地入股产业园区,本村的个体企业负责投入和经营,贫困户可挣工资,还可以拿分红;企业向贫困户免费提供黑猪幼仔及养殖技术服务,95户贫困户按生态标准、订单式饲养,出栏时保底回收;同时,与巴东县企业合作,保证核桃与市场的对接。如今,土店子村的人均收入6600余元,也第一次有了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关于以后,李君希望能完善产业管理与配套产业链。“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的,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