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启蒙的最佳时间段是小学阶段。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行为以及思维都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师和家长都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德育教育更加得到重视,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总结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力求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事业持续健康进行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有效对策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大力的培养,还需要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水平。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可以促进社会的更大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德育教育提出一定的政策保障,进而保证了德育教育顺利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师和家长都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德育教育更加得到重视,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总结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力求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长忽视德育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人员观念较为落后。相比德育教育来说,教师以及家长更加看重考试分数。在多数情况下,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成绩给小学生报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这样将会导致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行为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最后将导致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较为薄弱。
一些家长存在比较大的工作压力,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一般情况下,都是爷爷、奶奶陪伴孩子的多,通常会过度的宠爱孩子,进而让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体现较弱。除此之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教师以及学生的职责,和自己不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忽视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家长往往会过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学生实际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二)道德教育开展时间较短
现阶段,我国道德教育研究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强化。目前,道德教育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大部分教师对道德教育存在不全面的认知。教学方法以及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进而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三)不能建立整体评价体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传统评价体系将会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求。传统评价的方法不够科学,并且形式比较落后,小学生不能充分地认识自身,他们的人格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仅注重自身单方面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由于缺少正面的评价,学生往往会出现反感、畏惧的负面情绪,进而直接对德育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有效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根据实际状况,注重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小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更好的实践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情境化教學的指引,让学生将德育教育引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整体而言,在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安排的时候,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选取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评估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学生的勤俭节约品德课程当中,教师要将“旧物回收利用”融入课程当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锻炼,进而促进小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二)设立科学健全的德育考核制度
道德教育需要和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其课程教学不应该和别的科目比重不一样。当人们更好地表现出道德风尚的时候,就会在一定情况下对智商缺陷进行弥补。反之,当道德观念不足的时候,即便拥有比较高的智商,也不能对这类缺陷进行弥补。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比较大的范围当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将非常适合科学德育教育的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够推动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质量。从教学目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不仅仅是按照有关任务来考核,而是利用学生的道德状况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映,进而对学生道德思想进行更好的培养。
(三)在教学工作中渗透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往往更看重学科教学,而忽视了育人工作。事实上。在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比学科教学更重要。因为不能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能够从这些环节着手,将得到教育引入教学工作内,不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能够选择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积极地对小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引导。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大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大大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健全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状况,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整体、综合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积极评价,给学生一些尊重,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德育教育中,进而产生比较好的引导效果。对德育教育评价系统进行优化,不但有助于综合分析和评价学生,还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人格。例如,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认知而做出许多不当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注重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就能够让小学生思想得到转变,进而保证小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密切联系实际,让德育走入实践当中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不仅需要融入爱家爱国、团结同学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和学生成长的实际状况进行联系,尽量对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进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充分对社会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对应德育教育的活动。例如,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美化教室活动,积极地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进而让小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基础上,要想不断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工作,教师就需要有比较健全的德育教育观念,选取准确的教育手段,优化德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2]张淑珍,何春林.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
[3]郝春玉.巨鹿县育蕾小学“学生道德银行”活动调查报告[J].邢台学院学报,2017(03).
[4]刘超.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有效对策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大力的培养,还需要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水平。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可以促进社会的更大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德育教育提出一定的政策保障,进而保证了德育教育顺利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师和家长都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德育教育更加得到重视,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总结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力求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长忽视德育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人员观念较为落后。相比德育教育来说,教师以及家长更加看重考试分数。在多数情况下,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成绩给小学生报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这样将会导致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行为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最后将导致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较为薄弱。
一些家长存在比较大的工作压力,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一般情况下,都是爷爷、奶奶陪伴孩子的多,通常会过度的宠爱孩子,进而让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体现较弱。除此之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教师以及学生的职责,和自己不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忽视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家长往往会过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学生实际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二)道德教育开展时间较短
现阶段,我国道德教育研究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强化。目前,道德教育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大部分教师对道德教育存在不全面的认知。教学方法以及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进而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三)不能建立整体评价体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传统评价体系将会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求。传统评价的方法不够科学,并且形式比较落后,小学生不能充分地认识自身,他们的人格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仅注重自身单方面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由于缺少正面的评价,学生往往会出现反感、畏惧的负面情绪,进而直接对德育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有效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根据实际状况,注重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小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更好的实践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情境化教學的指引,让学生将德育教育引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整体而言,在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安排的时候,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选取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评估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学生的勤俭节约品德课程当中,教师要将“旧物回收利用”融入课程当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锻炼,进而促进小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二)设立科学健全的德育考核制度
道德教育需要和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其课程教学不应该和别的科目比重不一样。当人们更好地表现出道德风尚的时候,就会在一定情况下对智商缺陷进行弥补。反之,当道德观念不足的时候,即便拥有比较高的智商,也不能对这类缺陷进行弥补。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比较大的范围当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将非常适合科学德育教育的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够推动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质量。从教学目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不仅仅是按照有关任务来考核,而是利用学生的道德状况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映,进而对学生道德思想进行更好的培养。
(三)在教学工作中渗透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往往更看重学科教学,而忽视了育人工作。事实上。在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比学科教学更重要。因为不能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能够从这些环节着手,将得到教育引入教学工作内,不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能够选择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积极地对小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引导。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大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大大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健全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状况,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整体、综合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积极评价,给学生一些尊重,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德育教育中,进而产生比较好的引导效果。对德育教育评价系统进行优化,不但有助于综合分析和评价学生,还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人格。例如,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认知而做出许多不当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注重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就能够让小学生思想得到转变,进而保证小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密切联系实际,让德育走入实践当中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不仅需要融入爱家爱国、团结同学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和学生成长的实际状况进行联系,尽量对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进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充分对社会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对应德育教育的活动。例如,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美化教室活动,积极地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进而让小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基础上,要想不断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工作,教师就需要有比较健全的德育教育观念,选取准确的教育手段,优化德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2]张淑珍,何春林.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
[3]郝春玉.巨鹿县育蕾小学“学生道德银行”活动调查报告[J].邢台学院学报,2017(03).
[4]刘超.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