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师“教词”到引学生“学词”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夔的《扬州慢》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篇,笔者执教过三次,每教一遍,都会对新课程的理解增加一分。
  一教《扬州慢》,用必修的方法教选修课文
  第一次教《唐诗宋词选读》时,不太清楚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区别,于是仍习惯性地用教必修的方法来教《扬州慢》。首先是教师精心导入,再让学生自由说出关于扬州的诗词名句,接着知人论世,介绍姜夔其人。然后指名朗读小序分析其内容及作用,并配乐诵读这首词,随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词作,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个过程中要求小组合作)。接下来是小组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侧重分析景情之间的联系。此时要求学生比较本词与学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了解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词风。最后让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这首词。
  反思:这个教学流程比较完整,课堂实施得也不错,感觉还是蛮好的。但课后细细一想,学生从头到尾基本被我牵着鼻子在走,哪来的主动学习意识?况且他们之前学了那么多诗词,应该让他们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去解读。我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尝试基于学情的教法,只知道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扬州慢》,围绕主脑问题多角度挖掘
  第二次教这首词,我调整思路,围绕主脑问题,引领学生多角度挖掘文本信息。我将整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读三遍。然后根据以往学习诗词的方法,自由讨论: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学生通过交流,联系词前的小序,能够回答是写“黍离之悲”的。然后以“黍离之悲”为主问题,让学生说出上、下片各是如何表现“黍离之悲”的,方式上有没有不同?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自己形成小结。第二个环节是提供关于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讨论作者写作此词的深层用意。第三个环节是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写一写读这首词之后的感想。
  反思:这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层面来理解这首词。第一个是文本层面,即通过裸读,根据诗词的特征,分析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意象),抒了什么情。如《扬州慢》写了名都、佳处、春风、工词、好梦,以及青青荠麦、废池乔木、黄昏清角、空城、无声冷月、无情红药等虚实之景,表现了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感慨。这个层面解读时不要过分支离破碎,要抓主脑问题进行突破。第二个是作者层面。作者身处南宋,这个特殊时代的大多数词人都有深沉的爱国情结,如辛弃疾、陆游等。因此,词中的“黍离之悲”,除了感慨扬州昔盛今衰外,还有对国事的心忧,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对个人命运的哀叹。第三个是读者层面。学了这首词,联系自身实际,抒写学习的意义在于铭记战争的痛苦,珍惜和平的可贵。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能较好地打开学生的脑洞。它最起码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是以个性化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的学习。
  三教《揚州慢》,学生上讲台实现由教到学
  第三次教此词时,笔者将此前的三个教学环节调整为“课前预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三个学习环节。在预学中,我将教参上关于作者简介、唐圭璋先生的名家欣赏及前人的评点精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据此研读词作,然后根据高考命题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出一道题目,拟一份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将学生分四组,要求每组侧重一个点(如第一组从形象角度、第二组从语言角度、第三组从手法角度、第四组从情感角度),尽量避免重复。研学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交流,师生一起探讨评判修订预学成果。拓学中要求每位同学据此拟一道完整的试题,与同桌交换批改。
  反思:我们教学时喜欢在“听、读、说”上下功夫,对“写”则照顾不周。而高考考查的是学生面对一张试卷的书面表达能力。上述教法尝试,实际上是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唐诗宋词选读〉课标教学要求》提出:“重视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突出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个人认为这种尝试既符合课标要求,又拉近了学生与命题者的距离,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有学生拟题: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句话,有人说是扬州人“厌言兵”,有人说是池木“厌言兵”,也有人说是作者在“厌言兵”,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说出理由即可,正是训练了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创新;常教常新,乐在其中。通过《扬州慢》选修教学的三次尝试,我深刻地认识到,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补充与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让选修课教学变得更加灵动,而不是让它成为又一门“必修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就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明确构成教材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所谓教材分析艺术,是指教师艺术化地分析教材,即艺术化地认识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的过程。分析教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进行。下面笔者结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简要谈谈双视角教材分析的艺术性。  一、宏观视角的教材分析艺术  所谓宏观视角,就是从单元的视角来分析教材。宏观视角
期刊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曾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耀眼夺目。无论是书写技能,还是书写艺术,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在电脑科技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潮流中,书法渐渐走向式微,书法教与学已成为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像横亘在素质教育发展路途中的一座大山,阻挡教育前进的步伐。  吉安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学进课堂”“书法进课堂”的号召,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选派有一定书法功底、爱好书法
期刊
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总是道阻且长,教研之路更是充满艰辛。诚如冰心所言:“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抚州市临川第九小学的刘丽老师,从荣山的一所村小走到城区学校,正是怀着这样的心境,虽一路艰辛,却也一路芬芳。她的教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获得“临川区优秀教师” “抚州市优秀教师” “抚州市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价值观、信念、习惯、作风等各种风格特征的总和,其本质和核心是师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建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论语〉撷英》是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从2006年开始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课程以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为资源,选编与学校精神、温州文化精神、高中生学习关系密切的章句组成教材,每天
期刊
为进一步营造向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学习的浓厚氛圍,引导全县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当先锋,做表率,形成学先进、比行动、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近日,全县教育系统“向支月英学习”教师演讲总决赛在上高四中隆重举行。  共有来自全县34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34名优秀教师代表参加角逐。比赛中,参赛选手不仅纷纷用自己的教学故事和体验、用真挚和富有激情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教师职业
期刊
6月15日,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率领的人民网“小城故事多”采访团先后走进临川二中、临川十三小,采访抚州市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  临川二中校长华小明介绍道,临川二中将课外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学校戏曲社团让学生找到学习戏曲的方向,把抚州戏剧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素养。  临川十三小“三台”联动:用好“讲台”,推动戏曲进课堂;建好“舞臺”,促进学生戏曲实践;搭好“平台”,推动戏曲
期刊
钢琴独奏《夏天》,吉他弹唱《童年》,独唱《时间都去哪了》,舞蹈《青春修炼手册》……6月14日上午,广丰区“乐心校园行”首场活动走进上饶市广丰区铜钹山镇中心小学,为山区小学的留守儿童带来一场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上饶市广丰区教育体育局主辦,广丰区教师爱乐合唱团倾情演绎,旨在让农村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感受梦想的力量。  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依旧不能阻挡大家的热情。合唱队积极排
期刊
家访就是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中,通过与学生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的表现,了解家庭的教育状况,同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老师和家长间面对面的交流形式逐渐被网络平台交流替代。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师和家长间的电话交流次数都在呈现减少的趋势,更不要说家访了。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固然有其快捷的优势,但多彩画面的背后是人际间情感的缺失。只有走在家访的路上,教师才会感
期刊
近年来,崇仁县郭圩乡中心小学坚持“七彩校园 放飞梦想”的办学理念,把艺术教育作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艺术文化启迪学生审美心灵,学校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素质教育新格局。  学校艺术教育建立了美术、书法、舞蹈和棋类等兴趣小组,由不同特长的教师授课。兴趣小组的绘画课,教师主张“自由画”,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以树叶和石头组建最美的图画;书法兴趣小组,一、二年级为硬笔书法,三至六年级为毛笔
期刊
与前作文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学预设相比,后作文教学从学生作文的原点出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作,更能呈现自己最真实的写作水平和状态。  与前作文教学不同,后作文教学注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视学生作文后的发表;二是重视学生作文后的讲评;三是注重学生作文后的修改。  管建剛和他的团队就以上内容实践了数年。从他对作文本质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渐离了传统的“作文观”,重塑起一种全新的作文观:作文不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