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缝制工艺是中职服装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是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训练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人才提供了便利。中职院校在该课程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中,为了取得较为理想的活动效果,首先需要科学选择合作企业,才能保证合作的效果,同时开展“工学交替”和“企业课堂”等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授课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效果,另外积极引进相关先进设备,缩小学校硬件与企业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学和职业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中职服装专业缝制工艺课程与校企无缝对接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学;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对策
服装缝制是指集服装裁剪、缝制、修改于一体的生产工艺,是一件衣服成型的必需环节。在服装缝制的过程中,缝制的手法及修改效果是服装品质的关键。由此可见,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缝制工艺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逐渐熟悉将一片片平面的裁片组合成一件件立体的服装,进而不断增强专业技能,为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基础。中职院校始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因此,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学生能够掌握与实际工作更为贴近的技能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企业文化与行业规范,为自身在未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服装专业的缝制工艺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因而在校企合作中具备较强的优势,促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双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既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筛选优秀人才,更好地达到校企双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校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受益。
一、通過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关键的,良好的合作既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十分关键,只有本着因地制宜、互惠互利的原则,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得更为理想。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合作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加专业的环境,同时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当前较为主流以及处于前沿的生产方式,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学习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因此教师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可以寻找具有一定规模且生产技术成熟的大型服装加工厂,使学生能够在校企合作中收获更多。其次,需要选择与该课程实践需要贴近的公司进行合作。缝制工艺课程的核心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缝制,因而教师需要寻找以成衣制作、服装加工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这样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使校企合作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最后,学校也需要考虑到合作企业的需求,例如尽量适应对方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这样才能够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使校企合作之路更加长远。
二、运用“工学交替”模式,安排师生去企业进行实习
要想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真正有所收获,就需要保证学生实习的时间充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企业中的接触更广,学习更多与课堂教学不同的内容。因此,在为期一年校企合作活动开展中,运用“工学交替”模式十分合适。首先,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观摩学习,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模式,认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区别。其次,在学生学习结束后,再安排将其在学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模拟操作,一方面使学生的实习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掌握更加丰富的缝制工艺。最后,再安排学生进行长期、连续性的实习锻炼,引导学生向员工转化,一方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双重锻炼,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不断的提升,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三、开展“企业课堂”,系统学习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知识
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对接,学校可以开设服装工业化生产的相关课程,但是工业化相关的专业设备、生产流程、部门职能等方面的知识在校内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倘若教师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企业课堂”,让学生了解与实际工作更加贴近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制衣厂或服装公司的高级技工师傅每周给服装专业的学生讲解工业化生产的课程,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更加熟悉,也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在实践工作中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如不同的缝制需求可以分别采取平缝、来去缝、内外包缝等不同方式,使工作流程得到不断的优化。长此以往,学校和企业能够共享设备、人才、管理等相关资源,并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
四、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教学,缩减与企业之间的差距
学校由于多种原因,设备更新总是落后于工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市场脱节,既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要想实现使学生和企业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中职院校就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开展教学,缩减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的培养符合社会的需要。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对相关企业的观摩、考察,了解当前制衣行业使用的主要设备类型,例如电脑平缝机、打边机、锁眼机、装领装袖机等,使学生能够接触行业中的常用设备,不断增强其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寻求企业的建议,对实训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样板工作室、机房、面料展室等等,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与实训的科学化、条理化,为学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提供更多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对学校和企业双方有利的工作方式,因而中职院校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努力,积极寻求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扶持,鼓励学校师生为此不断努力,为学生的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促进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建龙. 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2013(27):148-149.
[2]杨俊琴. 论中职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教学[J].新校园,2014(10):99.
关键词:中职教学;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对策
服装缝制是指集服装裁剪、缝制、修改于一体的生产工艺,是一件衣服成型的必需环节。在服装缝制的过程中,缝制的手法及修改效果是服装品质的关键。由此可见,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缝制工艺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逐渐熟悉将一片片平面的裁片组合成一件件立体的服装,进而不断增强专业技能,为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基础。中职院校始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因此,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学生能够掌握与实际工作更为贴近的技能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企业文化与行业规范,为自身在未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服装专业的缝制工艺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因而在校企合作中具备较强的优势,促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双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既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筛选优秀人才,更好地达到校企双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校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受益。
一、通過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关键的,良好的合作既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十分关键,只有本着因地制宜、互惠互利的原则,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得更为理想。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合作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加专业的环境,同时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当前较为主流以及处于前沿的生产方式,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学习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因此教师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可以寻找具有一定规模且生产技术成熟的大型服装加工厂,使学生能够在校企合作中收获更多。其次,需要选择与该课程实践需要贴近的公司进行合作。缝制工艺课程的核心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缝制,因而教师需要寻找以成衣制作、服装加工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这样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使校企合作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最后,学校也需要考虑到合作企业的需求,例如尽量适应对方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这样才能够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使校企合作之路更加长远。
二、运用“工学交替”模式,安排师生去企业进行实习
要想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真正有所收获,就需要保证学生实习的时间充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企业中的接触更广,学习更多与课堂教学不同的内容。因此,在为期一年校企合作活动开展中,运用“工学交替”模式十分合适。首先,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观摩学习,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模式,认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区别。其次,在学生学习结束后,再安排将其在学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模拟操作,一方面使学生的实习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掌握更加丰富的缝制工艺。最后,再安排学生进行长期、连续性的实习锻炼,引导学生向员工转化,一方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双重锻炼,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不断的提升,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三、开展“企业课堂”,系统学习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知识
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对接,学校可以开设服装工业化生产的相关课程,但是工业化相关的专业设备、生产流程、部门职能等方面的知识在校内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倘若教师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企业课堂”,让学生了解与实际工作更加贴近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制衣厂或服装公司的高级技工师傅每周给服装专业的学生讲解工业化生产的课程,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更加熟悉,也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在实践工作中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如不同的缝制需求可以分别采取平缝、来去缝、内外包缝等不同方式,使工作流程得到不断的优化。长此以往,学校和企业能够共享设备、人才、管理等相关资源,并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
四、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教学,缩减与企业之间的差距
学校由于多种原因,设备更新总是落后于工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市场脱节,既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要想实现使学生和企业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中职院校就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开展教学,缩减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的培养符合社会的需要。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对相关企业的观摩、考察,了解当前制衣行业使用的主要设备类型,例如电脑平缝机、打边机、锁眼机、装领装袖机等,使学生能够接触行业中的常用设备,不断增强其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寻求企业的建议,对实训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样板工作室、机房、面料展室等等,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与实训的科学化、条理化,为学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提供更多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对学校和企业双方有利的工作方式,因而中职院校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努力,积极寻求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扶持,鼓励学校师生为此不断努力,为学生的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促进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建龙. 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2013(27):148-149.
[2]杨俊琴. 论中职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教学[J].新校园,2014(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