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文LC组和OC组各55例,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OC组的18.18%,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C较O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良性胆囊疾病治疗的一种经典术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放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LUO Bin
  General Surgery,Dong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Kunming,654100,Kunm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and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OC) to explore the superiori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LC for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 Methods 110 cases with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 were randomly grouped into LC group and OC group,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LC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OC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surger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incision length,discharg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LC group were less(short) then those of the OC group,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LC group was 5.45%,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C group,18.18%,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OC,LC has less trauma,faster recovery,fewer complications,which is a classic surgical treatment for benigh gallbladder disease,worthy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Traditional open capsule resection(OC)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为进一步探LC治疗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笔者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所选对象共110例,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31~69岁,中位年龄49.5岁;胆结石患者75例(其中伴有慢性胆囊炎49例,伴有急性胆囊炎26例),胆息肉35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2例,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或实验室检查确诊,均排除有手术禁忌症及麻醉禁忌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各55例,全部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心电图监护,并完善各种实验室检查,评价心、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后进行手术,LC组:55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取仰卧位,于肚脐下取1 cm长切口,用Veress气腹针穿刺,由穿刺孔注入CO2气体,建立CO2人工气腹,在人工气腹成功后置入腹腔镜,腹腔镜监视下在剑突下做第2、3孔,然后放入手术器械进行胆囊切除,切除时患者取头高脚低位,腹腔镜下剥离胆囊管脂肪结缔组织,对胆囊、胆囊三角、胆总管进行探查,然后用钛夹和合成夹钳夹切胆囊动脉、胆囊管,在分离胆囊管及血管后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然后剪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除胆囊并取出,彻底检查手术视野,根据术野情况进行冲洗,放出腹腔内CO2气体,拔出穿刺管,对腹腔内粘连、渗出较多者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OC组:55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取腹直肌切口9~14 cm,开腹后探查腹腔脏器情况,游离胆囊,明确囊管、胆总管、肝总管关系,然后结扎囊动脉及胆管,切除并取出胆囊,冲洗腹腔内残留,缝合胆囊床,对腹腔内污染严重患者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
  (cm) 排气时间
  (h) 住院时间
  (d)
  LC组 55 53.5±17.6* 57.8±13.2* 2.3±0.5* 14.8±5.6* 5.8±2.1*
  OC组 55 116.8±22.8 102.6±29.7 11.5±1.1 39.7±7.8 11.4±3.5
  注:与O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LC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膈下感染1例,胆漏1例,未见其他明显并发症,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OC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血肿3例、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未见胆漏及其他明显并发症,O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L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有关资料显示,LC是目前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创手术,几乎所有良性胆囊疾病的胆囊切除术都可通过LC完成[2]。LC与OC一样,都是通过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断离胆囊管、胆囊动脉,最后切除胆囊,但LC术中以腹腔镜监控下进行操作,手术切口较小,创伤较轻,腹腔镜可通过穿刺孔进入腹腔,在CO2气腹后能清楚显示胆囊管、胆总管、胆囊的三角关系,为术中胆囊的分离、切割及止血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3]。而OC手术需上腹经腹直肌做9~14 cm切口才能清楚显示术野,较长的切口增加了肌肉、神经及血管的损伤程度,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的出血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短(少或小)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由于LC是采用三孔法穿刺进入腹内,其切口和手术时间均小(少)于OC手术,故在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下床时间较早,从而使肠胃功能可尽快恢复,缩短了术后排气时间,而OC因切口较大,对机体损伤严重,术后患者疼痛明显,下床活动时间延迟,导致肠胃功能恢复较慢,从而延长了术后排气时间,本文结果显示:LC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因OC手术创伤较大,对机体损害严重,术后患者很易产生切口感染、血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本次研究中发现:OC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血肿3例、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而LC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膈下感染1例,胆漏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4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C组发生的3例并发症中,切口感染、膈下感染和胆漏各占1例,分析原因可能与手术熟练程度及医疗器械的使用有关,这就提示我们LC手术的实施要具有扎实的胆道外科基础和熟练的微创手术操作技术。笔者认为在行LC时,对于腹腔内粘连严重、肝胆三角关系复杂及血管胆管变异的患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更应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若LC手术不能顺利进行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考虑中转OC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LC较O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良性胆囊疾病治疗的一种经典术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和曹,余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1):74-75.
  [2] 伍家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5):369-370.
  [3] 顾殿华,张建淮,王业波,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2):87-88.
  [4] 李雷,于柏生,吕东.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附68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1):855-856.
  (收稿日期:2011-11-0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突关节射频热凝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疼痛患者随机分成射频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接受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射频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经皮关节突关节射频热凝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7、30、90 d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射频组患者术后1、7、30、90 d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疼痛明显缓解(P<0.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分别于营养支持治疗后1 d和21 d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21 d后免疫学指标和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纤支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治疗组52例采用纤支镜灌洗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内科正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肺脓肿的效果。结果 88例患者随访1~5年,治疗组症状完全控制41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症状完全控制12例,显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纤支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优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1月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结果 常规心电图发现异常: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12例(42.9%),ST段抬高5例(17.8%),U波倒置4例(14.3%),伴发室性心律失常8例(28.6%),房室传导阻滞2例(7.1%);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T波高耸或由倒置
期刊
他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心肌桥的影像学特征  他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  他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冠状动脉旋磨手术  他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斑块破裂……  他就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我国杰出的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1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记者第一时间发去短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患者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采用保守综合性疗法2个月后,大便通畅,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消失。结论 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明确诊断后,症状表现以内科为主,先采用保守的综合治疗,效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统计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应用。 方法 统计和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临床手术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78例,将B超、普通断层CT及螺旋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胆总管上段B超、普通CT及螺旋CT检出结石分别为75枚、72枚、83枚;胆总管下段B超、普通CT及螺旋CT检出结石分别为76枚、89枚、98枚。 B超与普通断层C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腰椎骶化易引发腰痛和腰椎盘突出,探讨罗氏正骨治疗的手法对其的疗效。方法 常规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摄片,CT及MRI检查。罗氏正骨坐式旋摇法对137例单侧腰椎骶化并有腰痛、椎盘突出的患者对照分析疗效。结果 对侧L4~5椎间韧带损伤55例,总效率为92.7%;L4~5椎间盘突出24例,总有效率为91.7%;L5~S1椎间盘突出37例,总有效率为89.2%;混合型21例,
期刊
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掌握现状调查   刘颖李红崔广凯景鹤张观宇王晶岩  辽阳石化总医院急诊科,辽宁辽阳 111003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辽阳市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实际掌握及需求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现状研究的科学结论,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对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愿意接受调查的家属或陪送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对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糖尿病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价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首用卡托普利12.5~25 mg,3次/d,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治疗;对照组单药卡托普利12.5~25mg,3次/d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结束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果 实验组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