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声相关论文
1895年2月12日,深夜,刘公岛。丁汝昌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杯葡萄酒。在写完给李鸿章的最后一封信后,丁汝昌拿起了酒杯。 “葡萄美酒......
第一眼 穿过南京人声鼎沸的夫子庙,来到秦淮河另一端的养虎巷,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从昔日“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归于......
香山诗魂 避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没有去看西岸那微笑千年的大佛,而是走过大桥,先到洢水东侧的白园,去拜谒那在文学史上光耀千......
修辞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暗示事物的本质意义,更用丰富的想象融合主观情感、孕育审美意象,使艺术意象更丰富、更......
一千一百多年前,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在鄱阳湖边住了下来。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被一阵琵琶声惊醒了,循着琵琶声,诗人发现了自己,鄱阳湖......
晏几道是宋朝一位杰出的词人。之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不仅因为他继承了其父晏殊的词风,而且也因为他在别人看似孤傲的性格中......
《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于2006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11年张艺谋将其改编为电影,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获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
『泉潭』 我的心中一直隐藏着一滴沉睡的水,那滴水是我离开故乡的时候,存放进去的念想。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盛放这滴水......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来到这世间就要和语文打交道。从“牙牙学语”到“寒窗苦读”再到“浪迹天涯”,语文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身边。......
<正>一、《琵琶行》是人与音乐的相遇人与音乐的偶然相遇以及心有灵犀的相知使该作成为中国文学中最为奇绝的音乐名篇。该作名为"......
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设想别后的情景,表达无限伤感之情。以当前之事设想未来之情景,前者为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第6课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关于"琵琶声停欲语迟",课本注释有:"欲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对这......
早朝毕,未更衣,着紫袍,佩紫金鱼袋。门外侍从恭敬而立,不敢妄言。我俯首低吟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辞官,过往就在今......
小引 读书之乐,在于由“发现”而“联想”,随兴所致,触类旁通;积而有思,思而有得。余尝以披览之陋,乃见诸多典籍之中,所涉“琴事......
<正>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理解一:"转轴拨弦"是弹奏者为正式弹奏而进行调弦校音的一个动作,在一般的弹奏者手里,这时......
<正>平时的语文教学无非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升能力。面对一篇内容丰富、知识众多、能力提升点集中的课文,怎样引导学......
文学艺术情感漫议商景云一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以情感人的。它能在读者或观众审美心理上引发共鸣情绪,以至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譬......
在唐代边塞诗人中,能够不拘阶级偏见和民族偏见,对在边塞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唐朝士兵和少数民族人民同样都深表同情,并在诗歌中抒写......
<正>所谓蓄势,就是通过铺陈的手段,寻求一种艺术表现的张力。只是在叙述设计上寻求波澜,仅避免平铺直叙还不够,还要同虚实手法结合......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唐朝产生大量的边塞诗不是偶然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政治......
一、写景状物虚实相映诗歌开头首先通过景物描写为故事叙述进行了环境准备,为主人公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诗歌实写了"浔阳江头""夜""枫......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有的表面热闹、实则胡闹;有的走走形式,实际还是在围绕......
<正>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传世名作《琵琶行》中有"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两句。人教版高语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注释......
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语言(包括文本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为核心,以阅读活动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文......
<正>《东风破》、《千里之外》是周杰伦的两首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这两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著名词作者,周杰伦的御用词人——......
<正>语文课堂应该是最美的、最富有诗意的课堂。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已沦落成"流水线"车间,甚至功利充斥着课堂。把学生......
<正> 毋庸讳言,我国古代的叙事诗并不怎么发达;尤其是同那些浩如烟海的抒情诗相比较,问题就更为明显。尽管如此,以《诗经·卫风·......
<正> 一.要重视课堂语言笔者一直尝试追求教师语言的课堂效果.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这......
<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
<正>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僧惠洪在《冷端夜话》中这样评论白居易的诗歌:"......
<正> 被推尊为八音之首的中国古琴,其取材与制作,具有象天法地的理性意义;其独具特性的音乐,又常被视为某种德行与政事的象征;其演......
<正>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
<正>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