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语法相关论文
本文以汉语口语性评价构式为研究对象,在构式语法理论、互动语言学和语体语法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评价性构式的形式、意义与功能的规......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书面语教学和研究一直是难点。文章以冯胜利语体语法理论为指导,以立陶宛汉语学习者创作的书面语文本和HSK动态......
汉语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直接修饰双音节名词所构成的AA+N双音式(如“圆圆面孔”)虽在口语体中是非法形式,但在文艺体中却是合法形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购物方式也从过去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再到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发展到如今最流行的网络......
汉语水平较高的二语学习者呈现出的汉语表达往往也只是更接近汉语的中介语,这就是母语者常说的“外国腔”。这种“外国腔”不仅体......
为了建立起现代汉语判断句内部形式与功能的系统对应规律,进而为语体语法研究提供句法上的新的语言事实,本文基于冯胜利的语体语法......
本文讨论单双音节对应词(下称“单双词”)在语体语法理论体系中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文章指出,虽然以往对单双词的现象及存在方式有......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一+X+之下”格式,如:一气之下、一惊之下、一怒之下、一念之下。这些短语的整体语义并不是各成分语义的叠加......
语体是调节听者和说者之间交际距离的一种语言机制。基于语体语法理论,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汉语普通话正式体和非正式体中,句中焦点和......
作为一种典型的书面正式语体,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独特的特点。目前,学界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特点的研究成果比较......
本文介绍作者主持和正在进行的语体标注和语体语料库建设的具体工作和目前在语体语法和文体分析上取得的一些新的发现.语体标注从......
语体语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拟在有关书面语、文体特征以及语体属性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探讨语体语法的逻辑系统,以......
《大唐西域记》是中古到近代过渡时期的重要语料,对研究唐代语法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运用穷尽式的统计方法,以《大唐西域记》......
文章以语体语法为指导思想,旨在探讨语体因素制约语序的特点。通过对同类共现成分语序、特殊语序结构、相近语序结构等具体语言现象......
语体语法近年来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主张从语体角度透视语法现象,并从语法特征角度谈论语体。本研究的重点是:将语体语法理......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一+量词器官+形容词情感"结构,从内部构成、句法语义、语体分布三个方面考察该结构的功能和用法。全文共分......
本文讨论汉语语体语法的基本属性,认为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对应规律是构成语体语法理论体系的本质所在、是探讨语体语法的终极目标。......
转折类词语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论题。本研究重点考察"倒"和"反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语体语法、篇章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理论......
本文基于对语体语法基本原理的阐释,提出以语距为原则确定语体单位的理论,认为唯具语距属性的语法单位方为语距单位、唯具语距属性......
状态形容词中“~然”式是其典型成员,具有有界性和临时性特征,主要用于描摹事物的某种状态,增强生动性和主观性。《大唐西域记》中“~然......
对于《晋书》所反映的年代,目前学界尚有分歧。从《晋书·王戎列传》语法现象的语体分布差异来看,对话体早于叙述体:前者反映了六......
语体语法学是新近兴起的一门基于不同语言界面相互作用而生发的分支学科。文章首先将当前语体研究的基本路径概括为修辞语体学和语......
本文从"时空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当"与"在"的语体差异,指出:"在"为具时空,"当现实"为泛时空,"当虚构"为超时空;"当/在"二者"时空......
"和"字动词性并列结构是一种书面语体的语法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结构的类型,其次讨论双音节动词性结构能够与"和"相搭配的原因......
判断句是书面正式语体的一种语法形式,具有书面语体功能的判断句包括定义句形式的"NP1是XP的NP2"和表态度观点的"是……的"两大类......
本文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讨论语体语法和语体功能。文章认为,语体指实现人们在直接交际中最原始最基本属性的、用语言来表达或确定......
本文主要对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进行简单评述。语体语法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
中级汉语精读是汉语学习进入中级后的重点课型,是承担系统的语言能力教学任务的主要课型,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对中级阶段学生汉语水......
本文讨论"语体"的语言属性,认为语体应从其语言的交际性上来定义,它是人们说话交际时标识"说者与听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文章提......
“主之谓”是上古汉语里很常见的语法结构。历来有不少学者认为“主之谓”是名词性词组,或者“之”的功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