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相关论文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带”义的“以”字 ,以往都释为介词。这种“以”字表示明显而强烈的动作 ,与动词具有相同的位......
古籍中表“率领”义的“以”字以往均释为介词。本文从甲骨文“以”字字形所示本义及用法、词义引申、语法分布、与矾词异文、训诂......
郭本《古代汉语》注释疏误例说于智荣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①是目最受欢迎的教材,教材在文选、古汉语常识和常用词......
【正】 《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材修订本28页.以下省“王力......
“以”究竟怎样解释□永登二中李正明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虚词的用法二》讲了“以”字用作连词的情况。其中,有表承接关系的一项,举......
敦煌遗书P.3633《张安左生前邈真赞并序》新校颜廷亮《西汉金山国左神策引驾押衙兼大内支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上柱国......
现行古汉语辞书多将古文献中表"率领"义的"以"字释为介词,但据古字形所示词义、与动词相同的用法和分布、动词异文、训诂学家以动......
古汉语词义、句法结合分析较早例证现代的语法学研究,认为词义、句法要结合分析,词义也可影响、决定句法结构。《春秋梁传》解说“春......
关于包山“疋狱”简的几个问题陈伟“疋狱“,是包山文书简中的几个篇题之一。属于这一篇题的“疋狱”简是包山文书简的一个重要组成......
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王恩田山东临朐泉头村发现两座春秋墓葬,编号:墓甲,墓乙.出土了齐、上曾等国铜器[1]。其中的上曾太子鼎,已有......
创新──辞典的生命──《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评介黎庶在当今辞书如林但又雷同甚多的图书市场中,读者希望看到别开生面的新品种出......
【正】湖南岳麓书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经传释词》,在其天头上刊布了黄侃先生的批语。黄先生精通音韵训诂,著有《音略》、《声韵略......
在2011年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用了一连串的相同句式来说明“十二五”中职......
1.古籍中常常看见“以为”连在一起。有的是把“以为”作一个词用的,意思和现代的“以为”相同,作“认为”讲,但这种用法在古籍中较少,......
<正> 古籍传播愈广、愈久,其版本就愈多。不同版本总有许多差异,这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纸张、行款、字体、装帧等书籍的外部......
【正】目的和手段相对,所以表示目的的句式往往同时述说达到此目的的手段。手段与目的在句式中的安排是多种多样的。吕叔湘先生指......
言约而事丰─—谈《左传》的军事用语王颖《左传》是我国一部以《春秋》经为纲,铺叙春秋时代240多年历史的伟大著作,全书共约18万字,作者为......
《韩非子》注译札记萧德铣《韩非子》一书历来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前贤时彦对此书的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注译此书只是在他们研究......
再释“沦胥”程邦雄华中理工大学“沦胥”,《诗经》凡三见。分别是《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小雅·小》“如......
黄岳洲先生《文言难句创释》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一句的释文是:“衡量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来使......
【正】 “以A为B”句式是指下面这类句子:吾以汝为死也.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这类结构在上古汉语中常见,其产生期不应晚于春......
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或后,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的词。介词......
对比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及其注释,然后按要求逐一答题.[甲]任末年十四时①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以”,古文作“且”。《说文·巳部》:“目,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载注云:“吾意已坚实则或自行之,或用人......
【正】魏晋时代,是文学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这时期文学艺术上的代表作之一.一、《兰亭序》的背景及......
古人词义句式关系分析一例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认为动词词义能影响句式,如某些动词可构成兼语式,而另一些动词不能;某些动词可带双宾语......
“妻之美我者”之“美”意动说辨正狄小雨《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一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该文以其语言精炼,叙事......
【正】汉语单句、复句的划分,不象英语那样容易分清,而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还是可以分清单句和复句界限的.划......
【正】 赐予义动词是及物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小类。一般说来,它们以可以带双宾语为其主要的语法特征。但是,笔者以《左传》为主要材......
古汉语中,“以”字兼属介词、连词是各家公认的事实。然而,不同的语法书在辨析“以”字介连区别时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结果将介......
“以”的介词词性与动词语义辨王琥娥《左传》叙齐桓公伐楚时云:“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说:“以,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