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相关论文
拿到2007年第十二期《精武》杂志.第一眼就能看到封面上的韩起先生.首读也是韩起先生的文章。以前对韩起先生的文章也读了不少。韩先......
当今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人们早已不满足于电视(毕竟是单向媒体,不便于信息反馈)、报纸(基本上做到每日更新,但难以满足百姓的查......
日前我接到了2008年第9期《精武》,反复看了几遍,吧嗒吧嗒其中的滋味,总觉得《武林屁话》放的还有点“味”,但味道也不是纯正的,虽如此,......
《精武》武苑,时有佳作闪烁蹦出。如同洛阳牡丹之姚黄魏紫,奇色异香,令人赞羡;又如同滚滚长江之奇观,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本年第6......
张方先生的文章我一直比较欣赏。张先生是内功名家,近期他谈到练内家拳(内功)需经历易过敏、腿痒难耐、鼓脓包、膝盖刺痛、发早白等......
我在2004年第7期《精武》上读到张红军先生的《我眼中的李小龙》一文。能看出,张先生对李小龙做过了解,但可能由于不够深入、系统及......
祝大彤先生为人耿直,心口如一,谈太极拳从不隐讳自己观点的作风,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他提倡的“轻扶八方线”的太极拳练用法则,不仅轰动......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
问:号称“太极天王”的薛乃印已在美国伏法,据说抓获薛乃印的四个人(齐金波、李新宝、陈伟、吴桂森)并没有武功,韩先生能否对此发表一些......
看了车星辰先生在《精武》2009年第5期上,对王芗斋先生的著名观点——“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的议论。开始,我本认为没有什么好大......
郭维翰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养生家和技击家。传说他曾经多次开堂讲授心意拳学,门下弟子甚众,其中尤以早年在祁县所收弟子的成就最大,这批......
本人与傅仁东先生相识数年,非常钦佩其对内家武功的痴迷,以及他为传承和发展武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最近发表在《精武》(2010......
搜读武林未见书,奉献给读者朋友分享,是我在《精武》首倡的"和我一起当主编"的办刊思路与具体措施之一,实施以来,颇受好评。就像热心......
问:有人说巴西的格雷西最适合街头打斗,你怎么看。韩先生? 答:在格雷西冒出来之前,徒手格斗界普遍存在打与摔分家的事实,练拳击、泰......
看过刊于《精武》2007年11期莱阳裔人《螳螂拳史源考述》一文,有几处疑点。草成本文与莱阳裔人商榷。 一、关于王郎就是于七......
我是《精武》的老读者,从《精武》杂志创刊至今,我每期必看必读。陈平秋先生的多篇文章在《精武》杂志上发表后,我对余拳、苏派功夫着......
问:韩先生对你这一支八极拳的薪火相传有何打算? 答:对薪火相传这种事,我没有明确的打算,我只是乐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小伙子经过我......
读《精武》2007年10月刊张方、郑启龙二位先生所写《内家拳术在辽宁》,文章中曾提到宋唯一,但所言颇简。关于宋唯一,虽然在一些武术刊......
黄达生,是岭南著名武术家,洪拳巨子,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虽曾在各种传媒上多次见过他的大名,愧我寡闻,直到周至荔先生介绍后,才略......
李大侠:在办杂志的工作中,我们经常接到电话或信件,询问当地是否有某一拳种的练家。李大侠纵然有千里眼顺风耳,也难以给读者一个满意的......
笔者看了《精武》2006年9期中《野火春风斗城——第五届“中泰对抗”大盘点》一文后,认为在此次“中泰对抗”中,虽然中方大胜泰方,但......
大连素有“通背拳窝”之称,习者甚众。我自幼习通背,访过很多师傅,经数年练习,成效却不大,因此非常困惑,暗想通背功夫是否失传了。后来,在......
我受益于瑜伽健身,首先要感谢《精武》杂志,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对于每一期杂志,我都认真反复阅读,当我读到1999年第11期《精武》上的文......
翻开2004年11期《精武》的俱乐部,我被许德林先生的一篇短文《读(我眼中的李小龙)有感》所吸引。许德林先生在文中对《我眼中的李小......
2006年第7期《精武》上发表了江四辈先生的文章《武林一弊——说武术圈的保守》。笔者读罢,深有同感。其实,武术界的保守思想由来已......
引言:看了2007年《精武》第10期发表的浦汉健先生的《怎样给太极拳下定义》的文章后感慨颇深,先前看过多篇浦先生的文章,浦先生对传统......
韩起先生是津门八极拳名家吴秀峰的再传弟子,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是当今八极拳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深受本刊众多读者注意的资深作者之......
功夫无止境,自觉亦无止境。武术家之所以成武术家的缘由,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继承要寻根问底,发展应敢打敢撞,一味地惟上、惟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这两句话说明本文作者创作时复杂而沉重的心情我想也是合适的。但是在文中倍受指责的郭先生......
编者按:精武专访是本刊新开设的一个编者、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互动的栏目。不搏销量搏质量,旨在作一次有益的尝试——即通过编者与作......
《武林》杂志从读者的视野消逝,令武术界的方方面面唏嘘不已……曾经为这本杂志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劳坚主编“心在天山,身在沧州”,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