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象学相关论文
技术哲学根植于现代化原发的西方语境,致力于追问现代技术“好不好”的问题。当代西方技术哲学,已从抽象的技术批判转向具体的技术解......
当前学界对于“具身”概念存在望文生义的挪用和误解。从认知科学革命中的具身认知转向以及回溯现象学的具身概念,可以发现身体是具......
在后现象学视角下,本文关注媒介化旅行中的个体在行程中的感性经验,聚焦他们对媒介技术和物理空间形成的多重界面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的......
不久的将来,物联网(Io T)和人工智能(AI)会愈加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设备和智能助手可能会在未来越过人类的控制。2018年,麻省理......
本文介绍了维贝克对海德格尔后期技术哲学方法“先验”的界定过程,指出维贝克混淆了“先验的可能性条件”和“本质”的根本区别。文......
聚焦于后现象学和技术哲学家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从拓展与订造行动、重塑全身性知觉、媒介物的“言说”与行动等方面进行解读,......
在这篇关于伊万· 塞林格(Evan Selinger)《后现象学:对伊德的批判指南》一书的评论中,我将以卡尔· 米切姆(Carl Mitcham)的观点......
近几年,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风险问题逐渐显现。技术越来越构成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性方式的同时,技术之于人也越来越呈现出......
在“哲学是否应当拥有保质期?”这篇论文中,我考察了宗教标志、科学条目与技术条目如何展示其“保质期”或获得使用与成为公认现实......
即时通讯作为一种在赛博空间中的特殊的技术现象,在后现象学视域中使用变更方法可以找到使用方式的三重稳定性-文本、语音以及视频......
在这篇关于伊万.塞林格( Evan Selinger)《后现象学:对伊德的批判指南》一书的评论中,我将 以卡尔窑米切姆( Carl Mitcham)的观点为出......
从历史意识视角来探讨唐·伊德的历史观和经验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伊德的历史本体论,即从伊德的技术现象学去阐明人-技......
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立场来理解作为技术哲学的后现象学,这是对唐·伊德思想的一种误解。由于在悬置和变更等基本概念上与胡......
将军事技术视为“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的定义方式忽视了对在研技术的划归,易于引发“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含混。借助后现......
教育理论(原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日益为教育学家所关注。为了更清晰、更系统地研究这一课题,作者以"教育哲学"作为平台,并借助"教......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身体与技术的边界正逐渐模糊,对身体与技术的关系及其伦理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身体是我们与世界交互的第一......
维贝克(Peter-Paul Verbeek)是荷兰现象学传统技术哲学的代表学者,以“道德物化”(Moralizing Technology)的观点闻名于国内学界。......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学生实事求是认知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后现象学对高职学生实事求是认知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后现象学视野下高职学生......
虽然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去证明,“技术命题”在教育理论(原理)的框架中处于“失语”状态,但是教育理论(原理)对技术的关注显得零......
人工制品是现象学分析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考察伊德关于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四类关系的阐释以及海德格尔的用具分析,表明两......
本文通过介绍由唐·伊德所开创的后现象学的成长历程、后现象学的主要问题域以及后现象学在当前的最新拓展,试图对后现象学有一个......
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立场来理解作为技术哲学的后现象学,这是对唐·伊德思想的一种误解。由于在悬置和变更等基本概念上与胡塞尔......
依据各种形态,主格的"我"生存于自身被包含的存在之外,这样的"我"实质上乃是"他者",但世界上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均为"他者","他者"......
维贝克在What Things Do - 书中对海德格尔后期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批判,认为海氏没有面向“技术人工物”本身,他的研究方法是......
作为一种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特定状态,对信息化教育的探讨能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概括和度量。文章首......
荷兰技术哲学研究从"经验转向"后形成"特文特模式"。对人—技术—世界关系的后现象学分析是以一种新方式来思考主客体关系,为技术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