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相关论文
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少有于名。擅写诗文。133那年科官归隐。地居随民,享年82岁。共养生经验,可总结为随园“五不”养......
生于1716年的袁枚,于33岁那年辞官归隐,幽居随园,享年82岁。总结袁枚的养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不妨称其为随园“五不”养生法......
2021年3月9日,由杭州龙吟园楼华强与常州随园王永康倡导发起的盆景业者联盟主办、随园承办、上海融然园、扬州共悟园、常州木语轩......
文章以袁枚园林文学中与随园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联系其人生经历与诗学理论,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研究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原真审美追求......
自古“名家必有名园”,清代南京随园因其主是文坛大家袁枚而名声大噪,对当时江南的文人园林甚至后世私家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
在清代文学史中,袁枚是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其性灵诗说不仅引领了当时的文学与文学评论方向,在其身后也成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许多文学争......
袁枚与蒋士铨及赵翼并称清代乾隆“三大家” ,而袁枚与蒋士铨私交最深 ,交往长达三十年。袁、蒋相交的思想基础是皆无心仕途进取 ,......
2020年12月26日,由杭州龙吟阁盆景园主人楼华强与常州随园主人王永康倡导,杭州龙吟阁盆景园、常州随园、上海融然堂、扬州共悟园、......
贵在编纂、标校──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评介周烈近几年来,清代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已逐渐扭转了过去古典文学研究只热衷于明......
【正】 一、题解 本文选自《小仓山房文集》第22卷,原题为《黄生借书说》。“说”和“记”是有区别的:“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
清代著名诗人画家袁枚善于养生,年逾八秩,作诗不停,写字不辍,兴来举足登山,旅游玩苏杭。虽已暮年,神明不衰,且“齿若编贝,声若洪钟......
【正】 刚读过王英志同志的《袁枚诗选》的“前言”,我的脑际不禁浮现起三十年前的往事。这段往事说明这位性灵派大师之于我是亲切......
<正> 中国小说研究者中慕《蜃楼志》之名而无缘得见此书者大有人在,而自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迄今,各中国小说史对此书均一字......
清代大学问家袁枚(1716—1797),诗、文俱臻高峰,著有《随园全书》,享盛名50年。他在江宁城西小仓山建造了一所别墅,名“随园”,故......
“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 ——袁枚《随园食单》 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
自古'名家必有名园',清代南京随园因其主是文坛大家袁枚而名声大噪,对当时江南的文人园林甚至后世私家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
<正> 《日知录·孟子外篇》:“桓宽盐铁论引孟子曰: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 其后,清人论《孟子》佚文的,如袁枚《随园随笔·今......
<正> 宋江起义究竟与梁山泊(泺)有无关系?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八《梁山泊之讹》中考证云: 俗传宋江三十六人据梁山泊,此误......
九十年代以来,戏剧越来越不景气,每况愈下。前几年上海某话剧团演出一出话剧,台下只有七个观众,演戏的比看戏的人多。这无论如何不......
<正> 最近读到洪钟同志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80年第六期上的《论张船山的诗》一文,受到不少启发。在当前的学术刊物中,这样全面......
漫步文学园地自由快乐成长随园文学社成立于2002年。随园,意即给学生提供一个在文学园地漫步的机会,让所有爱好文学的学生都能在其......
【正】 诗人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诗坛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因他不但有较为进步的诗歌理论“性灵说”,且有大量能体现这一理论的诗歌创......
【正】 一、“雪芹先生”画像简述1963年2月19日,河南省博物馆收到商丘县郝心佛寄来一幅“雪芹先生”画像(图一,以下简称画像)和一......
<正> 袁枚《随园随笔》卷七《官职类上·领录尚书尊于尚书令》记有: “宋书褚渊传:太祖崩,遗诏以渊录尚书事。江左以来,无单拜录......
燕窝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煮粥、炖汤,加冰糖蒸等,开始人们一般多从药用角度来用,后来逐渐成了宴席的头菜,诸如芙蓉燕窝、蜜汁燕窝......
【正】这段时间因为写《清诗流派史》的性灵派,通读了《瓯北集》和《瓯北诗钞》后,又看了胡忆肖选注的《赵翼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
袁枚于乾隆十四年辞官隐居随园,在营造随园环境之余,读书创作,游览交友,乃至娶妾成亲.心境淡泊惬意,初尝归隐之趣.......
选取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南京随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随园相关历史地理数据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基于地图故事的技术方法,从时空关......
若是在乾嘉时期到南京来,随园可是不容错过的地标性胜景。顾云所著的《盋山志》说江宁随园是“天下所称名园者也”。中国古代的私......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的随园继承了隋织造园的前身,于1768年达到其建设活动的巅峰期,如今已无遗址。此前有关随园复原的研究存在着材料......
目前全球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持续性地在生态优美的环境下生活,不能只讲究生态理念,也要讲究美学理念。生态与......
"随园故址即大观园"由明义提出后成为一说。对于此说,历来争议不断。探讨"随园说"演变以及随园与曹家的关系,发现随园虽非大观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