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对猪先天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球菌肠毒素(SEs)作为超抗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引起机体广泛的炎症反应。肠毒素作用迅速、产生炎症能力强,暗示其可能影响先天免疫应答机制介导适应性免疫,促进炎症的产生。Toll样受体(TLRs)作为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早期抗感染、炎症反应及调节适应性免疫中有重要作用,但TLRs对葡萄球菌肠毒素刺激的应答反应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对猪先天性免疫分子TLR转录表达、其介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肠毒素引发先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应用RT-PCR方法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克隆了8种Toll样受体(TLR1、2、4、5、6、8、9、10)全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氨基酸功能区,预测TLR蛋白高级结构及其配体识别域,从结构角度分析突变氨基酸对TLR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TLR基因序列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其非同义突变主要位于胞外区,推测其病原识别具有多样性。预测的8种TLR分子均为I型跨膜蛋白,胞外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s);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组成;TLR单体和二聚体分别为马蹄形和“M”形。设计TLR1-10及先天免疫应答相关分子IL-1β、MCP-1、MIP-1β、GM-CSF、TNF-α、IFN-γ、IL-2、IL-4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上述分子转录变化的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qRT-PCR),从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等方面优化了PCR条件。结果显示退火温度为50℃时,cDNA浓度在初始浓度或2倍稀释时,各因子Ct值处于最适范围且荧光强度高,溶解度曲线无杂峰,产物电泳条带单一,各基因组间和组内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均保持在3.5%以内。运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了肠毒素对猪先天免疫分子TLR1-10、多种细胞因子体内外转录、表达的影响。MTT实验表明葡萄球菌肠毒素可促进猪淋巴细胞增殖,肠毒素可导致体外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TLR1、2、6、10mRNA转录显著增加,通过活化TLR途径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如IL-1β、TNF-α、克隆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MCP-1)及炎性因子MIP-1β、IL-2、IL-4、IFN-γ等;体内检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转录TLR1-10、MCP-1、IL-2、IL-4、IFN-γ等的能力增强,形成细胞因子风暴。通过注射不同肠毒素的肠结扎实验表明,5种肠毒素(SEU除外)均能引起猪小肠不同程度的水肿,炎性细胞增多,细胞间隙增大;不同肠毒素处理肠段TLR6转录均上调,但不同肠毒素对同型TLR及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不同,同种肠毒素对不同TLRs及细胞因子转录影响也不同。以上研究表明,葡萄球菌肠毒素可活化先天免疫分子TLR1、2、6、10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刺激炎性因子产生,TLR6可能为肠毒素的识别受体;SEs可通过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或通过巨噬细胞免疫反应途径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猪多系统炎症或肠道局部炎症。
其他文献
超高静压处理技术被认为是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中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非热处理技术之一,在食品的超高静压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物料进行超高静压处理时,由于压缩作功产生热量,使
在对汽车进行噪声控制的研究表明中,排气噪声是汽车噪声源的主要成分,所以设计出与汽车发动机匹配且降噪效果较好的消声器就成为首要任务,以往的汽车消声器都是试制的手段,这样势
本论文探讨了热处理对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以及不同食品添加剂对豆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热稳定性的影响。在热处理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研究中,建立豆浆中胰蛋白酶抑
燃气轮机催化燃烧发电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它在安全性、灵活性及输配电的成本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煤矿通风气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产生和排入大气的主要燃料能源浪费,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低热值排气,而本文所涉及的燃气轮机系统正是着眼于这部分低热值燃气而所提出,此系统的提出不仅一方面解决了煤矿通风气排空的能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缓解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所以此系统
芝麻粕中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组合全面,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后,还产生大量有益的小肽。小肽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营养物质。本文研究了发酵芝麻粕小肽在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方面的突出作用,以及在缓解高脂环境下机体小肠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1发酵芝麻粕小肽体内抗氧化和兔疫活性研究。研究从发酵芝麻粕中所提取小肽的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小肽的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通过小鼠灌胃试验,选取56只体重
本实验采用了土培法,结合GC-MS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钾、镁对茶树叶片中萜类物质变化的影响;采用水培的方法,结合HPLC技术,研究了对儿茶素的影响。以期为茶叶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
碱性废水环境污染和土壤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和生态问题,尽管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碱性环境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利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技术为处理碱性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采用嗜碱性微生物金橙黄微小杆菌,对碱性废水和土壤进行处理,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用碱性废水取自天津市中芬乳业有限公司清洗管道用水,初始pH值12.80。从碱性废水初始pH值、菌液不同处理
豆渣是大豆分离蛋白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富含膳食纤维。本文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豆渣在碱中的溶解特性,探讨了碱法提取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不同提取条件对豆渣水溶性膳食
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的柴油替代燃料,是国内外研究的代用燃料热点之一。若要进一步扩展生物柴油的应用,在先进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柴油机排放的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