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的主要模式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重要邻国,多年来,双方不断加深政治互信、加强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推进,中国对俄罗斯农业领域的投资在不断扩大,两国农业合作的稳步推进成为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发展的战略性倡议。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中俄两国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目前中国正努力构建开放型的农业合作体系,中俄两国政府努力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国际投资以解决在农业经济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侧重不同的投资模式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双方在保护国内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金融市场的活跃,加深中俄两国的经济联系。
  通过中国对俄罗斯农业领域投资的几种主要模式研究,有助于未来的投资者和合作者深入了解两国农业投资的特点,掌握不同投资模式的利弊及发展前景,以便在进行农业投资时做出更好的选择。因此本文尝试综合中外文研究资料,就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的主要模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加以梳理,总结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几种投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合理的意见,并展望发展前景。
  本篇论文的架构可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论。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论述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阐述创新点和当前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国际农业的合作理论,包括国际投资理论等,简要概括中国对俄罗斯农业领域投资的历史发展道路和特点;第二章分析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的主要模式,分别对几种主要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其特点、发展趋势;第三章总结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模式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深入探究几种投资模式的发展前景,对“一带一路”建设及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对俄罗斯农业投资几种主要模式的前景加以展望;结论提炼性概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最后总结。
其他文献
当下已有对西安方言称谓语进行研究的成果,但较少有将西安方言称谓语系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本文将西安方言称谓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研究,对通过田野调查得到的西安方言称谓语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客观描写、比较分析、典型分析等方法,从词形、语义、语用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究,力求对西安方言称谓语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描绘出其全貌。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西安市的地理、历史、人口方面概况;阐明
学位
本文以小说的音乐叙事为出发点,以石黑一雄的四部小说(《远山淡影》《无可慰藉》《莫失莫忘》《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引解读小说中的音乐指涉,以全新的角度窥见石黑一雄笔下所呈现出的命运悲剧、自我挣扎、身份失落、全球化景象等。  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小说的音乐叙事在本文中的定义作了说明,回顾了石黑一雄与音乐的渊源及其
学位
莫泊桑的作品在1904年已传入中国,民国时期涌现大量译本,且出现对莫泊桑及其作品的评介。在具体的时段中,国人的莫泊桑接受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是本文探究的主题。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考察莫泊桑及其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接受。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由于“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观念影响,清末民初的多数莫泊桑及其作品接受侧重其社会价值方面;清末民初时期文坛上短篇小说的兴起,推动了国人对莫泊桑“短
学位
戏仿是一种古老的创作艺术,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要用于滑稽表演或滑稽小品剧中,有非常通俗的喜剧色彩。现代主义之后,戏仿主要担当了文本之间互相“对话”的传达载体,戏仿的“双重特性”成为当时作家关注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之后,戏仿又成为了后现代对宏大叙事、主流意识形态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工具。戏仿此时已经不局限在文学作品里,在建筑、音乐、绘画上都逐渐出现了戏仿性的艺术作品。戏仿作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杰出诗人之一。从诗歌创作与音乐关系的角度而言,休斯诗歌音乐性研究的文学意义远超于对音乐形式及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本文基于对兰斯顿·休斯诗歌的分析,重点研究休斯对于诗歌音乐性的独特处理,从形式节奏、音乐性意象、诗乐关系等角度探究休斯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并论述音乐性研究在诗歌研究中的普遍意义。  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休斯诗歌作品中重要的音乐性呈现——形式
学位
艾丽丝·门罗被赞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其小说往往呈现出女性化的视点、立体化的结构和心理化的描写,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中展现出复杂、多义、深刻的审美价值。同时,门罗关注人物的个体经验,在伦理层面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本文将对其老人形象塑造的伦理意义进行探究。  引言部分梳理门罗的国内外研究角度,国外门罗研究着力在女性主义与叙事学,国内门罗研究选取的文本过于集中并且译介研究滞后,尤其是在伦理学研
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画派,该画派的奠基人是马奈,代表人物是莫奈、雷诺阿和德加等。该流派的艺术家反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提倡到户外作画,去捕捉光线的变化,描绘瞬间的视觉印象。他们尤为重视个人印象和感受,作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重视光与色,他们将其看作绘画的根本;第二,重瞬间;第三,速写性;第四,创造性运用色块并置手法,描绘视觉的最初印象;第五,选
中日两国在封建时代都对女性存在着偏见,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不能与男性同样地接受教育。进入近代化改革之时,两国也都把目标指向了女子教育,但取得的成果却截然不同。女子教育在日本实现近代化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取文献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近代中日两国女子教育状况为研究目标,试将通过比较近代中日女子教育状况,考察女子教育对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影响,分析中日两国近代化改革的结果,对于
学位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除语言外的其他社会符号,如图像、声音、颜色和动作等,在信息传递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正确理解这些非语言模态需要更多的理论工具,于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应运而生,其中克雷斯和范吕文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分析图像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框架。  本文以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妮维雅从1911年至今的44幅平面广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研究这些广告在不同发展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