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且中医证属瘀血阻脉,拟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患者。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介入治疗组(常规组)和加用丹参粉针组(丹粉组)。丹粉组在动脉穿刺成功后球囊扩张前开始给予丹参粉针400mg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常规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静点。PCI前后测定血清中细胞凋亡相关因子sFas/Apo-1、sFasL、Bcl-2、Bax及心肌损伤标志物MB、CK、CK-MB含量。结果:两组PCI治疗前相比血清中sFas/Apo-1、sFas1、Bcl-2、Bax、MB、CK、CK-M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①常规组PCI治疗前后血清中sFas/Apo-1、sFasL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丹粉组与PCI治疗前相比,PCI同时给予丹粉治疗后血清中sFas/Apo-1、sFasL含量均降低(P<0.01);丹粉组PCI治疗后血清中sFas/Apo-1含量低于常规组PCI治疗后(P<0.01);丹粉组PCI治疗后血清中sFasL含量低于常规组PCI治疗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常规组PCI治疗前后血清中Bcl-2、Bax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丹粉组与PCI治疗前相比,PCI同时给予丹粉治疗后血清中Bcl-2含量升高(P<0.01),Bax含量降低,(P<0.01);丹粉组PCI治疗后Bcl-2含量高于常规组PCI治疗后(P<0.01),Bax含量低于常规组PCI治疗后(P<0.05)。③常规组与PCI治疗前相比,PCI治疗后血清中MB、CK、CK-MB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丹粉组与PCI治疗前相比,PCI同时给予丹粉治疗后血清MB、CK、CK.MB水平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PCI治疗后相比,丹粉组PCI治疗后血清中MB、CK-M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水平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PCI治疗患者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轻度增高,可能造成了急性微损伤,但尚未影响细胞凋亡程序、启动心肌细胞的凋亡;PCI治疗同时给予丹参粉针能够减轻微损伤,并且提高了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了促凋亡基因Fas、FasL、Bax的表达,更好的保护了缺血的心肌,推测丹参粉针对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能对PCI术后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益。
基础研究
目的:观察参元丹后处理对体外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模拟在体心肌急性缺血环境,建立体外心肌细胞I/R模型。实验共分为7组,即正常培养组、模型组、5%参元丹含药血清后处理组(5%参元丹组)、5%参元丹含药血清后处理+LY294002组(5%参元丹+LY组)、5%空白血清对照组(5%对照组)、10%参元丹含药血清后处理组(10%参元丹组)、10%空白血清对照组(10%对照组)。采用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鉴定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法比较各组间心肌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各组间心肌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免疫细胞法比较各组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情况;再灌注同时给予PI3K特异性阻断剂LX294002,观察参元丹后处理对I/R损伤补救酶(RISK)途径的影响。运用HPLC测定含药血清中丹参素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心肌细胞鉴定显示心肌细胞阳性率≥95%,心肌成纤维细胞阳性率≤5%,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①与正常培养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均增高(P<0.01)。②与5%对照组相比,5%参元丹组心肌细胞存活率较高(P<0.05);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均降低(P<0.01);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强(P<0.01)。③与5%参元丹+LY组相比,5%参元丹组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均降低(P<0.01);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强(P<0.01)。④5%对照组、5%参元丹+LY组之间,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⑤与10%对照组相比,10%参元丹组心肌细胞存活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均降低(P<0.01);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强(P<0.05)。⑥5%对照组、10%对照组之间,心肌细胞存活率、早期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⑦与10%参元丹组相比,5%参元丹组心肌细胞存活率较高(P<0.05);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较低(P<0.01);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增强(P<0.01);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LC研究显示参元丹含药血清中含有丹参素,且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呈开放的二室模型,丹参素的血药浓度在0.3 h即达峰值,T1/2α为0.044 h,消除速率常数β为0.504 h-1,T1/2β为1.376h,T1/2β远大于T1/2α。结论:①体外心肌细胞I/R模型建立成功,自创缺氧小室简单、价廉、易于操作,值得推广。②参元丹后处理能够提高体外心肌细胞I/R模型细胞存活率,降低早期凋亡率。③5%参元丹组较10%参元丹组能够更好的提高I/R心肌细胞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示参元丹在临床中可能存在药效的最佳剂量,超过此剂量,其疗效可能减低。④参元丹后处理可减少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抑调亡基因Bcl-2表达,抑制促调亡基因Bax表达而实现的。⑤参元丹后处理减少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与激活I/R损伤补救酶(RISK)途径有关。⑥参元丹中丹参素口服吸收快,分布快,在体内作用时间长,是参元丹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