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外科手术,尤其是大中型手术,手术创伤可激活人体内参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多种炎症介质,造成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和白细胞过度激活,加重机体各脏器尤其是肺脏的损伤,术后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也因此而升高。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的优点是避免了体外循环的副作用,减少各器官合并症及死亡率,但是作为大中型手术,尤其是该术式血管吻合期间的缺血,可激活多种炎症介质,有引起肺脏损伤的危险。乌司他丁能明显减少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期间IL-6、IL-8的释放,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有利于防止再灌注损伤。由此可见OPCABG存在肺脏损伤的危险因素,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具有肺脏保护作用,但是用于OPCABG的肺脏保护作用尚未有明确报道。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乌司他丁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代谢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在OPCABG中的肺脏保护作用。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拟行择期OPCABG的患者30例(年龄:50~65岁;心功能:Ⅱ~Ⅲ级;所有患者均需满足入选标准)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5例。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1%~2%异氟烷,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0.1 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4~6mg·h-1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U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00U/kg(30分钟内输完),然后以1000U·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麻醉、手术及术后监护均由固定的医生完成。采用标准的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侧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旁路移植血管。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即刻(T1)、旁路血管开放时(T2)、术毕(T3)、术后8h(T4)监测MPAP、PCWP、SvO2、PVR等指标并计算出P(A-a)DO2、RI、QS/QT、VD/VT、Raw、PVR及CL等指标。并于相同时间点及术后24h(T5)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手术结束后送至ICU,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监测如下指标:回ICU后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带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肺部并发症(肺炎、ARDS等)的有无等。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年龄、性别比、体重、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搭桥数目、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肺功能指标方面:与T1比较,C组T2~4时VD/VT明显升高,两组在T3,4时P(A-a)DO2、RI、Raw明显升高,两组在T2~4时PVR明显升高、两组在T2~4时CL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C组比较,U组在T3~4时P(A-a)DO2、RI、PVR明显降低,在T2~4时VD/VT、OI明显降低,在T2时CL明显高(P<0.01或P<0.05)。
3.在炎症因子方面:与T1比较,C组T2,3时IL-6浓度、T3时IL-10浓度升高,T2,3时CD11b/CD18表达升高,2组在T2~5时TNF-α浓度均升高(P<0.01或P<0.05);与C组比较,U组在T3时IL-6、IL-10浓度降低,T2~5时TNF-α浓度降低,T2~5时CD11b/CD18表达降低(P<0.0 1或P<0.05)。
4.术后监测方面:与C组比较,U组患者的ICU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带气管插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短于C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乌司他丁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IL-6、IL-10及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升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有效减轻肺损伤,取得一定程度的肺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