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圩矿田位于桂西北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南端,矿田内主要矿化是以 Pb、Zn、Sb、Hg、As等为主的一套中低温元素成矿。该矿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针对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不足。本论文以五圩矿田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箭猪坡矿床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试图对五圩矿田找矿方向进行分析,为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在充分掌握和分析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对箭猪坡矿床成矿构造特征从地表到井下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运用几何学、构造解析学、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 (1)区内主要构造为NNW向五圩背斜和NNW向断裂。矿田范围内五圩主背斜由两个NNW向背斜和一个向斜组成,两背斜轴相距300~500m,其中以西侧背斜规模大,背斜两翼不对称,轴向呈“S”型拐弯,拐弯部位呈NW向,分布在箭猪坡矿区300~306勘探线之间。NNW向断裂控制着矿田内主要矿脉的产出。 (2)箭猪坡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三个阶段:成矿早阶段,出现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石英-铁闪锌矿;主成矿阶段,出现的矿物组合为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锡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晚阶段以方解石、石英和少量金属矿物(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为主。 (3)通过对箭猪坡矿床详细野外调查,区内成矿前的构造作用以挤压为主兼具右旋扭动;成矿期则以EW拉张为主兼具左旋扭动;成矿后以发育NE向断裂活动为特征。 (4)箭猪坡矿床NNW向断裂和五圩背斜沿走向于300~302勘探线间具有“S”型拐弯的特点,根据本次野外调查在该构造拐弯部位为脉状富矿体的赋存部位,此外,该构造拐弯部位还发现有缓倾斜似层状Pb、Sb、Sn等矿化,通过与构造形迹相似的大厂铜坑矿对比,推测在该构造拐弯部位是寻找似层状隐伏矿体的有利部位。 (5)通过对含矿共轭节理交线产状、控矿断层面上的擦痕特征、成矿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控矿断裂成矿期运动学特征等综合判断,箭猪坡矿床矿体侧伏方向为NE向,成矿热液自北东向南西运移,因此,箭猪坡矿床北东向及深部是今后的找矿方向。